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rpt:林文月的《千載難逢竟逢》
書名:千載難逢竟逢
作者:林文月
出版社:洪範
出版日期:2009/09/17
林文月教授自一九七三年起,著手世界最早的長篇小說、日本貴族文學《源氏物語》的漢譯工作,其間歷時五年半,嚴謹參酌學者及作家多種日、英文譯版,至一九七八年完成初譯,登載於《中外文學》雜誌;後又經多次修訂譯註,由洪範出版四冊單行本,公認為中文世界經典定譯本。
二○○八年推定為《源氏物語》誕生一千年,林文月教授受邀至物語源起地京都發表專題演講,詳錄下抒感文章 --- 本書除收入此〈千載難逢竟逢〉外,尚集合林教授有關《源氏物語》各面向之探討書寫,成一助於感受、瞭解《源氏物語》古典浪漫氛圍的別冊,為此亙古名著紀念千年之時,益延展其不朽麗姿與絕世風雅。
【Excerpt】
〈《源氏物語》簡介〉
《源氏物語》簡介
《源氏物語》為取材於日本平安朝中期至末期的長篇小說。全書分桐壺、帚木、空蟬、夕顏、若紫、末摘花、紅葉賀、花宴、葵、賢木、花散里、須磨、明石、樗標、蓬生、關屋、繪合、松風、薄雲、槿、少女、玉鬘、初音、胡蝶、螢、常夏、篝火、野分、行幸、藤袴、真木柱、梅枝、藤裏葉、若菜(上、下)柏木、橫笛、鈴蟲、夕霧、御法、幻、雲隱、匄宮、紅梅、竹河、嬌姬、椎木、總角、早蕨、寄生、東屋、浮舟、蜻蛉、手習、夢浮橋等五十四帖(同於我國章回小說之「回」或「卷」)。〈幻〉以前四十帖為前篇,以光源氏為主人公,故事背景設在平安京(即今京都)。透過光源氏的一生,以其政治生活的浮沉為經,錯綜複雜的女性關係為緯,表現絢麗多彩的貴族生活,並隱伏政治葛藤之暗流,反映人生無常之悲哀。〈雲隱〉一帖僅有帖名而無文章,意味著光源氏之死。〈匄宮〉、〈紅梅〉、〈竹河〉三帖為前編至後編之過渡。〈嬌姬〉以下十帖,故事背景移至宇治(在京都東南郊),故世稱後十帖為「宇治十帖」。以光源氏之妻與其情夫的私生子薰(論者謂為光源氏與其繼母藤壺逆倫私情之報應)為主人公,寫其與生俱來的情結(complex)及彷徨於佛道與戀愛的苦悶的半生。
全書結構龐大,組織嚴密。敘述故事及於三代,登場人物多達數百人,採用一貫的寫實手法(作者於〈螢〉帖發揮其有名的小說論,本書之寫作實可視為其理論之實踐),於人物性格、心理狀況多有極精確的表現,尤擅長情緒之摹描,景物之堆砌。以紫式部身為宮廷女官,《源氏物語》之寫作蓋旨在為宮中貴族閨秀們講述之用,故行文緩慢委婉,文筆細膩典雅,充分表現平安朝貴族的優閒生活情調。其書雖採用古典日文書寫,且夾雜和歌甚多(共有七百九十五首),然而字裡行間隨處可見深受我國唐代以前文學之影響,則又因平安時代日本文壇崇尚中國文學,漢詩、和歌,乃至物語之寫作無不競以模倣中國文學為榮。紫式部雖為女作家,而出身於書香門第,耳濡目染,加以本身之才質,故能融會貫通所讀諸漢詩文而採擷入文。《源氏物語》為日本古典文學之瓖寶,日人自詡為世界第一長篇小說,而近來西方文壇亦已公認其成就及價值,實在不無道理。
《源氏物語》重要譯本評介
《源氏物語》為千年以前的日本古典小說,它對日本平安朝以後的文學可謂影響至巨,然而由於時代的差距,語文的變遷,以及書中引用和漢詩文典故之博大浩瀚,即使現代一般日本人自己也不易研讀欣賞,故《源氏物語》之日文現代語譯本遂成為勢所必需。首先完成全書日文現代語譯作者為明治末年女作家與謝野晶子。六十年來,日本文壇續有各種現代語譯本出現,重要者如:窪田空穗譯、谷崎潤一郎譯、五十嵐力譯、円地文子譯等諸種。
外國語全書譯本以英人Arthur Waley的英譯本 The Tale of Genji 為最早出版。一九七六年,美國的日本文學家Edward G. Seidensticker有感於Waley本的刪簡本不足以窺原著真精神,乃出版上下兩巨冊的全譯本The Tale of Genji。
下面擬就與謝野晶子、谷崎潤一、円地文子,Arthur Waley Edward G. Seidensticker 等五種譯本作簡單評介比較。
與謝野晶子譯本:
為最早的日文現代語譯本,全書迻譯完成於明治末年。本書特色為採用頗大膽的意譯方式,而非拘泥於原文的逐句翻譯。《源氏物語》艱深的古典日文經過譯者的欣賞與消化後,以簡潔的現代日語改寫出來。對於原著中一些隱晦的人物稱謂,譯者亦逕採透過主觀了解後的方式表現出來。例如〈空蟬〉帖中原文用「女的」,或省略主詞處,多處改以〈空蟬〉(帖文名,亦即該帖女主角之代稱)寫明。又以譯者身兼和歌作家,於每帖題目下附有自詠之和歌一首,或綜論全帖內容,或抒讀後感想,皆典雅可讀。
谷崎潤一郎譯本:
於一九三八年刊行初版後,一九六四年復有修訂加註之所謂「新新譯」本出版。為較忠實於原著之現代語譯本。於原文次序甚少有顛倒改變,稱謂及典故亦多保留原文形式,是其長處;然而因此較為迂迴難讀。為彌補此缺陷,譯者頗費一番功夫作詳細的註解,對原文所引用的和漢典據,以及和歌之雙關語部分的瞭解極有助益。為各本中最嚴肅之譯本。
円地文子譯本:
於一九七三年出版,為最新之現代語譯本。譯者以女性心理揣摩紫式部原著,而以主觀意譯方式表現。文字細膩優美,為其特色,然而往往有過多之渲染,於原著晦澀難懂處固有潤飾之功,卻不免涉於武斷之嫌。例如於男女私情之描寫,原著文筆著墨極少,頗有質樸含蓄之韻味,該譯本則往往藉象徵手筆發揮盡致,反失卻古典之旨趣。此外,對和歌部分,皆有淺近現代語譯文附於頁末,則為此書一大貢獻。
Arthur Waley 譯本:
Arthur WaleyThe Tale of Genji於1九六○年由紐約Modern Library Books出版,首創外文翻譯《源氏物語》全書之例。該書將原著五十四帖重組為六部分,而略予刪剪,故嚴格說來應屬節譯。譯筆流暢優美,無隔閡生硬之感,為其長處,和歌譯為英文詩後,亦多能保留委婉典雅之趣味。對於帖名,人名以及官職稱謂等,該書多採音譯,文章本身則逕採意譯方式,然而原文中許多和漢典故,以及雙關語部分,仍於頁未附有註解,以助讀者瞭解。大體言之,英譯後之《源氏物語》,由於刪剪原著隱晦艱深處,而譯筆又有適度西化表現,故頗能適合一般西方人士閱讀。然而多數典故之刪剪,既減少原著典奥之風格,而武斷之簡化,有時亦不免妨礙全書之連貫性。例如
Modern Library Books 版十九頁中段刪省了原著左大臣因獲得光源氏為女婿後,與右大臣家成為門當戶對,勢均力敵之一節,表面觀之,似無大礙,實則此段文字乃為後日左、右大臣二派爭權奪利之伏筆,不可忽視。該譯本前面附有紫式部傳記、《源氏物語》登場重要人物簡介、以及關係圖表,對於原著寫作背景與書中繁雜的人物關係之瞭解颇有助益。
Edward G. Seidensticker 譯本
Edward G. Seidensticker 的 The Tale of Genji,甫於一九七六年秋,由 Alfred A. Knopf, New York 出版。屬足本英譯本。譯者 Seidensticker 現任教於密契根大學,為專攻日本文學的學者,他與 Waley 的寫作背景最大差異處為:前者足不出英倫三島,後者則多年來,半年在美國教書,半年居住日本及夏威夷寫作:
Waley 為閉門獨自著書的作家,Seidensticker 則在日本期間有多方日本人士幫助(這一點可自其譯書序文及副產品 Genji Days——《源氏物語翻譯日記》,講談社,一九七八,看出)。Seidensticker 曾於一九七四年在New York Times發言,批評 Waley 譯書態度過於武斷,任意刪簡,時則又多所增飾。所以他自己的這本譯著,十分謹慎,忠於原著,以避免重蹈 Waley之故轍。文筆簡勁是此書最大長處,和歌的翻譯亦力求忠實負責。不過,仔細查對原著之下,難免發現有時行文過簡而有所省略,此外,有些枕詞亦因艱難晦澀而被譯者刪除掉。大體言之,這本英譯本的《源氏物語》,可以媲美谷崎潤一郎現代日語譯本,是具有學院派氣息的文學譯作。書前長序,可助讀者了解紫式部及其寫作背景。
一九七四・初稿
一九七八・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