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拜不對遭惡氣,拜拜的時候有拜對嗎?
2014/11/24 10:03
瀏覽76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很多人喜歡拜拜,卻不知怎麼拜?

其實,只要基本禮儀顧好(譬如遵守動線,以免亂成一團),其餘心誠則靈,很多人類制定的繁文縟節在現代社會也不用太拘泥,否則反而因為顧忌東、顧忌西而失去原本的誠心。基本的祭拜禮儀簡說如下。

 

一、進出的禮節

 

由我們面對廟門的右邊進去(猶如走路靠右邊一樣),這邊是神明的左邊,也就是所謂的「龍邊」,因為標準的座北朝南模式之下,龍邊是東邊,是太陽升起之地,所以是陽方及吉方,出來就由另一邊「虎邊」,這就是「入龍喉,出虎口」,象徵入吉出凶。

 

 

廟的正中央也有一個門,但只供神明和皇帝(現在的總統)進出,一般人自然不好從這邊進出。

 

二、祭拜的順序

 

 

道教廟宇的正門口一定有個大香爐,稱作「天公爐」,也就是拜天公(玉皇大帝)的。道教寺廟不管拜哪尊主神,一律先在廟外的香爐後面站好,面朝天空拜天公,然後再進主殿拜主神。

 

主殿先拜中間的主神,如果主神兩旁還有陪祀的神明,因龍邊為大,所以要先拜,拜完再拜虎邊。

 

主殿之外,有的寺廟還有東西殿,那就龍邊殿房的神明先拜。

 

主殿之外,有的還有前後殿,那就在前面的先拜。

 

有的東西殿、前後殿還有樓層,那就從高樓層拜下來,因為高樓層的神明位階通常較高。

 

有些大廟殿堂眾多,所以會掛有參拜路線圖,這時就以廟方公布的路線圖為準。

 

佛寺因為不拜玉皇大帝,所以沒有天公爐,門外那個爐就是要直接拜完插香的。

 

主神如果為保生大帝、財神爺、張天師、城隍爺、土地公,則須注意神桌底下是否還有虎爺,虎爺是上面神明的座騎,非常威猛,而且會咬鬼去、叼錢來、驅邪、治病。虎爺大多置於桌底,小孩喜歡在桌下爬來爬去,所以虎爺還是兒童保護神,不要忘了拜唷!

 

 

三、甚麼時間可以拜拜

 

甚麼時間去拜拜較恰當呢?晚上可以拜拜嗎?

只要廟門還開著,當然就可以進去拜!

一般人不喜歡晚上去拜拜,是因為認為這樣容易被附近徘迴撿食香火的「阿飄」給「卡到」,事實上,黎明、黃昏陰陽交替時,反而是阿飄出沒最多的時間,猶如上下班是人潮最多的時間一樣,而且這兩個時候也是人的正副交感神經轉換之時,精神最差,所以很多病人、精神官能症者,都是在這個時候發病,因此晚上拜拜並不會特別容易「卡到陰」。

另外有一說,

「四正時」:子(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卯(上午5點至7點)、午(中午11點至下午1點)、酉(傍晚5點到7點)

 

拜拜最靈,因為陰陽五行理論裡,十二天干裡的八天干,都是由這四天干所生,所以靈氣最旺。

 

綜合以上結論,怕黎明(卯)、黃昏(酉)、子夜(子)卡到陰,那麼午時是四正時唯一適合拜拜的時間了。不過「多慮反而多失」,所以找個自己最方便的時間最重要了。

 

四、稟告事項

 

拜拜要說甚麼?怎麼說?順暢即可,要點包括如下:

 

1.請安:OO(神明聖號)聖安

2.報名:弟子00(姓名)

3.資料:農(國)曆0000時生(不知生時則說「吉時」)現住(地址)

4.請求:今因00(說明事由)懇請00(神明聖號)保佑

5.答謝:弟子00感謝00(神明聖號)保佑

6.注意事項:事成之後是否要回來答謝或「酬神」不要隨便允諾

 

五、特殊時期

 

 民間認為女性在生理期來臨時不要入寺廟拜拜,此說在現代社會還行得通嗎?

 

聖嚴法師曾對此說明過,一般低級的陰靈就如同動物一樣,容易見血發嗔,引發獸性,所以確實不宜在生理期靠近,而且此時女性氣場虛弱,近之不宜,但佛寺裡都是有修養的菩薩,自然不會對這種生兒育女的自然功能加以排斥。同樣的,正廟陽神也是不會在意的。另有一說,生理期時入廟拜拜不要持香即可,供參考。

 

 另外,在道教上,孕婦、未滿月產婦、喪期未滿百日都不要進廟,這在道教理論確實是的,因為廟宇的氣場強,如果人在氣場衰弱的時候接近,自然不利,有如運動雖然有利健康,但生病的人暫時還是先休養不要急著運動一樣,這時託親人代拜,效果也是一樣的。但佛教則不受這些限制。

 

 至於新婚和情侶還是可以偕往拜拜的,但民間傳說情侶不要拜呂洞賓(孚佑大帝、純陽道祖),因為民間戲曲把呂仙祖說成一個追女仔,最後都沒成功,所以由愛生恨。這是民間傳說,聽之與否,就見仁見智了。

 

結論:信而不迷 敬而不拘

 

信仰並非迷信,一代科學巨人愛因斯坦就曾說,宇宙的創造和法則是上帝的思想。信仰能讓我們產生正面和向善的力量,更會讓我們在面對自然和萬物時謙卑,但如果太拘泥形式、宿命、凡事交託給神明、疑神疑鬼,喪失做人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就變成迷信,所以尊敬但不拘泥,才是面對神明的最佳態度,而且神明會支持一個善良但勇於開創生命的人,而不是一個凡事依賴祂的人。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其他
自訂分類:民間習俗、信仰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