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後住家附近每逢廟會,廟前一家傳統糕餅業者都會用炒熟糯米粉、糖以及少許香蕉油加熱煮成麵糰,然後純手工製作成鳳片龜,作為寺廟中乞龜之用。紅黑相間的一種種子當作眼睛,那種子就是「雞母珠」,當時對這種色彩強烈對比的種子留下深刻印象。
雞母珠是落葉性攀緣灌木,葉偶數羽狀複葉,小葉7~ 20對,先端有一芒尖,花序總狀,花冠蝶形,白色或略帶粉紅,雄蕊9枚,莢果扁平狀長橢圓形,內有種子3~6粒。種子橢圓形,朱紅色,但在頂端呈黑色帽狀。別稱:相思子、相思豆、 郎 君豆、相思藤、紅珠木、土甘草、雞母子、雞母真珠、美人豆、鴛鴦豆等。
葉片味道如同甘草,淡綠色,根及乾燥莖葉可泡茶飲用。社大曾到柴山戶外教學,在步道旁就有雞母珠植株,大家都曾採下葉片嘗試,味道甘甜,卻沒想到種子是極毒的。台灣雞母珠中毒主要來自孩童誤食及聽信偏方治病的民眾。雞母珠的有毒部份主要在其鮮艷的種子。其毒性成份主要含有phytotoxin abrin, tetanic glycoside---abric acid等。
嘉義社大本土植物 彭仁傑 老師說:咬開來只要吃不到一粒種子,即會有死亡的危險。種子有腐蝕性,使上消化道及口腔有燒灼感,隨之噁心、嘔吐、嚴重腹瀉發生;虛弱無力及休克都會產生。手抖動、抽搐、溶血性貧血、幻覺、急性腎衰竭及死亡都可能發生。想想小時後廟會乞龜用的「鳳片龜」拿來當眼睛,還真是有點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