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能不相思?
人世間的許多事情,有時是一般人無法逆料的!正如你不知道風何時吹來?雨何時奔放?朝陽何時升起又落入地平線?
因此,我們只能順著事件的本身循序漸進地往下走,再亦步亦趨地走出荒煙蔓草的曠野,之後爬梳成一個屬於自己的絢麗園地!
在雅芬的父親灑手人寰前,他將自己的女兒交給情同手足的兄弟李伯伯代為照顧。從此雅芬的人生中多了一位爸爸,那就是她的義父…李伯伯!
儘管他不是雅芬的親生父親,但是李伯伯仍然視她如己出的女兒。為了回報這份父愛的點滴恩情,雅芬相當孝敬這位值得人喜愛的義父。
農曆年前雅芬陷入「喪父」之慟的情境,她終究無法接受這個晴天霹靂的噩耗,雅芬內心充滿愧疚感傷與抱憾!
* 一生熱愛音樂
義父是一位文質彬彬溫文儒雅的音樂界人士,他與幾位音樂界人士共同創辦了音樂性質的公司與雜誌社,並引進全球著名的音樂團體蒞臨我們美麗的寶島表演,為當年不景氣的台灣音樂開啟了首創性的扉頁,讓這塊藝文沙漠盛放著玫瑰花般的清香。
為了一圓熱愛音樂的抱負,義父像空中飛人般全世界幾乎留下他芬芳的足跡,包括:美國、法國、德國、日本、奧地利、維也納…等地。他所介紹的音樂都是享譽一時的奇葩。例如:莫札特、柴可夫斯基、韓德爾、巴哈、蕭邦、舒伯特、海頓、貝多芬與孟德爾…等古典音樂。
在民國六、七○年代,他邀請了維也納合唱團的孩童蒞臨台灣表演,孩子們的歌聲高亢嘹亮如天籟般美妙動人;此外,他也聘請音樂才子馬友友到中正紀念堂的國家音樂廳演奏別開生面的手提琴。在四十年前國內音樂風氣未開之際,義父率先引進許多海外音樂團體來台灣表演,開啟了國內古典音樂之門,因此引來當時嚴家淦總統的矚目而特別召見表揚他的義舉善行,進而研討歐美與國內在音樂學術界如何交流;連中正紀念堂國家音樂廳也深為讚賞,於是敦聘他為國家音樂廳的重要顧問之一,期許義父對台灣音樂發揮所長並加以倡導。
* 一生情路坎坷
義父說,造化弄人他一生情路坎坷。他有三段婚姻卻沒有一個老婆可以與他相偕至白首。
他出生於中國大陸東北地帶,兩、三歲時他的父親就與世長辭。義父到了二十歲便奉母之命娶了一位大他兩歲的老婆,孰料生下兩個小男嬰之後,正逢時局動盪烽火連天的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他歷經戰爭風霜漂泊便隨著政府播遷來台,從此與家園妻小闊別四十年之久。
義父大學畢業後就進入報社服務,來到台灣因緣際會和第二任太太結為連理生下一位優異的兒子。當時忙碌的義父沒想到與他結褵十三載的妻子竟然罹癌而駕鶴西歸,遺留下他與一個就讀小五的兒子松青。義父那時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大男人要忙碌工作,又要料理家務與操心兒子的學業,許多好友建議他再娶,希望有人可以協助料理他的內務。幾經考慮後,經媒人介紹而結識了一位在公家機關擔任局長要職卻待字閨中的未婚女子。
豈料婚後小他十多歲的第三任妻子阿花不孕,且從未善盡母職照顧松青與料理家務。義父說,松青不是阿花的親生孩子,她為何要善待他前妻的小孩與雅芬這個乾女兒?當年松青哥哥只有十歲左右,聽在他與雅芬的耳裡是多麼讓人刺痛心碎!據說阿花不曾跟自己的丈夫買過一件換洗衣物,也很少下廚煮飯燒菜做家事,義父傷心之餘便將他一生的寵愛投注在培植兒子松青的學業工作與成家立業。
成年後的松青與嫂嫂婚後便遠赴美國賓州長春藤名校攻讀學業,遠離家鄉的雅芬則獨居在大都會的叢林裡埋首工作與就學。松青哥哥返台後便負起照顧他的責任,兒媳孫子與義父共同居住在一起。當義父逐漸年邁想與分居十多年且貌合神離的妻子結束這段有名無實的孽緣時,好強的妻子阿花卻因夫妻名下有共同的房產,不願把房產移留給義父前妻的孩子。原來阿花只想要義父給付她贍養費與房子便斷然拒絕簽字離婚,年近九十的義父無法跟不通情理的妻子溝通,百般忍氣吞聲之後只好拂袖離去。
* 豈能不相思?
儘管雅芬不是義父李伯伯的親生女兒,只是他認養的乾女兒。但是深植義父心痕的是雅芬的體貼孝順,她總是三天兩頭去電問候他的生活起居與健康。義父說,他一生最遺憾的是沒生下半個女兒承歡膝下,他只好將雅芬視如己出地疼愛著,誠如雅芬的父親離開人間時所交付他的使命一樣,謹守著父親的職責守護她的人身安全。
去年正值農曆新年天寒地凍的年節,義父竟然高血壓病發,他就在返家途中倒臥在馬路上,員警立刻將他送進醫院搶救,不到三天就永訣人寰。雅芬無法承受失去這份「父愛」的噩耗而痛苦不堪。十多年來義父在雅芬茫茫人生的動盪期扮演著前程似錦的引航者,帶給一位離鄉背井的孩子一個幸福溫馨的港灣。
爾今雅芬泣訴上蒼,造物者未免過於捉狹人!
日前在義父簡樸的靈堂前,雅芬痛不欲生地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她淚眼婆娑地告訴永絕人寰的義父李伯伯:「倘使還有前世今生,我願意來生再與你相逢,好好奉養你,正如孝順自己的父親一樣,把你放在心中永遠地虔誠景仰著。」
每當夜闌人靜時分,飄零他鄉的雅芬總會看著桌案上義父的照片,他與自己已辭世的親生父親一樣散發著慈祥的光輝。這是身為女兒對兩位「父親」的思念之河,它無窮無盡地蔓延啊,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