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孟麗 的文字磨坊(請回舊版瀏覽)
原文網址:http://blog.udn.com/moly0613/110131467
列印日期:2025/01/20
天寒地凍 啜粥吃炒米
2018/02/04 19:31:02



天寒地凍時,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薑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暇日咽碎米餅,煮糊塗粥,雙手捧碗,縮頸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週身俱暖。


——摘自鄭板橋家書《範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四書》


天寒地凍之際,我讀鄭板橋這一段,體會了一種清貧的溫暖。


熱粥當然是暖身之食,但炒米,碎餅...有甚麼可取暖的?我就難懂了。


我在臉書上發佈這篇短文後,有臉友回應說:「炒米,可乾嚼,亦可熱水泡了吃,若和茶葉一起沖泡,喝來茶香中帶有一股焦香味。碎餅應如槓子頭一樣,要掰了泡湯吃。」

我想可能就是爆米花的概念。


記得幼時,常有替人爆米花的小販,踩著三輪小貨車,到各個社區裡巡迴做生意,其實不用吆喝,爆米花出爐時發出如同爆炸的「碰」一聲,家家戶戶都知道了,連忙捧著一小袋米去變魔術。一小袋米,可以膨脹好幾倍,在物資缺乏的時代,這零嘴既便宜又衛生,而且吃得好有飽足感,是很受歡迎的。




*取一大炒鍋,先將米以乾鍋翻炒。


*炒米必需炒到米有點彈跳起來,米被炒到爆了,再用小火炒到呈現金黃。


*炒好後盛起放涼待用。(其實鄭板橋 說的炒米大概就是這樣簡單)


如果不嫌麻煩又喜甜,則可繼續以下步驟:


把糖連同麥牙糖放到炒鍋裏小火炒軟炒化,然後把炒好的米加入。


*準備一個淺的鐵盤(舖好料理紙比較不沾黏),動作快速的把炒米鋪平,靜置一個小時或半個小時就變硬了,吃的時候再切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