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blossom
原文網址:http://blog.udn.com/snow1567/5980465
列印日期:2025/03/19
為人該有的恭謙與感恩
2011/12/29 22:59:29
記得在別的平台上,也曾著墨過類似的文章,當下緣於有感而發
而今兒個恰巧也與朋友聊到此種心態,於是乎!又再度憶起了這段迷思
當時,與朋友談的是所謂的「鍵盤文化
內容在形容:即便是再熟的朋友也得保有一定的禮貌及基本的謙虛等等...
無論是多熟的朋友都不要太過於倚賴「靠勢」這道城牆
人,往往因為「靠勢」及「自以為....」而遺失了該有的禮貌及周詳!
也因此,因對方的一句話、一個動作而受到傷的
卻常常也是最親密的家人及朋友!
莫非這是人的根性使然,抑是不周詳的思維之處嗎?
總覺得因為關係夠了、所以相處之間該有的界限也略為遺忘


記得先前在職場上曾碰到一個好朋友形容老公對她如此說道:
就是因為妳是我最親密的人、所以我會把最真誠的所有感覺表達出來!
無論是喜、怒、哀、樂皆是如此 」....真是如此?
或許,人總會在最熟悉的家人抑是朋友面前缷下一直戴著的假面具及心防
但是否就是因為缷下了,隨之而來的卻是最直接的情緒及表達?
而這種真性情,就肯定是好的嗎?似乎,不盡然!
只因源於重視彼此、因為是相知的好友、因為是親密的家人
就必須忍受這,三不五時情緒一上來即不受控制的咆哮及壞臉色?
 一次、二次、三次!久而久之是否在心裡,會衍生著
到底該是當朋友還是當家人會比較幸福?雖然不見得每個人心態都是如此
但相信絕大部份在家人、親密的朋友面前所傳達出來的互動及心態
總會比在陌生及一般朋友面前要讓感覺直接多了不是嗎?


即便是再熟悉的家人及朋友,也應保持一定有的禮貌及謙虛!
不要因為 " 熟悉 " 而變的 " 沒有分寸 "
但說者易,行難乎,反觀自身,不也常常犯上此種錯誤?
對於親愛的家人好像少了那股該有的感謝與謝意
總把最直接的個性及態度一個不留意就全都完全呈現
愈是親密的人,反而感受不到彼此的體貼溫柔,善解人意
是因為「太熟」,犯不著多點感思之心?
是因為「親人」,導致不需用心去經營?
有時常因為一股無心的舉動,傷害到一向用無限包容心態呵護著的家人
是本意嗎?絕不是,但磨擦卻依然發生!
非得等刺傷對方時,才百般懊惱為何當時不多加思索一下
所以!活到老、就要學到老。無論是在生活點滴抑是EQ修養上皆是如此!!
別把對方的用心呵護及關心,當成是一種種理所當然的心態!
別讓對方的細心對待及在乎,變換成似乎得不到回應的失望


學經歷再豐富的人,更應時時保有該有的禮貌謙虛及感恩!
人的學識及教育程度並不能代表一切、但為人處事的修養及謙恭有禮
卻是必須伴隨一輩子最重要的課程!
捧各想說的是,在對待親密的家人,是不是應該更用心去經營?
那可都是這輩子中,血緣關係最親不可滅的
是永遠無法割捨的情感,可我們卻往往因為過於「疏忽」而淡忘
總覺既然是家人,就理所當然得包容所有的情緒與不平之鳴
所以說詞與應對總會不多加思索,單純以最直接的心態面對之
可,會在不知覺中傷害到彼此的,卻往往是最親密的「家人
既然對朋友及同事,都能和顏悅色的互動及感恩
那為何對親如、濃如血緣的家人,總會不如思索就大刺刺的脫口而出呢?
理所當然得對自己好,理所當然得忍受自己的脾氣,理所當然得包容所有
只因,是「家人」!
有時想想,如此說來是否當朋友及同事,反而會少了那股磨擦呢?
好好檢視一番,但自己似乎不也總是游移在
情感的不及格邊緣,卻絲毫不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