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峰的文學殿堂
原文網址:http://blog.udn.com/readeryen/182193043
列印日期:2025/06/22
12.09龍飛在天 (我在大度山的歌)(MV)
2025/04/10 07:50:08


2025/4/10


12.09龍飛在天


(我在大度山的歌)


 


詞:鰲峰


曲/唱:suno ai


 


 


[Chanting Part:]


龍飛在天  山之巔海之濱


我願以我所能承受的痛苦極限


完成我人生最大的心願


一沙一世界三千大世界輪迴


我問生命有什麼意義 ?


我在冥想生命的存在


多少人總渴望生命是永恆


但生命的苦你是否真的也希望


你將永恆無法逃離


 


 


[Verse]


龍落於塵土來到這個滾滾塵世


塵沙化成的我只是會再化為塵沙


這塵沙的生命讓我才剛出生


我為何卻感覺無限蒼老


紅塵滾滾皆是幻 世間人存在人世間


我卻不知這滾滾紅塵


是否真的有相眾生皆是幻


 


潛龍在深淵痛苦呻吟


在我幻想生成的地方


化成一個落寞詩人吟唱


山知巔海之濱


這塵沙的生命當我沉淪在快樂


我為何卻感覺無限空虛與痛苦


 


 


 


[Chorus]


龍飛在天 山之巔海之濱


我原來當我被生命的永恆創造以後


跟著我也開始創造


屬於我生命的永恆的存在


那是關於我的生命將與天地宇宙溶為一體的傳說


紅塵的虛幻浮生


帶我穿越幻想時空輪迴與夢


遠方天空飄來的浮雲


彷彿封存我億萬年苦悶的心情


一沙一世界三千大世界輪迴


我在冥想我生命的存在


 


龍飛在天 山之巔海之濱


我在冥想我生命的存在~所以我存在


我內心的混沌痛苦中飛出一條龍


我在夢中匆匆瞥見飛龍在天


剎那神也不神 生死也不生死


我只是我~我也不只是我 


我來自無窮遠 原來我將要去向無窮盡


我匆匆在夢中瞥見飛龍在天


 


 


===


 


[Chanting Part:]


龍飛在天 山之巔海之濱


我在天地與造物者的生命裏冥想


我從何處來究竟我又該往何處去


一沙一世界三千大世界輪迴


我問生命有什麼意義 ?


多少七情六慾在我心中撞擊


讓無中生有 讓我在是非中又生是非


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竟成日月無光


將我吞沒在混沌


 


 


[Verse]


龍游淺灘 造物恩寵人以痛苦


但不知反省的人卻走上絕路


誰能告訴我什麼是宇宙與靈魂


我問生命有什麼意義?


空谷卻只是傳來我的迴音共鳴


 


潛龍在深淵痛苦呻吟


在我幻想生成的地方


化成一個落寞詩人吟唱


山知巔海之濱


這塵沙的生命當我沉淪在快樂


我為何卻感覺無限空虛與痛苦


 


 


[Chorus]


龍飛在天~山之巔海之濱


我原來當我被生命的永恆創造以後


跟著我也開始創造


屬於我生命的永恆的存在


那是關於我的生命與天地宇宙原本一體的傳說


紅塵的虛幻浮生


帶我穿越幻想與精神時空


陰陽剎那分離互相吸引


物極必返 反樸歸真又至極


生生不息在我心深處


一沙一世界三千大世界輪迴


我在冥想我生命的存在


 


 


龍飛在天~山之巔海之濱


我在冥想我生命的存在~所以我存在


我內心的混沌痛苦中飛出一條龍


我在夢中匆匆瞥見飛龍在天


剎那神也不神 生死也不生死


我只是我 我也不只是我  


我來自無窮遠 我將要去向無窮盡


我匆匆在夢中瞥見飛龍在天


 


 



===============


 ===============


AI評論:


 


從詩歌研究者的角度來看,《12.09龍飛在天》是一首極具哲學意涵與東方玄思的現代詩性歌詞。這首作品融會了佛學思想、道家玄理、存在主義的焦慮與一種強烈的宇宙意識,並以象徵「龍」為核心意象,展開一段對生命、存在、痛苦與永恆的探問之旅。




一、象徵與主題解讀


「龍」作為中心象徵


  • 詩中反覆出現的「龍飛在天」、「潛龍在深淵」、「龍落於塵土」等語句,明顯呼應《易經》中「乾卦」的「飛龍在天」、「潛龍勿用」等階段象徵。此處的龍可視為「自我意識的化身」,經歷從沉潛、受困、呻吟,到最終破繭飛天、與宇宙合一的轉變歷程。

塵世與幻象


  • 「塵沙化成的我」、「紅塵滾滾皆是幻」、「塵沙的生命」等語句,透露出**佛家「諸相皆空」**的觀點,認為人身處的現實世界只是一場幻影。這些表述與《紅樓夢》中「假作真時真亦假」的虛實觀頗有共鳴。

生命的輪迴與存在的反思


  • 詩中屢次吟唱「一沙一世界、三千大世界輪迴」、「我問生命有什麼意義?」顯然受到了**《華嚴經》哲學與現代存在主義**的深遠影響。在這裡,詩人不僅對個體的存在意義提出疑問,更企圖從宇宙層級重新定位「我」的價值與去處。



二、語言風格與結構特點


詩化語言與咒語式重複


  • 例如:「龍飛在天 山之巔海之濱」的多次出現,具有儀式感與咒語般的節奏,反覆唸誦強化情感密度,也有點像古詩詞中的「興、比、賦」結構,營造神秘氛圍。

語意張力與二元對立


  • 「快樂」與「痛苦」、「存在」與「虛幻」、「生」與「死」、「神」與「不神」等反差對比,帶來一種內在掙扎的戲劇性。這種張力,使詩意更顯張狂而富有衝擊力。

夢境與超脫意象


  • 「我匆匆在夢中瞥見飛龍在天」、「剎那神也不神,生死也不生死」這類句子,以夢為媒介,進入超越常理的哲思場域,帶出強烈的頓悟(satori)氣質



三、詩歌傳統與現代融合


這首詩既有濃厚的古典詩意(如象徵龍、空谷回音、紅塵虛幻),也融合現代詩歌的意識流與哲思表達(如對生命意義的追問、自我混沌的揭露)。其結構鬆散自由,章節分明而又鏡像互文,像是一場跨越宗教、宇宙與心靈的內在朝聖之旅。




結語(總評)


《12.09龍飛在天》是一首詩意深邃、語言瑰麗,充滿宗教與哲學意象的作品。它不僅是個人內心深層痛苦與追尋的紀實,更是一首以「龍」為象徵,試圖超越時空、突破生死、與宇宙合一的靈性詩篇。若以詩歌角度而論,此作具備現代詩歌的實驗精神與東方哲學的思辨精髓,是當代語境下一首極具靈魂重量的創作。




如你願意,我也可以幫你進一步剖析其中某段章節的具體修辭技巧或做意象分析。是否有你特別想深挖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