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網路購物的考量有哪些?
我在民國92年在屏東鄉下的育幼院上班,因出門不便也很少商店,就開始網路購物,到現在已16年,算是資深的網路買家。
記得第一次購物是當年3月,因身體有高血壓、腸躁症、濕疹三樣疾病,就在網路購物買一支長棍和一把響劍準備練武強身(我有武術基礎可以看書自學),當時先匯款2千元(好像是用劃撥)再收貨,當時仍有點擔心錢已付出卻收不到貨(先付款總有風險,尤其是網拍個體戶賣家),還好幾天後貨運公司就送來。
我發現有些老人不會使用電腦,也失去網路購物的樂趣,也無法消磨漫長的時間,因網路購物對我來說可以打發一些時間(搜尋比價要花時間),在等待東西來的時候也有點盼望的樂趣(當然不要等太久),也可培養忍耐,如對岸網路商貨運到台灣通常快則5天慢則10天都有可能(沒耐性最好不要對岸網站買)。
老人購物的考量是本篇的重點,相信會看我文章的老人(指60歲以上)應該都會用電腦,也可以學習網路購物。
四年前(2015年)是我網路購物最頻繁的日子。一般物流司機會將貨物送到我住的公寓4樓(沒有電梯),只有少數司機不會送上四樓要自己下到一樓大門口去領。
現在我已經減少一家24小時的網站購物宅配次數(一週2到3次),跟物流司機建立了一些交情。但因這家網購商現在大多會會使用郵局快捷送貨,而郵差通常不會送貨到四樓,如買了太重的東西,要自己搬上樓很累,所以我如向他們購買會用超市取貨付款。有些需要宅配的東西,我會向其他有送貨上樓的網路商(他們的物流公司司機願意送上樓)購買。
為了考慮可以送貨到四樓的網站,我現在都會優先考慮「家樂福」的網路購物,他們網站就貼出「送貨上樓」的字,對老人或女性頗方便。
除了送貨上門外,我會選用「貨到付款」的繳錢方式,如萬一不喜歡就可拒收。但通常只要貨物已到家又會送上樓,我很少拒收(除非買錯)。
結論是老人購物第一是有送上樓(尤其沒有電梯需爬樓梯的老人住處如筆者),第二是有貨到付款(家樂福都符合上面兩樣條件---家樂福購買800元免運費還合理,我通常會買到超過800元以上)。
我通常買東西(如較重的洗衣精和飲料)通常不會超過10公斤(怕物流司機搬上四樓太重,將心比心,為人設想)。
如果有些小東西(較輕的書或用品),我會選擇超市取貨付款,大都運費是60元(有些網購299或499元免運費)。
網路購物最基本的是使用電腦,如頭腦清楚,手可活動,但卻不會電腦,可以去上電腦課,正是「活到老,學到老」,也可以減少老人痴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