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妝像是作畫的紙,是一個妝容的關鍵。Suqqu曾經有一段時間的廣告語是:“肌の差が、女の差”。一個服帖、乾淨的底妝無疑給整個妝面都加分。然而現在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底妝產品,從粉餅到粉底液,再到粉條/棒等等,讓人挑花了眼。這篇日記裡,我把之前寫的幾篇文章整合了一下,是我關於選粉底、色號的一些小看法(方法)。有的可能有爭議、有疏漏,甚至有錯,也歡迎大家指出。
=======================
不妨從最基本的粉底類型和妝效開始說起。
![]() |
除了有特別的偏好(例如有人無論如何都喜歡光澤奶油肌),一般來說,選擇粉底產品要根據自己的膚質和皮膚問題,總體上來說,滋潤型的粉霜、滋潤型的精華液粉底會更適合乾性肌膚一些;油皮則更適合控油的粉餅,無/控油的粉底液。粉條多用來補妝或者修容(深色號粉條)。不過現在的很多技術,已經能讓粉餅變得無比保濕,能讓粉霜也適合混油皮。所以這只是一個大概的方向。
從肌膚問題上來說,肌膚表面不平整——毛孔粗大、有痘印、爆痘的人會更適合最後是啞光妝容的粉底產品(粉餅和一部分粉底液),而不那麼適合光澤肌。啞光底妝是漫反射,能在視覺上削弱皮膚上的瑕疵,能讓不平整的肌膚看起來比較柔和。而光澤型的底妝產品則會放大這樣的缺陷。如果皮膚比較平整,只是有一些膚色不均,那麼會很適合光澤肌效果的粉底產品。
![]() |
在挑選粉底時,我們一般還會注意其遮瑕度、持久度、延展度、滋潤程度(保濕度)、負擔感等。
對於大多數底妝產品來說,遮瑕度和妝感是一個兩難全的選擇,遮瑕度越好的粉會越“厚”,妝感也就越重。皮膚狀態比較好,或者追求通透妝感的人可以選擇遮瑕度比較低的粉底產品。而肌膚狀態比較差的,可能就要犧牲一些通透妝感來選擇遮瑕度較強的底妝產品。
至於粉底的持久性與滋潤程度則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帶妝來感受。所以一般來說購買底妝產品會比較建議靠櫃試用或者先下手一些小樣(哪怕色號不是完全匹配)。
一般來說所有的粉底剛上臉的時候效果都非常好(尤其是櫃姐給化的妝),這時候應該和櫃姐說,我要出去跑一圈回來看看出油以後它脫不脫妝。這時你可以到處玩耍、繼續逛街,等過了3-4個小時後再看看你的妝容——最好是在日常光照下看(白熾燈是第二選擇),專櫃或者洗手間的打燈多半不可信——會給你一種皮膚很好的錯覺。這時需要看一看有沒有脫妝浮粉,出油情況如何,同時要體會一下皮膚是否覺得很乾澀(像糊了一層蠟)。沒有脫妝,沒有拔幹,粉底暗沉程度可以接受,你又滿意妝效的話,差不多就可以入手了。
在美國的小伙伴,可以跑去專櫃讓BA給做一個小樣,回家使用一段時間看看效果再決定是否要回購正裝。
關於色號的選擇,是要看個人喜好。有的人喜歡把臉塗得比脖子白2-3個色號,那也是一條好漢。但如果追求自然的妝效,試色的部位不應在手背或者手臂內側,因為手和麵部的色差比較大。試色最理想的位置在面頰與脖頸的交界處(如下圖,圖片來自cosmopolitan.com)。
![]() |
靠櫃選擇色號時,記得一定要到自然光充足的地方觀察試用的粉底是否和自己的肌膚融為一體。如果邊界過於明顯,則說明這個色號對你來說太暗或者太亮了。理想的底妝色號應該是讓你感覺不到它的邊緣在哪裡,甚至感覺不到哪裡塗了粉。
![]() |
================
關於色號,就不免要談到色調問題。這個問題爭論不斷,無論是冷暖皮還是黃粉調,都有人各執一詞。這裡我們不討論中國人裡到底有沒有粉調有沒有冷皮。其實誰選什麼顏色的粉底,塗得如何外人也不能多評論什麼。但有點想說一下,大多數粉底都會有黃粉兩個調,有的牌子色號差1——例如1和2——並不代表1就比2白。他們很可能在明度上差不多,甚至是一樣的(一樣白),只是一個是粉調一個是黃調。所以也沒有必要非爭一個0或者1號色啦。
不過說道色號,我們有一個相對比較客觀的方法,那就是用機器讀色號。我所知道的一個是北美(美國、加拿大)Sephora裡可以免費測試的Color IQ。不知道國內sephora是否引進了這套機子。
sephora色號線上檢測 http://www.sephora.com/color-iq
![]() |
這個測試會測你臉和脖子三個地方的色號,然後出一個Pantone的顏色數值。例如2Y02、1R08這樣。其中字母代表你是偏黃還是粉,Y是黃、R是粉。第一個數字2、1則代表有多黃或者多粉,數值越低越偏中性(黃度/粉度越少)。例如1Y是屬於中性偏黃,但沒有2Y、3Y那麼黃。最後兩個數字則代表皮膚的明度,數值越低則皮膚看起來越“白”。
![]() |
sephora有銷的粉底基本上都會有這個Pantone的數值,告訴你這個粉底的Tone是什麼。所以大家在網上輸入自己的膚色值,就可以找到匹配的產品以及色號。但如果這個牌子或單品,sephora沒有在賣,那可能就無法匹配到了(例如By Terry)。
雖然說只要是sephora有在賣的粉底,每個品牌的每個色號都會有一個數值,但並不是每個品牌的某個單品一定會有個特定色號(比較繞,哈哈)。一般來說,粉底都會含括從白到黑盡可能廣的膚色,但不一定能涵蓋黃粉調的每一個明度。有些品牌可能有1Y01、1Y02、1Y03,但沒有1Y08或者2R04的色號。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每個品牌的“黃”、“粉”不太一樣。有的品牌可能是2個明度一跳,有的可能只做1Y黃調,不做3Y黃調。
![]() |
當然這個數值是根據你全臉不同位置的皮膚色號測出來的一個平均值。而且肌膚的狀態、取值部位會影響最後數值的產出。例如皮膚比較乾、一天下來出油較多、肌膚暗沉等都會影響最後的數值。同時這個測試不太符合亞洲人喜歡白的偏好,挑選出來的顏色上臉後會發現偏深一點,可能並非是最適合的你顏色。
所以一般來說,一個比較靠譜的方法是測出色號,然後選一個喜歡的牌子的粉底,看一下實際上臉效果,再決定是否要亮1-3個色號。例如2Y07,上臉後發現太暗,或者顯黃/灰/粉,可以輸入2Y06、2Y05等數值,查詢相對應的粉底。
我在Sephora也做了很多次Color IQ的測試,多次試驗後發現,後兩位數幾乎每次都不一樣。根據他的推薦選出來的顏色上臉後比我脖子還要黑——感覺就像今天剛吃過土。但色調(前兩個字符,ie. 1Y)沒有發生過變化。
前兩位數值告訴你皮膚偏黃或是偏粉,例如1Y、1R都屬於比較中性的色調,一般來說選用中性或者略偏粉、偏黃的粉底都沒有什麼問題。有了整個色調值,只要更改後兩位數,基本上很快就能找到符合現在自己膚色的True Color。
![]() |
==========題外話==========
1.冷暖調的選擇,坊間說法是看手腕上的血管(冷調為藍色或紫色,暖調為綠色),我覺得那個不是太靠譜,因為經常連自己也不是很確定到底是個啥顏色,哈哈哈哈。而且冷暖調並沒有很影響我個人選擇粉底色號。
2.關於底妝的暗沉,有人認為是因為粉底色號選得太白了,有人認為是因為粉底發生氧化。我覺得後者的因素比較大。不過現在不少底妝比較穩定,一天下來也不會有多暗沉,還能因為出油吃掉了一部分粉底,越夜越美麗。
3.底妝最後的視覺效果其實還受到光源、上妝技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上底妝雖然看起來簡單,其實也需要一定計較。大家可以看看一些博主的上妝技巧——如何運用刷、海綿或手指上妝。
4.總體上來說,粉底遵循一分錢一分貨的原則。是所有美妝產品中可能最值得花錢“投資”的一項。好的粉底不但有完美的上妝體驗和妝效,對皮膚的負擔也比較小。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