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黃警官講故事】章太炎先生描述陰間情形(黃柏霖警官)
2018/07/18 11:19
瀏覽1,05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那我們知道在清朝有一個名人叫章太炎,他是朱鏡宙老居士的岳父,朱鏡宙老居士也曾經講這個故事給淨空老法師聽。朱鏡宙老居士他本身也是第一個拿《了凡四訓》給淨空法師看的,算是在臺中蓮社他們都是在李炳南老師的座下修學佛法。在民國年代的時候,有一位叫陳慧昶居士他有整理一位,是俞明哉居士所選錄的這個因果報應的書裡面,印光大師還有鑑定,那這裡面就有提到,在陳慧昶居士所譯述的這本因果善書裡面,就有提到章太炎的故事。章太炎他也是清末民初當代的國學大師,學問很好。因為章太炎先生因為言語不慎,去得罪了當時的大總統袁世凱,後來章太炎也被袁世凱抓到監獄裡面受到牢獄之災。後來章太炎先生被東嶽大帝召為陰曹判官,每天晚上有兩個小鬼來抬轎子接他上班,早晨雞叫的時候就把他送回來。每天都是這樣,他也覺得很辛苦。章太炎先生有一天就用黃紙,上面寫了一個請假條,這個假條怎麼送給東嶽大帝呢?就在門口把它燒掉就可以了,門口燒掉。當天小鬼果然就沒有來接了。

陳慧昶居士就在這裡面有講,有人就問章太炎先生了,他說,陰間跟陽間有什麼不同呢?章太炎就說,陽間跟陰間沒有什麼不一樣。這跟海賢老和尚說的道理一樣,海賢老和尚說,陰間跟陽間只隔一張紙那麼薄。唯一不同是什麼呢?陰間暗無日月。我們陽間有太陽跟月亮,但是在陰間沒有,在陰間永遠都是天氣陰暗。那另外就是鬼的壽命很長,章太炎先生說,他曾經遇到唐宋時期的鬼。你看唐宋到民國已經是多少年?差不多一千五百年了,他還遇到唐宋的鬼。

那麼章太炎說,東嶽大帝管華北五省,權限很大。有一天,章太炎先生就想到說,陰間這個炮烙之刑,就剛才我們講的「銅柱地獄」了,這個非常殘酷,所以他就想建議東嶽大帝說,把這個酷刑廢除,讓這些受苦的鬼道眾生不要那麼苦。那東嶽大帝聽了以後,也沒有表示意見。東嶽大帝就派兩個小鬼帶章太炎先生,說好吧,你們把他帶去那個炮烙地獄,去給他看一下,參觀參觀。我有把這一段,章太炎先生想要請東嶽大帝廢掉炮烙地獄這個故事,我有編在我拍的「地獄變相圖」裡面,有把這個故事用動畫演出來。

兩個小鬼就把章太炎先生就帶到那個炮烙,走一段路以後,就到那個炮烙地獄,到了以後,章太炎先生什麼也看不到。兩個小鬼說,就在這裡啊。章太炎先生沒有見到,見不到,後來他就領悟到佛經上所講的業力變現這個道理。我們說業感緣起,它是真實不虛,你不造地獄的因,就不會現地獄的相。有兩種人可以看到地獄,就《地藏經》裡面講的,「若非威神,即需業力」。第一個,造地獄的業的人,他就會見到地獄。第二個,菩薩到地獄教化眾生,像觀音菩薩到地獄去,是現焦面大士,臉部都燒焦了,因為他必須要現鬼道的同類身,才能有辦法度化這些鬼道眾生。所以這兩種人可以看到地獄,一般人看不到,由此可知,四聖六凡十法界,「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章太炎先生有編了一本因果善書,叫《幽冥問答錄》,這裡面幾段我們把它提出來。有人就問章先生了,他說,「先生早年曾經做過陰間的判官,是不是」啊?章太炎說,是啊,世間人聽到這些事情都覺得很好奇,可是章太炎先生說,我看來這是很平常的事情,沒有什麼好稀奇的。

那接下來第二個問題,就問章太炎先生了,他說,那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做陰間的判官呢?那章太炎先生就說,大概是在清光緒庚子年間。這庚子年間就是一九OO年,那個時候還沒有發生武昌起義,民國還沒有建國。

接下來問了,陰間為什麼請你做判官呢?章太炎先生說,我也是託同事去問原因,祂為什麼找上我?他說,據說我幾世以前曾經做過陰間的判官,那麼這個宿世的因緣牽引,所以到這一世來,我又做了陰間的判官了。東嶽大帝大概覺得他以前在,好幾世在陰間做,績效良好,所以這一世,清朝這一世,又請他去做了。

那麼再問,他說,陰曹地府有法律嗎?先生你沒有學過陰間的法律,你怎麼能夠判斷無誤呢?章太炎先生說了,好像我也沒看到什麼規定跟法律,只是根據案情進行判決,自然就能夠掌握案件的關鍵處,根本不需要經過考慮。

然後再問,你所管轄的是哪些案件呢?章太炎說,我管的是人死後十個月以內的善惡案件,超過這個時間的就屬於其他的閻王在管了,其他人在管了。

然後說,你見過閻羅王嗎?章太炎先生說,我沒見過。他說沒見過。

那就問,人的善惡,鬼神怎麼能夠全部都知道呢?而且完整的記錄呢?章先生說,「鬼神能看見人見不到的東西,聽見人聽不到的聲音,人的種種思想行為,鬼神全部都能一目了然,毫無遺漏的記錄下來」。另外鬼神能夠透過看人頭頂上的紅黃白黑等光,就像紅光,你的頂部會有紅光、黃光、白光、黑光,那個鬼神就知道你這個人的行為思想的善惡。你修得好,頭頂上都是紅光。你如果造惡多端,你頭頂上都是黑光。其實相由心生,看你紅光滿面,面有瑞氣,面有祥瑞之氣,就知道你這個人是大善人。你的印堂發黑,兩個眼圈都發黑了,這個就是什麼?這叫你最近衰事連連,遭惡的事情。

那再問了,那犯罪的鬼祂會狡辯嗎?章太炎先生說,非常地多,犯罪的鬼對祂所犯的罪,祂也會極力的狡辯,跟陽間上法庭一樣,等到東嶽大帝出示確鑿的證據,祂才會低頭認罪。

那章太炎先生說,他曾經審判過一個鬼,作惡多端,這個人在生前的時候,表面修善,暗地裡面造惡,對於祂所犯的罪,祂極力否認。那章太炎先生看祂「罪案堆積如山,證據確鑿」,就想立刻的判刑。沒想到這個鬼突然間口誦《金剛經》,祂生前有誦《金剛經》,阿賴耶裡面祂有《金剛經》的種子。「左右陪審者看到祂頭頂上出現紅光」,誦經的時候頭頂上都出現紅光了,急忙的停止,陪審的這些人就看到,急忙的提醒章太炎先生說,「停止審判」。為什麼停止審判呢?因為祂這一念已經誦《金剛經》出來,就表示說這個人祂的覺性顯發了。

那麼章太炎先生懷疑左右這些鬼差受賄賂徇私,仍然準備判刑,可是那個鬼不斷的誦經,左右極力的請章太炎先生肅立,叫他肅立起敬。章太炎先生說,我身為判官,怎麼可以向罪犯肅立呢?左右陪審者就說了,不是這個意思啦,這個鬼頭頂上出現佛光啦,審訊的時候,就你審判的時候,就是對佛褻瀆不敬,不如停審。當時章太炎先生看到祂們都垂手肅立,看起來非常地恭敬,那因此就問這兩位左右陪審了,說「那這個這案子,怎麼辦下去呢?」左右陪審就說了,不如判祂投生人胎幾次,讓祂不能再想起來《金剛經》的時候,再判祂罪。章太炎說,讓祂投生人胎,那豈不是便宜了祂嗎?而且祂投胎幾次,那祂受苦報就要到幾百年以後,豈不是延後祂的苦受報嗎?

這個在《感應篇彙編》裡面前面就有提到,不管你是投胎一次,投胎好幾世,都在這個上天審判的大數裡面。為什麼?因為四天王天的一天,人間就五十年了,忉利天的一天,人間一百年。你人間一百年,也不過是四天王天的兩天而已,所以說都在上天審判、因果審判的大數裡面。章太炎問祂說,章太炎說,那這樣的話,不就要幾百年以後,祂才會受報嗎?左右陪審說,讓祂投生為人,剛出生就死的胎兒,那投生幾次,祂投生幾次都是短命的,祂就有幾世了,因為祂造業有造業的果報、誦經有誦經的功德,兩者是不能夠隨便消除的,將來是分別受報,不會有絲毫差錯。於是章太炎就同意了。

那麼接下就問說了,你每天什麼時間到陰間去?審案要多少時間?章太炎先生說了,每天,大概剛開始每天晚上去,後來白天也會到陰間去,但是要在下午。所以我們你看,我們如果做三時繫念、做蒙山施食,都大概是在下午的四點半到五點以後了。章太炎先生說,他每一次都是坐轎子,走得很快。那審案時間大概是每次大概是幾小時,可是遇到複雜的案子,有時候要用幾天的時間,但是這類案件比較少。

那再問了,到陰間的時候,你的身體是不是像睡眠一樣呢?章先生說,回答說,去陰間的時候,身體是躺在床上,像睡熟了一樣,像熟睡一樣,不吃不喝,也不覺得飢渴。有時候神識在陰間的時候,他人到陰間去了,那有親朋好友要來拜訪他,忽然間來了,可是他又不方便告訴他們說他在陰間審案,於是就閉著眼睛跟他們說話了,像沒有睡好一樣,客人如果問什麼,也可以回答,但是不能向客人發問,也不記得與客人講哪些話。

再問,由陰間回到人世間,是不是感覺精神疲倦呢?章先生回答說,「精神稍微有些疲倦,像沒有睡好一樣。」

然後再問,他說,「陰間的官府是什麼個樣式?它的公文樣式和辦理程式是怎麼個樣子?」他說,我當陰間判官,還在清朝末年,所以陰間的官府、公文的樣式、辦理的程序,都跟滿清時代沒有什麼差別;但是民國以後,恐怕又要改變成遵循新的制度了。

再問,陰間也有喝水吃飯這些事情嗎?章先生說,「有。但不許我喝水吃飯。」那我們知道,我們在蒙山施食的時候,鬼神祂來接受供養的時候,祂就是有這種,我們主法和尚在施食的時候,祂們那時候,就在念變食真言的時候,祂們那時候就在享受我們所供養的這些供品。

那再問,「陰間判官有工資嗎?」那這個問題就答得比較有趣了,章先生說,「有。但是對人毫無用處」,所以章先生他說,他沒有領取。

問,「陰間刑罰有多少種類?」章太炎先生回答說,陰間的刑罰種類非常地多,比人世間殘忍嚴酷百倍,以現在人來看,一定會認為,陰間的刑罰非常地殘酷。然而就我的經歷來說,人寧可在人世間受刑,切不可以在陰間受刑。人世間受刑,受刑完就結束了,但是你到陰間受刑,以後還要受其他的刑,比如說,你在人世間殺害十條人命,受罪的只不過是死刑一次,但是你在陰間必須要受刑用刑十次,刑滿以後再轉生十世,全是被人家殺死;至於鋸解啦、碓磨啦、刀山啦、油鍋等刑罰全是真的,造惡的果報是如此的可怕。

問,陰間最重視的是哪一種德行?最恨的是哪一種罪業?章太炎先生回答,陰間最重的是德行,男的忠誠報國,孝順父母,女的貞潔守節,孝順父母,這兩種人雖有其他的罪業,也必能減輕刑罰。陰間最恨的是什麼?是邪淫、殺生兩種罪業,殺生比邪淫的罪惡還要重,如果因為邪淫而殺人害命,這是兩罪全犯,罪加一等。古人說,「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實在不是假話。以上是章太炎先生到陰間當判官,人家跟他提問,他所回答的問題。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二五三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善知識
上一則: 修行要有福德資糧
下一則: 念往生咒拔除業障根本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