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25 研經班三 5/26(9) 6/2(10) 複習
2025/05/26 06:00
瀏覽144
迴響0
推薦12
引用0

研經一 《佛說無常經》 

研經二 《佛說四十二章經》1 ~ 12章

研經三 《佛說四十二章經》12 ~ 28章 

研經四 《佛說四十二章經》28 ~ 42章 

   

   

第9週   

   

世尊重頌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外事莊彩咸歸壞,內身衰變亦同然,

唯有勝法不滅亡,諸有智人應善察,

此老病死皆共嫌,形儀醜惡極可厭,

少年容貌暫時住,不久咸悉見枯羸,

假使壽命滿百年,終歸不免無常逼,

老病死苦常隨逐,恆與眾生作無利。

爾時世尊說是經已,諸苾芻眾、

天、龍、藥叉、揵闥婆、阿蘇羅等,

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1. 釋 經文     

   

   

釋迦牟尼佛 開示 

   

        序分    如是我聞,~ 告諸苾芻:

 

釋正文  正宗分  長行    有三種法,~ 及調伏事。  

 經文           重頌勸修  爾時世尊 ~ 眾生作無利。 

        流通分    爾時世尊 ~ 信受奉行。

   

   

   * 諸經能詮知文體,惟長行偈頌。 

        長行:文句之行數長。 

        偈頌:為長行作總結。 

   

    重頌 以偈頌重說老病死,無常變壞的相狀。 

    流通分 顯發佛法是真實義理,能三根普被

           值得大家信受奉行。 

   

     * 三根普被 上根、中根、下根 

     

   1. 重頌勸修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重頌目的 – 擔心大眾仍不瞭解前面所說道理,

          所以將內容歸納為偈頌, 

          讓大家再聽一遍,幫助了解。 

   

      頌–讚頌、詠頌,有音有韻,容易背誦,記在心中。

      重頌–重說「長行」義理,能反覆思惟、體會並落實。 

   

外事莊彩咸歸壞,內身衰變亦同然  

   

      無常本質–力大、無人能免。 

          無常 外在莊嚴  ←   追求    ←   必定 

          生滅 人的色身     虛榮表象       受苦  

   

      佛的名號  善逝 : 好走、入涅槃。 

   

      外相虛妄不實,不可認假為真。  

   

          一行禪師   

              七尺之軀,不如一尺之面; 

              一尺之面,不如三寸之鼻; 

              三寸之鼻,不如一點之心。 

                      * 要修心  

                      * 但求,何求末。 

                              末:外在。 

   

唯有勝法不滅亡,諸有智人應善察   

      

      勝法–殊勝之教,勝一切世間法、外道法。

            涅槃是最殊勝所在。     

     

      四諦法門: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不滅亡    佛遺教經       

                    月可令熱、日可令冷;

                    佛說四諦,不可另異。(改變) 

                   → 歷久彌新 

   

      最究竟、最徹底的勝法 → 明心見性 見性成佛 

            其果位是如來

            是 無所從來、無所從去,是本具的。

            因為沒有生,所以不會滅,

            只有最勝法才不會滅亡。(這念心)  

   

      善察 – 仔細觀察,詳盡的審視,

              如理思惟,生命的真相。      

            

          七覺支  擇法覺支 → 捨妄證真 

    

          十空偈    宋‧淨端禪師   

              色身不堅固,常憂火宅中,

              佛經不持念,閑過一場空。

              勸君家有剩,報答四恩濃,

              結緣須及早,不捨一場空。     

         * 父母師長、社會國家、眾生、三寶恩 

   

此老病死皆共嫌,形儀醜惡極可厭   

   

      形儀 – 形貌、形容、儀態   

         社會習慣將老病死隱藏,

         但不能掩蓋其存在的事實。   

           * 美容、化妝。

     

     

少年容貌暫時住,不久咸悉見枯羸   

   

      枯 – 草木乾絕,水盡,虛疲貌。  

      羸 – 瘦弱疲憊。 ㄌㄟˊ

            羸弱:孱弱、瘦弱。   

   

假使壽命滿百年,終歸不免無常逼   

老病死苦常隨逐,恆與眾生作無利   

   

      百年光陰,剎那即過,

      任何成就,亦如過眼雲煙;

      而其中老病死,常相隨逐不捨。 

   

      羅狀元   醒世詩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 

          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 

          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     

   

      修善才是愛自己,造惡業終將感招惡報。  

   

    

 

   2. 流通分    

   

爾時世尊說是經已,諸苾芻眾、

天、龍、藥叉、揵闥婆、阿蘇羅等,

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八部眾生 – 佛教的護法   

          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

          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

          此八類眾生,於佛說法時,常來聞法。 

          代表不論根器利鈍或福報大小,

          所有眾生皆能聽聞佛法,從中得利。 

          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天 – 梵天、帝釋天、四天王等天神。

            果報殊勝,光明清淨。 

      龍 – 八大龍王等水族之王。

      藥叉 – 夜叉,意義是輕捷、勇健,

              跑快、會飛、會吃人、喝動物血,

              又稱捷疾鬼。

              修行好的人,捷疾鬼會來護持他。  

      揵闥婆 – 天上的樂神。

      阿蘇羅 – 阿修羅,有天之福而無天之德。

                若只修善法,心中存慢心、瞋心,

                將來會墮阿修羅道。    

             * 要修德,修心。反省檢討。 

                天上的阿修羅,常與帝釋天打仗,

                    住須彌山底。    

                人間的阿修羅,人世間的魔王、暴君。

                    喜愛發起戰爭。 

                畜生道的阿修羅,毒蛇、猛獸。

                鬼道的阿修羅,夜叉。 

  

      迦樓羅 – 大鵬金翅鳥,身形鉅大,

                兩翅相去336萬里,取龍為食。 

      緊那羅 – 似人而有角,即人非人,

                又稱天伎神、歌神。   

      摩侯羅伽 – 大蟒神。 

   

      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  法喜充滿

          聽聞佛法,皆得大益,故大歡喜。     

   

      信 – 聞法之後,深生信心。 

      受 – 受持佛法。

      奉 – 依照佛所說。 

      行 – 信解佛法,依之而修。 

            印佛法。  →  圓成佛道  

   

      老和尚開示   

          《無常經》不但是說無常,

           告訴我們脫離無常之法,

           信受之後依教奉行,才能得真實利益。 

   

      心行 → 口行 → 身行 → 廣大願行 → 奉行 

   

2. 結語     

   

      知道世間一切是無常,

      才能提醒自己:不要迷失、向外追求、顛倒執著。 

            要趕快用功,契悟菩提涅槃,

            脫離無常殺鬼,

            才不辜負聽法的因緣,

            保自己的法身慧命。     

   

第10週 

       

複習   

   

1. 「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妙高山是 須彌山 。 

2. 一部經內容可分三段,為 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是由 東晉道安  大師所創立。 

3. 《佛說無常經》是由 義淨大師  翻譯的。

4. 六成就是 信、聞、時、主、處、眾

5.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   

    信         主 

   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苾芻 

               處                   

6.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7. 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 即是 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8. 《無常經》內有三種法,於諸世間,

    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

    何者為三? 老、病、死

    

1. ()世界有 成、住、壞、空;      

        眾生有 生、老、病、死;

        心念有 生、住、異、滅。  

2. )須彌山南邊為南瞻部洲,是我們居住的地方。   

3. )「劫盡皆壞散」,時間一到,這個世界、

         人類都會毀滅。佛經記載有大三災、小三災。

         大三災,指火災、水災、風災。

         小三災,指饑饉災、瘟疫災、刀兵災。

                   30       20      10 

         小三災,人壽降到30歲時,會有 饑饉災 。    

4. )馬祖道一禪師開示:「為何團團轉,只因未斷;

        為何吱吱叫,只因腳下」,

        是指我門的業繩情絲未斷。     

5. )《無常經》云:是故勸諸人,諦聽「真實法」。   

        真實法,是指四聖諦,苦、集、滅、道;

        修之能斷惑證真,脫離無常。

6. )現在電腦資訊方便快速,我們不可以

        隨意轉載文章,幫別人按讚,見聞隨喜。 

7. )佛涅槃前,阿難尊者請示佛:「集結經藏,

        經首安何語?」佛答:如是我聞,一時佛在...。   

8. )如來因老病死三事,為諸眾生說所證法

        及調伏事。 

9. )修行要在日常生活上去實踐,

        從心行、口行、身行,到廣大願行,

        這就是奉行。

10. )佛講經說法時,具足六成就,

         這一部經以後流傳,就很完美、很真實。  

11. )佛陀三轉法輪:示相轉、勸修轉、作證轉,

         將老病死無常的教法,不捨一眾生的教導大眾。   

12. )要脫離無常,就要證到涅槃。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禪修4-3
上一則: 2025 研經班三 6/9(11)
下一則: 2025 研經班三 5/19(8)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