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獨自參加了一個中美洲四國的旅遊團。整天的行程結束回房休息,睡前匆匆寫下當天見聞給家裏報平安。偶爾看到重讀,保持原貌,留下當時的見聞。補充的事後回想就以括號加入段落後面。
------
早上 8 點,我們從洪都拉斯的科潘(Copan)出發,穿過國境,下午 5:20 到達了瓜地馬拉市(Guatemala city)。如果有高速公路,我們行程可以輕鬆的縮短一半。途中午餐,我吃了雞肉沙拉,為了避免重蹈在墨西哥旅行時一路鬧肚子的窘境,我只吃了一半,很高興沒有拉肚子,感謝又度過了健康的一天。瓜地馬拉市有 450 萬人口,道路太狹窄了,我們從進城開始,爬行了大約 2 小時才抵達飯店。
我們這個十五人的小團有個特色,就是單身的自住一間房,不加價,所以單身的團友算多的。今天巴士上鄰座是一位看來 80 歲,肯塔基州來的老太太,路途中我主動跟她隨意聊起來。她聽説我女兒是跆拳道黑帶,她說從 60歲開始練拳擊,還真在旅途中逃過危險。五年前,她獨自在西班牙旅行,兩名吉普賽婦女從背後靠近,試圖搶她的手提包。她揚腿踢中一人,她們尖叫著跑開了。看不出來她這麽神勇,厲害!(我們的小巴只有 20個座位,這位老太太從來不跟人爭,總是安靜的坐到最後一排靠左角落的位子,有很多天我跟她同座)
瓜地馬拉市城區街道上,武裝巡邏隊或持長槍的私人保鏢無處不在,社區圍墻内常見聳立的水泥碉堡,看到令人緊張,導遊說這在中美洲很平常,很高興這次旅遊有導遊卡洛斯帶路。旅行最怕掉了護照或皮夾,一位朋友教我,把護照和錢放進褲子口袋,用別針將口袋開口封起來,我照做,感覺安全多了。
今晚,我點了蔬菜烤肉串,很高興菜單上有這個選項。(旅程才過了幾天,已經習慣午餐和晚餐前一兩個小時,多半在巴士上,卡洛斯宣佈下一餐可以選擇的,不外鷄排、豬排、牛排。今天第一次出現了蔬菜烤肉串,因此很高興的選了這個新鮮的餐點)。烤蔬菜、烤肉串,一碗融化的奶酪、和玉米餅,非常可口。(旅途中餐餐都有玉米餅,我看導遊卡洛斯每餐吃,津津有味。有天中途在一個小鎮休息,導遊放我們在當地瑪雅市集遊逛,他自己在一個小食攤坐下,又是吃玉米餅。我問他,他證實,當地人餐餐都要吃玉米餅,一餐都不能少)
途中經過一個學校,導遊說,瓜地馬拉的學校的暑假從 11 月放到 1 月中旬,寒假則只有在 6 月放兩個星期假。這樣的假期是配合咖啡的收成,讓孩子們可以在冬季幫忙家裏採收咖啡。如果假期沒有配合收成季節,很多孩子爲了幫忙家裏收成,就要缺課了。(咖啡是瓜地馬拉的重要作物,約佔該國出口總值的 25%,也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
上午,我們去 參觀瓜地馬拉市區中心的廣場,廣場周邊有教堂、政府大樓以及市場。導遊說,殖民城市中,通常廣場是殖民城市的中心,如果廣場的教堂最高,表示當地宗教的力量最强,若是政府大樓最高,表示政府領導力量最大。他説,現代城市中投資銀行或金融大樓通常比教堂和政府樓高大,表示現在社會經濟比其他功能更重要。(有道理!)
導遊刻意讓巴士經過一個有圍牆、鐵絲網、和持槍的警衛守護的富人社區,一位前總統也住在社區裏,房價至少要 80 萬美元。導遊說,這個社區裏很多青少年吸毒,吸多了後會變得狂躁,從鐵絲網外時常可以看見這些遊蕩的富家孩子。接著巴士開進一個有花有草,道路整齊的社區,像是小單位的單人獨立住房,建得美輪美奐,各有不同的風格,但不見人蹤,安靜極了,原來是富人的墓園,比一般老百姓的住房漂亮多了。
接著導遊帶我們到瓜地馬拉市最大的垃圾處理廠,只見垃圾車不斷地載囘垃圾傾倒。這個垃圾場不是由政府經營,而是由一個非政府組織(NGO)處理垃圾。這個 NGO 雇用 3000 個窮人,分成 30個小組,每個小組每天負責將 100 輛垃圾車的垃圾撿出分類,將可回收物品分別出售。比如説,將垃圾中的家具和可用物品清潔整理後出售,將垃圾中可用的食物撿出賣給一家特約餐廳,做成餐飲賣給貧苦民衆,因爲價格非常便宜,即使垃圾工人也可以吃得起。處理垃圾的工人有工資收入,又可以廉價購買回收物品和餐飲,能夠活得下去。爲了提供教育和食物給垃圾工的幼小孩子,一位美國女士在這裡開辦一個免費托兒所,無償照顧 600 名孩子。這位美國女士不久前因車禍去世,但當地人接下這個工作,繼續照顧垃圾工人的孩子。看了富人社區和墓園,再看垃圾工人,感覺當地的貧富差距實在巨大。
我們參觀了幾個大街上的天主教堂,裏裏外外都非常精緻優雅,教堂外卻有不少擦鞋的小男孩。我恰好穿了一雙人造皮鞋,導遊問我是否願意讓一位男孩為我擦鞋,好讓我們的團隊和這個男孩交流。導遊找到一個獨自站在教堂前,看起來有些憂傷的男孩,讓他幫我擦鞋。透過導遊的翻譯,我們得知這個 12歲的男孩五年前父親去世,母親把四個孩子帶來城市,他平時上學,周末假日幫人擦鞋,每天能賺約 50 Q 當地貨幣(大約 6.5元美元),用來支付學校用品、制服(400 Q)並幫助母親。我們七嘴八舌鼓勵這個男孩讀書,上大學。一位團友告訴男孩,他小時候也擦鞋賺錢,讀了書,也能出國旅遊。我們導遊、團友都給了他小費,應該遠遠超過他平時一天的收入。這個男孩非常高興激動,怯生生地跟我們合照。我們的旅行社 OAT 與衆不同,帶我們看光鮮的一面,也讓我們看不太能夠見人的一面。(導遊卡洛斯出身貧苦,但很上進,半工半讀完成專科學業,主修英語和觀光,得以賺美金,改善生活。感覺他很同情下層老百姓,讓我們看當地的貧富差距,帶著我們給當地老百姓一些小小的幫助,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
我們在一家簡單卻不錯的餐廳吃了午餐,我點了 cobanera義大利醬麵,很好吃。用餐時我坐在一對比較嚴肅且保守的夫妻旁,才知道他們是奧克拉荷馬州退休的聯邦檢察官和法官,難怪不苟言笑。我們用餐大多是一起圍坐一條長方餐桌,隨意就座。我總是主動跟鄰座團友談話,只要破了冰,大家都能友善交流。用餐時認識了團友,有律師、教師、教授、首席財務官、工程師、五金店老板等各色人等。(參加這個團的好處之一是接觸到平時沒有來往的人,如内陸老美,和不同職業的人,如律師、司法官都是第一次認識。感覺大部分團友也未曾跟外國華人近距離交流,所以不敢主動跟我交談。我不是外向的人,但在這種場合,就主動開口以破除老外對華人弱小内向怯懦的刻板印象)
下午,我不想參加博物館行程,自己在酒店附近探索了幾個小時。酒店周圍有大使館、政府單位、和大酒店,是瓜地馬拉市一個比較高檔的地區。由於每個街區都有武裝守衛,我覺得這裡很安全。我沿街步行,看到一些商店和餐館,還參觀了一家百貨公司和一座漂亮的建築,一樓和二樓有好幾十家精緻餐廳。自旅行開始以來,坐車多,今天難得走了很多路,是很好的運動。(瓜地馬拉市到處有私人警衛,藥房、超市、酒店門口都有持長槍的警衛駐守,令人緊張。使館區街道比較整齊,每隔而三十公尺就有警察站崗,他們人人面容嚴肅眼神銳利,讓我不敢拍照。雖然説感覺比較安全,但肅殺的氣氛還是讓人害怕,槍子隨時可能飛過。但既然來了,總不能關在屋裏,就聽天由命了)
因爲不參加午後的行程(爲什麽?大概是厭煩了整天跟老外黏在一起,想讓自己清靜一下),晚餐自理,我買了麵包、沙丁魚罐頭、蘋果和香蕉回去,很美味。(參團去巴爾幹半島旅行時,偶爾會給我們半天自由活動,我們好幾次在超市買魚罐頭配麵包作晚餐,出奇的美味,至今還非常懷念)。散步後,我看了一會兒電視,然後熨燙了昨天洗過的衣服。今天有雨,熨衣服還真有用。(酒店裏提供熨斗,難得)
今天途中導遊告訴我,台灣幫助他們修建了東西向公路,瓜地馬拉人都很感激。(瓜地馬拉公路建設落後,台灣援建的 CA-9 公路為東西向,連接東西兩岸港口,在我們走過的道路中,算是相當寬敞平坦的公路)
------
我們離開瓜地馬拉市,進入山區的瑪雅世界。道路蜿蜒且狹窄,即使小巴也只能勉強通過,基礎設施亟需更新。我們在瑪雅小鎮蘇姆潘戈(Sumpango)停下來,參觀了他們每週日的趕集,附近各地的瑪雅人趕來此販售和購買物品。地攤上販賣蔬菜以及中國產的便宜衣服鞋子和日用品,和美國 99 分商店裡能找到的東西差不多。趕集的婦人較多,因為是星期天上教堂的日子,所有的瑪雅婦女都穿上繽紛的傳統服飾。導遊說,每個村莊服飾風格大致相同,但顏色和圖案不同。路旁停了幾輛巴士,以鮮艷的色彩裝點,導遊說,這些大巴都是美國學校淘汰的巴士。我們看到三種公共交通工具,除了裝點鮮艷的大巴士外,還有乘客都站立在後車廂的皮卡,和東南亞通行的三輪車(tuk-tuk),可搭載 5 人。
我們的小巴爬升到一個 8000 英尺高的村子,下車又爬坡來到一個瑪雅家庭的陶器作坊,參觀一個 73 歲老太太用傳統方式製作陶罐。老太太跟女兒在院子裏演示,不用轉輪,完全手工製作,因爲瑪雅人從未發明車輪。老太太從 12 歲開始做陶罐,每當有市集那天,凌晨 3 點出發,頭頂 6 個陶罐,走 8 小時路到山下小鎮販賣。現在村子通車了,有人會來她家裡收購。老太太有三個孩子,只有一個女兒上過一兩年小學。現在她的孫子都可以上學了,今天放假在家遊玩。我們多多少少買了一些小陶藝紀念品,算是幫一點小忙。
下午,我們來到了位於湖邊的旅遊小鎮潘納(Panajachel),街邊紀念品商店賣很多種包包,有些有印度風格,很像台灣夜市裡販賣的商品,可能是從台灣或中國進口。我買了一支手工雕刻的瑪雅長笛,確信它不是來自台灣。(帶回家後曾學著吹奏,容易學,但跟其他簡單的樂器一樣,聲音平淡,試過一陣子就厭倦了)
導遊告訴我們,中國和台灣是當地主要的外國投資者,在當地生產的服裝等產品出口到西方國家,對當地的就業有幫助。中國的手機像是華為、Tico(我在台灣也看過這個品牌)在這裡很受歡迎,販售三星高端手機的店招也不少。雖然一路上少見華人,但看來中國商人在這裡非常活躍。(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