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題詩致祭:「先生採藥未曾回,故國山河幾度埃,今日一香聊遠寄,老僧亦為避秦來。」數十年後元朝的學者吳萊,也寫下一首聽客話熊野徐福廟詩:「大瀛海岸古杞州,山石萬仞插海流,徐福求仙乃得死,紫芝老畫使人愁。」
祖元老和尚的第四代法師中津絕海,到中國大陸留學,被明太祖召見於英武樓,曾垂詢日本熊野徐福廟的古蹟,之後中津在他的「蕉堅集」中記述:「洪武九年,太祖高皇帝召見,至枚房,指日本圖,顧問海村遺蹟熊野祠。」當時的獻詩;「熊野峰前徐福祠,滿山藥草雨後肥,祇今海上波濤穩,萬里好風須早歸。」
有關徐福東渡日本為王的事蹟,多年來在中日兩國學者專家的研究下,以及中日歷史文物的佐證,證明了日本開國神武天皇就是徐福,而徐福就是秦始皇派出率領三千童男女東渡取藥的那位徐福|中國人。
現在日本各地仍有徐福的後代,據日本「秦長曾我部家舊記」記載:「久武家之祖先……是日本昔日武將世家的望族之一,而久武家之祖先就是徐福,徐福的第十五代孫「河勝廣隆因戰功由天皇賜秦姓……」自有明確記載以來,已有千年以上,於今「秦長曾我部家」及「久武家」的後裔,人數已經多得無法統計。
在日本波田須町的居民,均以徐福的子孫自居,並以徐福為神,而引以為傲。在熊野市現仍有不少「秦」姓與「福」姓者,以及新宮市姓「羽田」的居民,都自稱是徐福的後代,而日本捕鯨基地「大地之埔」的住民,秦姓特別多,爛說也都是徐福的子孫。
在日本和歌山縣御坊市出生之徐昌道,被認為是徐福的後裔,徐家是南紀州望族,頗具盛名。徐氏曾任日本東邦生命株式會社醫長,其下一代徐慶一郎也是醫生,昌道之父道仙先生亦曾在御坊懸壺濟世, 於天保九年︵1838年︶徐家之族譜,現仍保存在御坊市源行。
日本的神武天皇,就是中國人徐福,連日本人也不否認,而徐福東渡前他的老家是哪裡,眾說紛云。歷史月刊四十期史家鴻先生所作「徐福與日本」,認定徐福是山東黃縣人,而激濤先生在該刊「再談徐福其人及其故里」文中,也持相同看法,但在江蘇贛榆縣「徐福學術研究會」的研究中,肯定徐福的老家是在贛榆縣徐福鎮徐福村,當地建有徐福祠,當地人也都姓徐,他們也都認定徐福是他們的祖先,並訂有徐福節,每年都有慶祝活動,在日本的後裔也趕來參加,別的可以冒認,祖先是不可能也無人願冒認的。
《史記》中謂徐福是琅琊人,而贛榆在秦朝時即屬琅琊郡,此乃不爭的事實,縣志記載:「贛榆乃古炎帝之後,姜姓之國,春秋時兼莒、魯二國之境,七國時地為楚有,秦併天下,建贛榆縣屬琅琊郡。」所以說徐福是贛榆縣人才是正確的。
據傳說;當年徐福奉命率三千童男女及百工,出發地點就是在贛榆黃海岸邊,於今尚有當年為便於人員物資上船,特在海邊加鋪石板步道,該石板路漲潮時沒入水中,退潮時隱約可見,另外還有石門,即今之牌坊,據說當年秦始皇御駕曾親自東來送行,以示隆重,而石門︵又名秦門︶亦為他而建,僅憑這些兩千二百年前的歷史遺蹟,就足可證明徐福是贛榆縣人了,何況當時他已抱定一去不返的決心,選擇在自己的故鄉出發,有秦皇的送行,實在是別具意義的。
附註:一、本文參閱林建同先生著「徐福」。
二、周力行先生作「日本神武天皇即徐福之即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