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歡送宏都拉斯駐華大使畢耶菈~也談談什麼是「晉見」與「覲見」
2010/08/11 15:12
瀏覽5,938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歡送宏都拉斯駐華大使畢耶菈~也談談什麼是「晉見」與「覲見」
原文請見:

 

 

 

歡送宏都拉斯駐華大使畢耶菈~也談談什麼是「晉見」與「覲見

 

(作者:睿呈  知書也達禮~禮賓官的會客室 )

 

請看參閱新聞: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705/3439940.html

 

------

 

馬總統上午在總統府接見宏都拉斯駐華大使畢耶菈(Amb. Marlene Villela de Talbott),讚美她是最友善、最能幹、最美麗的使節團團長。畢耶菈大使自20021018擔任駐華大使,將於今年 77卸任離台,轉任宏國駐日本大使。(後略)

 

------

 

    駐我國的友邦大使,多是友善而且熱愛臺灣的資深外交家,即將離任的畢耶菈大使,就是最好的例子。因為常與大使們見到面,一句親切的問候:?Hola Gué tal?(你好嗎?)也建立了長時間的感情。相信嗎?畢耶菈大使30年前可是宏都拉斯的選美皇后喔!也代表宏國到日本東京參加世界選美比賽。30年後,重新回到東京,頭銜是駐日大使,人生際遇很奇妙吧?那天送她上車時,她一直握著我的手,親切的告訴我,希望我有一天到東京時,一定要去找她,我回答她:我們開始想妳了喔!大使有空時,也一定要回臺灣看看老朋友,這裡是妳第二個家。

 

去年這時候,曾有機會造訪大使的家鄉:宏都拉斯,畢竟我從未去過,懷著一份期待的心情,無奈在飛機上收到宏國政變的消息,未能到訪,深覺遺憾,期待將來還有機會能踏上宏國的土地上。

   

在國際外交接待上,常常流露著真摯的感情,這也是支持我對國際禮賓事務的熱情與投入的原因之一。

 

   先收起個人感情,跟朋友們分享正式的國際會晤外交禮儀:

 

什麼是「國際會晤」呢?在國際正式場合中,會見與會談是一種重要的交往方式,因其具有「禮儀性」與「實質性」,可以進行彼此之間禮貌性的拜訪與實質性的晤談。有關於安排國家正副元首的各種會見或會談,經年累月不可勝數,議題涉及有關政治、外交、經濟、貿易、文化各個領域,而且又可分成不同的層次。就國際關係中的各種問題,許多都要通過有關人員之間的會見和會談來解決。而所謂「國際會晤」,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代表間,或政府代表間,因外交公務上之必要,或因邦交關係,或因其他一定之目的,依照一定之外交儀式與程序彼此做正式的晤會,從而構成一種公的關係或公的效果之禮節」(註1

 

在外交儀式上,使節到任或卸任辭行,與對方元首之正式會晤稱為「覲見」(Audience):此又可分為大使、公使之「覲見」以及特使、專使之「覲見」,其通例亦及於代辦,若僅暫時代理館務或為臨時代辦則不適用。有關於「覲見」之禮儀與儀節,歐洲各國數世紀以來頗為正式與繁複,屬於外交上之正式典禮,然時至今日均已精簡,例如我國總統接受邦交國使節呈遞到任國書,仍於總統府前安排禮兵、軍禮暨軍樂歡迎,然卸任辭行僅安排一般會見(就像今天畢耶菈大使跟總統辭行),此亦順應當今國際外交禮儀與禮賓活動精簡之潮流而行。然此會見依照前述之定義,仍可稱為「覲見」。

 

外國元首正式訪問本國並於本國元首間之會晤,或外國政府人員

正式訪問本國與本國政府人員間之會晤,稱為「訪問」、「謁訪」、「晉謁」或「謁拜」。

 

觀諸以上之分類,可見兩者儀式與程序各不相同,性質殊異。再進一步釐清,「會見」屬於對等之見面,而「拜會」、「拜見」、「謁訪」、「晉謁」或「謁拜」屬下對上之見面,現今常以「晉見」稱之。反之「接見」屬上對下之見面,多年來或見諸媒體報導上,偶有稱「覲見」總統、副總統者,係因不瞭解「國際會晤」等相關之定義,實有加以闡明之必要。(註2

 

 

 

(註1)唐京軒,《現代外交禮節》,台北:世界出版社,1980159

(註2)摘自本人即將提報之論文。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商業管理
自訂分類:不分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