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4日,臺北市禾馨新生婦幼診所,波茲南醫科大學畢業之劉安潔,以器械刺穿病患子宮及刺傷右側內骼動脈,經送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急救,仍於同日下午1時41分許宣告死亡。臺北地方法院依過失致死罪判處劉安潔7個月徒刑、緩刑5年,連帶賠償共1050萬元和解。
儘管如此,劉安潔的醫師執照仍未被收回,她也仍被其他醫院錄用看診。
上述事件再度掀起臺灣波蘭留學醫學生回臺執業的爭論,我之前也有耳聞,有些臺灣青年學子因為本身的讀書實力不足以考上臺灣知名學府的醫學院,因此靠著自己父親在醫界的人脈(社會資本),還有家裡的財力(經濟資本)前往波蘭的醫學院就讀。
再經我查詢相關資料,波波醫生爭議的起源,是教育部承認九大醫療先進地區(香港、新加坡、日本、美國、加拿大、南非、澳洲、紐西蘭及「歐洲」)的醫學系學歷,其中的「歐洲」定義為西歐先進國家為主的歐盟。
但因自2004年起,中東歐國家一一加入歐盟,使得教育部一併承認了波蘭等國家的醫學生學歷。因緣際會下,波蘭部分醫學院也針對外國學生開設以英語教學的班別,解決語言隔閡問題,故臺灣的留學代辦業者和一些苦於兒女無法在臺習醫的家長(臺灣大學醫學系最低分數未達錄取標準),因此轉往波蘭習醫。
臺灣與波蘭的醫學系學制並不相同,臺灣的大學制醫學系,需修習五至七年(2013已改制四至六年)同時內含一年的實習,至於學士後醫學系,也是在實習完成之後才畢業。而波蘭醫學院讀四至六年(學士後醫學士同台灣為四年)。
國外(如美國、波蘭)實習是在畢業以後才實施,和國內自2011年起的一年期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ostgraduate year(PGY)相同,但是赴波蘭就讀醫學院的學生畢業後因為法規的漏洞可以跳過學歷甄試直接報考台灣的第一階段醫師國考,取得醫師執照。
自2008年起陸續有自波蘭畢業的醫學生回台灣行醫,其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招收其中七名為住院醫師,引起爭議;而當2008年大量前往波蘭習醫並且取得醫師執照的醫師回臺進入醫院後,相當比例的這種資歷的醫師,被和他們共事的醫師認為臨床能力不足,也揭露波蘭醫學生未經實習即進入醫院。
這個現象逐漸在網路上引起討論,其中尤以批踢踢醫學生版討論最為熱烈,部份積極的網友動員並投稿媒體、聯絡行政院衛生署和立法委員。衛生署於是考慮重新修定《醫師法》,檢討要求國外習醫者皆需學歷認證和實習才可回臺灣行醫;上述修法研議也引起了部份波蘭醫學生家長的反對,法律本身制定就如此,並非鑽法律漏洞,希望衛生署設日落條款。
醫師在臺灣的社會、經濟乃至政治地位都頗高,具有閃亮的光環,這成了許多臺灣青年學子或其他民眾想行醫的誘因,同樣地,明星大專院校的學歷、文憑也都有絢麗的光環,這也正如美國社會學者莫頓(Robert K. Merton)無規範論所說,有些唸書實力不足以憑正統管道取得醫師資格、名校文憑的人,就會走比較旁門左道的管道取得,甚至還會遊說政府讓這些旁門左道的管道正規化。
部分留學波蘭唸人家的國際專班、畢業後未實習經驗卻能在臺灣取得醫師執照的人,還有那些進名校唸EMBA或EiMBA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找人代寫取得學位然後拿該學位自我行銷的人,當中似乎不乏政商關係良好,有雄厚社會資本、經濟資本的人,資格有問題的波波醫師目前有被質疑是民主進步黨權貴的子女,而那些唸名校EMBA碩士在職專班還靠舞弊取得學位的人們,則常有媒體寫報導幫忙洗白。
除此之外,臺灣近年來同樣備受質疑的多元入學,學習歷程檔案、繁雜的入學備審資料及其他相關資訊等,也都被認為是家裡比較有財力(經濟資本)、人脈(社會資本),或家長是相關專業人士者比較佔便宜,相對於以往的聯考來說較不公平,而我也常常在懷疑,臺灣目前的多元入學制度,也是一些政商名流基於自己的子女讀書考試的實力不足,為了維繫階級而動用人脈遊說政府,去改變整個教育制度的結構,並用媒體將對自家子女不利的聯考予以妖魔化。
臺灣當今的波波醫生、名校EMBA或EiMBA碩士在職專班、多元入學的制度,在我看來多少都有政商名流、權貴或布爾喬亞(資產)階級遊說行動的斧鑿痕跡,因為這三個領域的制度,目前就是對上述階級比較有利,又若波波醫生真有所謂的落日條款,那也必定是這些上層階級人士遊說行動的結果,這也是英國社會學者紀登斯(Anthony Giddens)結構化理論所說的情境之一。
最後再考量法國社會學者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實踐論的觀點,醫師資格、名校文憑取得的競逐場上,參與者的舉措是其經濟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本、慣習等因素影響之下形成的,而臺灣在這兩件事情上總會有爭議弊端,最有可能的成因,應仍是有些民眾投機取巧、為名利不擇手段的慣習所致。
- 4樓. 安歐門2025/02/13 11:45
這種醫生至少五六千人,實在太荒唐,
只要是不敢秀出畢業大學的醫生,一定就是,
儘量避開吧!台灣社會現狀,只能自求多福。
不平等、不正義的事情不勝枚舉。 天蠍浪子 於 2025/02/13 18:39回覆 - 3樓. 安歐門2025/02/13 11:42
一開始,大部分是中南部小型家庭診所,
為了傳承家業,努力製造出來的旁門左道,
一傳十十傳百,這種好事當然一窩蜂共襄盛舉,
醫師團體一向是政治大金主,爸爸捐錢,兒子鑽捷徑。
台灣三十年幼稚民主,醜態畢露,這不過是冰山一小角。
十足的金權政治啊! 天蠍浪子 於 2025/02/13 18:39回覆 - 2樓. 安心2025/02/12 23:48投機取巧得來的學歷,未來在應用時也會投機取巧,總會有出包的一天。投機取巧的行為,也只有零次與無數次。 天蠍浪子 於 2025/02/13 18:38回覆
- 1樓. 寧靜姐2025/02/12 21:31還有,到大陸去念中醫,回台執業的中醫,也是名不符實。同樣是為了一個醫師光環而不擇手段的例子。 天蠍浪子 於 2025/02/12 21:4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