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打自體血漿製劑 短期可見效
2015/07/31 13:35
瀏覽254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打針、吃藥、做復健,該怎麼選擇?」是許多足底筋膜炎患者常見的問題,台大醫院北護分院研究團隊針對不同的治療方式進行研究,發現短期施打自體血漿製劑或類固醇有顯著效果,長期則可考慮外震波治療。
台大研究團隊針對目前治療足底筋膜炎的各種方式,包括注射類固醇、自體血漿製劑及體外震波治療,進行比較分析,發現施打自體血漿製劑或類固醇短期即可見效,體外震波治療或施打自體血漿製劑則比較適合長期疼痛病患,研究成果發表於《風濕病學》(Rheumatology)國際期刊。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蕭名彥解釋,自體血漿製劑是近來盛行的治療方式,即抽取自己的血液10cc~60cc,利用離心、血漿分離等技術濃縮成5cc~6cc製劑,注射到足底疼痛處,讓血液中的生長因子啟動身體的修護反應,同樣適用於其他退化疾病,如退化性關節炎等。不過,這項療法並不便宜,自費一劑需1萬5至2萬元,一次療程需注射2至3次,即約4至6萬元,因為是使用自己的血液,不必擔心感染等副作用。
至於有健保給付的治療方式是類固醇注射,透過超音波掃描找到確切位置注射,但可能會使筋膜組織變得脆弱,極少數人甚至出現破裂等現象,且需搭配復健等物理治療。
更多udn報導:男星搶妹遭開車拖行?全身血跡斑斑?如果可以當男人 女生答案超肉慾…
台大研究團隊針對目前治療足底筋膜炎的各種方式,包括注射類固醇、自體血漿製劑及體外震波治療,進行比較分析,發現施打自體血漿製劑或類固醇短期即可見效,體外震波治療或施打自體血漿製劑則比較適合長期疼痛病患,研究成果發表於《風濕病學》(Rheumatology)國際期刊。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蕭名彥解釋,自體血漿製劑是近來盛行的治療方式,即抽取自己的血液10cc~60cc,利用離心、血漿分離等技術濃縮成5cc~6cc製劑,注射到足底疼痛處,讓血液中的生長因子啟動身體的修護反應,同樣適用於其他退化疾病,如退化性關節炎等。不過,這項療法並不便宜,自費一劑需1萬5至2萬元,一次療程需注射2至3次,即約4至6萬元,因為是使用自己的血液,不必擔心感染等副作用。
- http://blog.xuite.net/harrysw61dy/blog/321454015
- http://blog.xuite.net/uqo40gw42m/blog/321043904
- http://blog.yam.com/debraj1/article/98062198
- http://blog.xuite.net/hinesukx6015/blog/321083250
- http://blog.xuite.net/valdezvs74q5/blog/328980152
至於有健保給付的治療方式是類固醇注射,透過超音波掃描找到確切位置注射,但可能會使筋膜組織變得脆弱,極少數人甚至出現破裂等現象,且需搭配復健等物理治療。
更多udn報導:男星搶妹遭開車拖行?全身血跡斑斑?如果可以當男人 女生答案超肉慾…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