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大學歷史系教授林冠群表示,大唐很忌憚吐蕃、是泡沫,可是,臺灣現在從政治人物、主流媒體、學界到民間普遍崇拜諂媚,還有帶風向時愛引用的日本,以前不僅曾跟大唐學習政治和經濟制度,還曾被大唐的水軍打到哀爸叫母。
日本跟大唐學習政治和經濟制度,是指孝德天皇西元646年頒布【改新之詔】,一是效法隋與唐的均田制、行班田收授法,廢除豪族對土地與部民的私有權,並將其收為國有,政府計口授田,6歲以上之國民每6年按人口班給田地,所班田地不得買賣。二是還有效法大唐租庸調制,授田農民需向國家上繳穀物、服勞役或納布代役,並上貢地方土產;三是效法大唐中央集權政府體制。
至於大唐水軍打敗日本水軍的戰役,即是大唐唐高宗時代、日本天智天皇時代發生的白江口之戰,這場戰役的背景,大致上是大唐與朝鮮半島上的新羅,聯合對抗日本還有朝鮮半島上的百濟、高句麗,結局是百濟、高句麗被大唐所滅,而日本撤軍。
而戰役的本身,則是指663年8月初,日本天智天皇派兵援助百濟,百濟派兵自周留城到白江口(今南韓錦江口)迎接,並與日本軍隊一起守衛周留城,而大唐漢族將領劉仁軌率領大唐與新羅水軍駛向白江口,意圖溯江北上進逼周留城,但與先趕到的日本水軍相遇。
相遇之後,劉仁軌立刻下令布陣,170艘戰船按命令列出戰鬥隊形,而日本水軍則率先開戰,衝向大唐水軍的船陣,但當時日本水軍的船艦不像大唐水軍的船艦那樣高而堅利於防守,且又軍旅不整、毫無次序,劉仁軌見狀指揮艦隊分為左右兩隊,將日本水軍圍困其中,船艦互相碰撞導致日本水軍大亂,片刻間即戰敗,多人落水而亡。
當大唐水軍戰勝日本水軍的消息傳到百濟周留城後,守成的百濟王子率領守軍投降,日本陸軍趕忙撤軍,此戰使天智天皇在對馬和九州北部築造水城防禦大唐軍隊的進攻,並在瀨戶內海沿岸各地築造朝鮮式的城堡進行防禦,且日本往後900多年之內不向朝鮮半島用兵。
如果說大唐在國力衰退的時候被正處盛世的吐蕃打敗,叫做吐蕃戳破大唐盛世的泡沫,那麼大唐在盛世、國力強大的時期打敗尚未明治維新的日本,不也可以說是大唐戳破日本爸爸(對臺灣一些日奴而言)的泡沫?美國也夠強大了吧,但在越南戰爭仍滅不了越共、在阿富汗戰爭仍滅不了塔利班並都因不堪損失而撤軍,這樣豈不也能說,越共、塔利班戳破美國超級大國的泡沫?
還有羅馬帝國,後來不但分裂成東羅馬(拜占庭)和西羅馬帝國,還分別被鄂圖曼土耳其人、日耳曼人給滅呢,這樣便能說,鄂圖曼土耳其人、日耳曼人戳破羅馬帝國盛世的泡沫?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永遠強大、永遠勝利,歷史上由盛轉衰最後被滅的國家多得是,此一千古不變的基本觀念,一個歷史學者居然忽視?
再說,看了日本向大唐學習的大化革新、被大唐打跑且往後多年不敢對朝鮮半島用兵的白江口之戰,對照現在臺灣處處拍日本馬屁,讓日本人大喇喇干預臺灣內政,或靠日本媒體對臺灣藝人的吹捧來自我吹噓,我覺得現在的臺灣實在沒資格以歷史考證為名,去嘲笑中國大陸曾經存在的政權-大唐。
看看大唐,想想臺灣吧!
- 4樓. 草山2023/03/09 13:21歷史上有沒有哪個帝國神話破滅呢?還真有這麼一個國家,眼看最大對手被蠶食,就要攻下對手首都,一統江山,想不到來了一個更強大帝國,差點叫可憐蟲亡國!那可憐蟲就是鄂圖曼土耳其,目標東羅馬,好容易攻下君士坦丁堡周邊,卻在安哥拉之戰被帖木兒打垮,美夢破裂,東羅馬多活五十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瓦解的。 天蠍浪子 於 2023/03/09 20:40回覆
- 3樓. 畜生才會支持烏克蘭民進黨2023/03/07 14:58畜生才會支持日本民進黨
- 2樓. 甘平2023/03/07 10:13要以唐朝不強大為例, 隱喻目前的中國是紙老虎. 看看台灣之前在南海的表現吧(https://blog.udn.com/lwv2013/72411603?f_UA=pc):
二戰之後,國府接收二戰期間被日軍控制下的南海,1946年派艦西沙、東沙、南沙的太平、中業、和敦謙沙洲等島礁駐軍。
1971年4月,台灣在中業島駐軍撤到太平島避颱風,菲律賓乘機佔據中業、南鑰、及北子礁三島。1973年8月,菲律賓加佔馬歡、西月、費信和南子島。1974年,台灣在敦謙沙洲駐軍又因到太平島避風,被南越竊佔,台灣在南沙只剩太平島一個據點。以台灣當時的軍力,應該有實力奪回島礁,但是台灣總是選擇“隱忍”,作態抗議一番後放在腦後。
1974年中國擊敗南越取得西沙控制權時,海外華人多為中國護土成功喝彩,台灣基於“反共”立場,不敢表示欣慰。
2016年菲律賓提出的南海仲裁不利台灣的結果出爐後,台灣當局不但沒有採取強力維護主權行動,反而百般阻擾恐嚇前往護權的漁民。
同樣是颱風天,台軍去避風,越軍卻可以出擊佔島。越軍雖然在南海兩次敗給中國,但是至少敢跟敵人拼戰。台軍面對菲、越竊島,卻連一顆子彈都發不出來,勇武精神遠不及越軍。臺灣真的沒資格笑中國弱 天蠍浪子 於 2023/03/08 22:55回覆 - 1樓. 草山2023/03/06 23:08
『條頓堡森林戰役(Battle of the Teutoburg Forest),又譯條陀堡森林戰役、條陶堡森林戰役。奧古斯都統治時期日耳曼人反對羅馬占領軍的一次戰役。
『奧古斯都(屋大維)統治時期,羅馬大舉入侵日耳曼尼亞,一直征服到易北河附近。5年羅馬在萊茵河以東設置日耳曼行省,總督瓦魯斯試圖引進羅馬的租稅與法律制度,引起日耳曼人強烈不滿,遂於9年爆發起義。普布利烏斯·昆克蒂利烏斯·瓦盧斯率領羅馬三個軍團鎮壓,分別是第十七、十八、十九軍團,日耳曼人在切魯西部落的阿爾米尼烏斯(德國民間稱赫爾曼·德·切魯斯克 Hermann der Cherusker)領導下,阿爾米尼烏斯成功將瓦魯斯及三個羅馬軍團引誘至萊茵河以東的條頓堡森林地帶,羅馬軍團遭受埋伏全軍覆沒,統帥瓦魯斯自殺。』
奧古斯都(屋大維)統治時期次羅馬盛世吧!照樣被日耳曼人打垮!
歷史上正處盛世的國家,對外戰爭挫敗的例子不難舉,西漢漢武帝時期也是盛世,但也曾經被匈奴打敗過。 天蠍浪子 於 2023/03/08 22:5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