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HTC是圖利財團?還是拯救臺灣手機供應鏈?(前文)
2011/07/19 15:26
瀏覽625
迴響1
推薦6
引用0
關於政府主動介入HTC的專利大戰,個人認為政府不應該輕易拿人民的財產(公部門的專利財產)去協助私人企業!相反地,政府必須是有合理的評估標準和效益原則,並且須要求受協助的廠商HTC(如果有真的受到協助)在日後必須適度而等價地對社會回饋!也就是說,政府不應在私人企業有困難時,就輕易把國家的重要專利給技轉或出售給特定廠商!
我們甚至必須去檢視政府所紓困的對象和配套措施,其標準和原則在那?而在這個紓困動作的背後,國家與人民實質上所得到的效益又為何?
試問,HTC 這些賺錢的大廠有適度回饋臺灣社會與國家嗎?若沒有,政府憑什麼介入?政府憑什麼將重要的專利(那可是屬於所有人民的財產呢)輕易的技轉或出售給特定廠商?簡單地說,當政府協助私人企業,而國家或整個社會沒有得到適度而等價的利益時,那就是圖利財團,那就是圖利廠商!
回歸主題,援助HTC是圖利財團?還是拯救臺灣手機業供應鏈?回顧過去,看看現在!政府的諸多紓困案,是否有符合社會正義與國家利益?若有,那是最基本的條件!若沒有,政府憑什麼要由全體人民來幫財團買單?
2011.7.19
後記:
政府後續的政策和策略運作,晚上開始有更多相關報導了! 筆者下午已先寫前文,後續再針對最新的運作模式作進一步的分析!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