最近,黃子佼性犯罪的事情又在受熱議,包括他參與【創意私房】頭拍網站營運、對一些女性性犯罪,連帶地黑人陳建州對郭源元、大牙性犯罪的事情也被談論,還有人將說唱明星吹牛老爹、美國體操隊醫納賽爾、日本傑尼斯創辦人喜多川的性犯罪事例也納入比較,並認為臺灣MeToo受害者人數可能存在一些黑數。
若我記得不錯,臺灣歷年來其實不只是這回被熱議的權勢性犯罪報案率低,而是性犯罪普遍的報案率都低,有些不涉及權勢的,報案率也照樣偏低,而這樣的社會現象,我認為主要還是因為,一來性犯罪舉證困難,性犯罪被害人從被侵害的當下,一直到被侵害後,可能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處在精神受創、崩潰或自我懷疑的狀態,如此根本就沒啥心思去蒐集或保存證據,也沒心思去舉報加害者,之後內心經過調適,在親朋好友的鼓勵下終於鼓起勇氣舉報,卻被他人質疑別有用心、被他人責問怎麼不早說。
二來,臺灣社會向來有一種檢討被害者、叫提出問題者閉嘴的鄉愿(邪惡)風氣,特別是面對權勢性犯罪更會如此。就我對臺灣性犯罪相關之社會新聞的觀察,發現犯罪加害者要麼是家中或其他團體組織的經濟支柱、米飯班主,要麼就是具有傳統權威、法理權威或卡里斯馬權威其中一種的人,傳統權威者常見的不外乎一些前輩、元老、大老、族長、船長、家長、社長之類的人物,法理權威者不外乎職場上的主管、長官等,卡里斯馬權威者不外乎各社會領域中的偶像明星人物。
黃子佼這位臺灣演藝圈的大牌主持人,人脈廣闊、影響力巨大,算是具有傳統權威的人,可能使得有些人怕得罪他而幫著對付被他性侵害或性騷擾的人,也造成有些被他性侵害、性騷擾的人不敢聲張,那名舉報黃子佼性犯罪的K女,之後可能也就是被黃子佼動用其社會資本(也就是俗稱的人際關係)給擺平,可能以往他被指控性犯罪,都習於透過此法擺平,每每奏效,也就一直用下去。
這完全就是【行為主義交換理論】成功命題的情境,臺灣其他有權有勢者被指控性犯罪,大概也都不會真心要去面對自己的罪行,而都是要透過人際關係去處理。
這種有權有勢的性侵加害人,要相對沒權沒勢,甚至還可能要依賴其資源,而無其他管道之被害人閉嘴的情境,也算一種規訓,相對背景強硬、人脈廣闊的性犯罪加害人,如黃子佼、陳建州,可能在其圈子內能影響一些提供被害者資源的關鍵團體,譬如一些綜藝節目製作單位、廠商業者、經紀公司等,所以反而是那些舉報者被整肅,結果加害者一點事也沒有。
臺灣社會從演藝圈到其他的職場領域,都是利字當頭、有權有勢者聲音就大,只要能提供他人難以替代的關鍵資源,那就好像【社會權力交換理論】、【交換網絡理論】所說的那樣會掌握相當的權力,大牙、網紅Zofia等會掉工作,無數廠商主動取消與他們合作,大概就是因為黃子佼、陳建州等人在演藝圈勢力龐大,且能提供他們關鍵、無可替代的資源之故,尤其像黃子佼還有其他與其友好的大牌主持人力挺。
這種情境下的性犯罪被害人,也許隨時都處在被監視的狀態,只要向他人透漏一絲絲被性侵害或性騷擾的情事,都可能都會被傳到加害者耳裡,而被加害者找人處理,又或者是被他人投以異樣眼光,這就好像【創意私房】偷拍事件之中,一些女性也是在實體世界、虛擬世界都隨時處在被窺視的狀態,但她們卻渾然不知究竟誰在窺視,不知多少偷拍、購買影片的加害者都在看著她們,對她們品頭論足。
從權勢性犯罪加害者對被害者的處理,到【創意私房】等色情偷拍網站對無數女性的偷拍,都是活生生的全景敞視啊!這些性犯罪、偷拍的被害者,簡直像極了【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一書中,所描述的囚犯啊!
性犯罪的被害者是如此,職場霸凌的被害者也一樣,搞職場霸凌的,就我觀察,差不多也跟性犯罪加害者一樣,大都是具有傳統權威、法理權威或卡里斯瑪權威其中一種的人,最近這陣子被報導出來的職場霸凌加害者,都是高階主管或老闆,再不然就是單位內的皇親國戚、首長親信、國王人馬,掌握影響單位內其他多數人命運的權力,而被霸凌者也都相對弱勢。
職場霸凌的受害者,也可能覺得自己隨時處在被監看的狀態,覺得自己已被盯上,也不敢對外聲張,怕被處理。
臺灣的性犯罪跟職場霸凌,其案例大都脫離不了政治、經濟、社會地位,或者權力、權勢、尊卑等社會結構因素的作用,大都印證了這句名言:「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且這兩種行為舉證都困難、處罰都不痛不癢、被害者都不受保護,行為人過了一段時間幾乎都雲淡風輕、船過水無痕、安全下莊、滿血復活。
我想這最根本的原因,是臺灣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就是走弱肉強食這一路線,比的就是鈔票多、拳頭大、聲音響,同理心、尊重他人身體自主權等觀念相對不受重視之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