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倫的國際觀察
原文網址:http://blog.udn.com/soloncsis/165877463
列印日期:2024/09/14
新冠疫情Vs飛行安全 人類擁有相同的心理障礙
2021/07/29 16:53:28

 



國軍化兵群執行諾富特飯店消毒作業   (圖片翻拍自軍聞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3日宣布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第二級,這是面對近期國內本土疫情趨緩,順應大眾迫切的渴望所採取的理性選擇,不過仍有部分縣市與中央似乎不同調,突顯出人們面對危機處理的複雜性,與人性的脆弱與矛盾。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充斥危機的時刻,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就是全世界正在努力應對的巨大危機。在任何出現的危機當中,正確的回應往往是大家所期待的。除了戴上口罩並與他人保持距離之外,各國政府的防疫政策鬆緊不一,疫情擴散的危機仍在繼續,確診的人數與死亡的人數還在不斷上升。 


如何應對疫情危機


如何應對危機早已成為商管領域的必修課,然而當危機降臨時卻多是驚慌失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人類行為學家埃爾克.韋伯(Elke U. Weber)去年在疫情嚴峻的時刻,投書《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呼籲政府與大眾,面對危機首先需要的就是「敏捷」(Nimble),它意味著行動要迅速,因為問題惡化往往呈指數型增長。同時也意味著快速適應,不斷調整對危機的反應,新冠肺炎的擴散與防堵就是典型例子。第二是明智的行動(to act wisely),它意味著要考慮當前問題的所有科學知識,並且擁抱不確定性,而不是故意忽視它。處理危機通常需要在各種風險之間遊走,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決策者希望能夠拯救更多生命,也渴望維持國內經濟與民眾就業,這樣的權衡是相當困難的,不同利益攸關者的衝突成為權衡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決策者必須接受大量的不確定性,通常最簡單的回應就是維持現狀,但它卻會帶來更大的危機,人類對危機的錯誤反應可以經由人類行為心理學來理解所有的肇因。


人類面對危機的脆弱性


其實人類尤其不善於預測和防範災難。所謂的危機有許多是「黑天鵝」(black swans),即大多數人難以想像而且是高度不可預測的罕見情況。另有一些是「灰犀牛」(gray rhinos),即顯而易見的大型威脅,卻被刻意忽視,直到它們出現在面前時才被迫反應,新冠肺炎爆發大流行即為此例。還有一些是「看不見的大猩猩」(invisible gorillas),它源於一項心理實驗,當人們觀看一場籃球比賽時,過度專注於球員的動作,以至於完全沒有人發現一位穿著大猩猩服裝的人從他前面走過。人類不僅不善於預測危機,也無法理性地回應。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會仔細考慮各種理性選擇,而是迅速且不完美地採取行動,受到危機帶來的時間壓力,我們的表現就會變得更糟。《人類大歷史》的作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指出,由於沒有足夠的時間、資訊或處理能力進行理性思考,面對危機時人類進化出更簡單的情緒決策-戰鬥或逃跑,它是一種早期的預警系統。另外也發展出一種簡單的經驗法則,例如在陌生的森林或獵場,史前人類傾向於選擇部落同伴曾經發現獵物的地方打獵。高風險、不確定性的危機時刻,阻礙明智行為的反應。在壓力之下,大多會自動退回到熟悉且舒適的現狀中。面對新冠疫情的反應,人們也傾向於採取被動觀望的態度 


應對危機的心理障礙


應對危機的首要心理障礙往往是找不到可以識別的敵人。比如冷戰期間的軍事對峙,或者本世紀的恐怖襲擊,它們都是可以看得見的打擊對象,但是面對流行病毒卻不是這樣。面對模糊且難以分辨的危險對象,很難採取一個明確而簡單的行動路徑。人類處理危機的方式是從原始時期進化而來,為了避免在草原中成為老虎和獅子捕食的對象,最簡單的解決方式就是避開危機,遠離老虎和獅子。但今日許多危機卻是無法辨識,真正的敵人反而是人類行為本身,例如在疫情期間不戴口罩或不遵守社交距離規則。 


有效應對危機的另一個心理障礙,是與人們如何學習和修正自己所相信的有關。人們會在面對新資訊時逐步調整自己的信念,隨著資訊越來越多就會形成理性選擇,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看到和認同一樣的資訊,反而更重視具體的個人經驗。例如自己的親戚朋友若因疫情致死,他對病毒的恐懼就會格外明顯。個人經驗是一個強有力的教練,比任何專家提供的統計資料更具說服力,即使後者具有更大的證據價值。「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是人類的通性,雖然有時會做出過度的反應,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變得不是那麼警惕。就像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確診與致死的數量開始下降時,人們的防疫警覺性就會逐漸鬆懈,直到確診人數再度攀升。


飛行安全擁有相同的心理障礙


反思近來國內、外頻繁發生的飛行失事案例,其中包含我空軍在花蓮發生的F-16夜航失事,在日本發生的航空自衛隊F-35失事,以及美國空軍去年底在威州發生的F-16失事,甚至包括NBA傳奇球星科比布萊恩(Kobe Bryant)在去年發生的直升機事故意外身亡,所有這些失事的調查結果都指向同一個原因-「空間迷向」。源於「空間迷向」所產生的飛行錯覺,早已成為所有飛行員無法逃避的飛安危機。它與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危機反應特性,其實擁有許多相似之處。


當飛行員遭遇「空間迷向」時,首先需要的也是「敏捷」。高速戰機在有限的高度下,可以提供判斷與處理的時間更形緊迫。緊接著一樣是必須做出「明智的行動」,相信座艙內儀表所顯示的飛行姿態,並且主動地採取正確的改正操作。面對「空間迷向」飛行員其實和一般人無異,不但無法正確的預測發生的時機,也經常無法理性的回應它。身體對空間認知的潛意識會在三維運動空間變化時,因為缺乏外界目視的參考物而突然產生錯覺。往往造成飛行員在空間認知錯誤的情況下,不自覺地撞地、撞山或墜海。發生「空間迷向」危機時所產生的最大心理障礙,同樣是缺乏容易識別的敵人(飛行錯覺)。真正的敵人其實就是飛行員自己本身,若不能在關鍵時刻相信座艙內的儀表顯示,錯覺發生時被動地跟著身體的感覺走,那就是一種異常危險的反應。學習和修正自己所感知到的飛行空間狀況,個人經驗也是一個強有力的教練。因此,各國空軍在各種複雜的作戰訓練任務中,總是嚴格的要求所有飛行員必須經常性以模擬機練習飛行不正常動作的改正操作,還必須在固定週期內完成「航空生理」、「人體離心機」與「空間迷向認知」等等高強度測驗。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飛行員仍會變得不是那麼警惕。



F-16飛行員執行空間迷向模擬機訓練  (圖片翻拍自華視新聞)


 


無論是面對新冠疫情還是飛行安全的危機,改進危機決策的方法是與心理障礙合作,而不是對抗心理障礙。一個人越瞭解人類原始的想法、感受和反應,就越能利用這些資訊制定和實施更好的政策。心理學領域已經發現了無數的人類偏見,但它也找到了抵消它們影響的方法,促使人們做出正確的選擇,遠離錯誤的認知。


文章同時刊載於蘋果日報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10725/JMU43KE3ZVCBLOJAUIA5KA6C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