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父母往生後,首次與老婆再度造訪出生地《高雄縣茄萣鄉》。
純粹是臨時起意想回去看一看故鄉風情,回味一下小時後的點點滴滴。
那是一個偏僻的小漁村,居民大多靠捕魚維生,這些年漁獲量大減,
就算經過幾十年了,大家生活水平似乎並沒太多改善。
父親是那裡的國小老師,一直住在學校宿舍,那時候算是很舒適的地方呢?
雖然住了奶奶父母兄妹八人,還是湊湊有餘,也因此錯失買自用住宅的良機。
小時後就像是沒人管的野孩子,到漁港撿小魚蝦、到農田挖地瓜、海邊拾貝殼,
這樣快活的日子一直到國小畢業才結束,國中也開始了離鄉背井的求學之路。
在父親的高期望之下,送我到台南的教會學校就讀,每天要轉兩趟公車來回。
早出晚歸體力大感吃不消,而學校又五育均衡發展,功課自然就令父母失望了。
屈指一算至今已過四十年,故鄉並沒有變漂亮,只覺得更難看,
那美麗的沙灘不見了,取代的是消波塊、高築的堤防,防風林不見了,
到處光禿禿的水泥建築物,街道冷冷清清的,似乎缺乏朝氣與活力呢?
有人說子女不嫌父母醜的,對於住了十幾年的故鄉,是有點失望,
儘管那裡已無親人,原來宿舍也早就拆掉了,值得懷念的事物已不多了。
還是期望故鄉能更進步,建設的更美好,而不是現在這景象。
如果還有回鄉的時候,希望看到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故鄉,期望有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