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章美國總統大選計票制度如果用在台灣
美國是聯邦制,各州原本是獨立的政治實體,後來聯邦政府權力愈來愈大,才變成今天的模樣。即使如此,在同樣的事務上,仍然是一國十幾制,甚至幾百制,幾千制。由於行政的效能差,政府收的稅很多,但是做的事卻很少,一般老百姓乾脆自力救濟,在許多地方,連消防隊都是民間組織,可見一斑。
美國聯邦(中央)體制是三權分立,由總統身兼國家元首和行政部門的最高執政官,所有行政內閣成員全部由他提名和任命,只在形式上必須經過參議院的同意,這種大總統制是非常危險的制度,因為總統是民選的,如果總統不善又不願自己下台,幾無任何和平置換的方法。台灣模倣美國而形成今日的大總統制,結果如何,我們八年來已經都看到了。
但是美國畢竟是聯邦制,聯邦政府雖然有錢,但是施政集中在國防和外交方面,其它的工作最主要是在灑錢(如補助地方和進行某些專案),絕大部份和老百姓直接相關的業務都在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聯邦政府也不能隨便向州或地方政府下命令,而是各行其是的情形居多。
所以聯邦總統再爛,最多就是像現在的布希一樣,雖然胡作非為,還不至於動搖到國本,各州還是幹著各州的事。這是美國雖然採用大總統制,但國家還不至於發生動亂的原因。放眼世界,採用美國式大總統制的國家,絕大部份都是動亂不斷,國家機器行政效能低落。
聯邦國家有採總統制,也有不採總統制的。美國總統初選的辦法是因應美國總統制所產生的,我反對美國式的總統制,不採用美國式的總統制,自然也就反對美國式的總統初選。
至於美國總統選舉的計票方式,那是集不合理不公平,違反民主理論和觀念的制度,這是政治學術界的定論。美國政治和上層文化,其實非常的保守,不像台灣這樣天天求變。因此在美國,想要改變一件長久使用的制度,除非因緣際會,否則非常非常的難。
想改革的人不是沒有,但是幾十年來,幾乎每一年,美國國會都有上百件的改變總統選舉辦法的提案,沒有一件順利能夠成案或進入表決。
我研究美國選舉制度和教育體制,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負面的。它就像一部破舊的車子,開得動,但是很耗油,而且常故障,經常要修。但是在過去一百多年,美國有個好處,那就是這輛車子雖然老舊耗油常故障,美國人卻花了很多精神和金錢,隨時維修,因此一直能夠使用。
反觀台灣,雖然有輛性能好省油又少故障的車子,卻經常不加愛護,不定期換油,天天看它不順眼,開車時橫衝直撞,弄得髒兮兮的,也不整理,也不去洗車,更不必說打臘了。坐在車子裡看著美國人的車子,乾乾淨淨,閃閃發亮,就以為美國的車子比自己的好,經常想要把自己的車子報廢掉,換那一輛美國車來開。
這種「美國車子(制度)必有可觀」的觀念,已經在台灣社會根深蒂固,形成了一種文化現象,很多人都不知不覺中受了影響,十年教改和七度修憲,其中的美國化成分,就是明顯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