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事格子
原文網址:http://blog.udn.com/hrs098/131372069
列印日期:2025/06/20
旅遊‧風情 – 看見花蓮 (剪輯篇,台灣)
2019/12/25 08:00:45

好山好水 台灣印象留影 (22)



記不得上一回來花是什候,但起30多年了的眼無不睜大露出不可置的神情』。這是一段在住宿與工人員閒時的情境。


的確從上一次到花至今30多年的記只剩下太魯閣牌與長春祠模的印象。幾年返台並非不曾興起一遊花的念頭(我一對每年舉的豐年祭深感興趣),每每不是因為季不對又或碰上旅一票難求及其與花過。11月上旬讓普悠瑪列車載著我駛進花車站,我與花數十年的再次相見我不會再有另一個30年可待。 


花蓮一處大自然特別眷顧的地方,擁有許多壯闊的山水美景的代表。花蓮古稱奇萊,又因花蓮溪東注於海,其水與海濤激流迂迴澎湃,而稱為洄瀾,後人諧其音稱為花蓮。


花蓮是灣最大的縣,東臨浩瀚太平洋,西倚雄偉中央山脈,有巍峨的高山、蔚藍的天空、浩瀚的海洋、景色秀麗的縱谷、及多元化的人文風貌,深受內外遊客的喜愛。


遊蹤我分成兩篇以下是第一篇的圖文紀實



(2). 太魯閣國家公園,座落於花蓮、中及南投三縣,是台灣第四成立的國家公園,範圍以立霧溪峽谷、東西橫貫公路沿線及其外圍山區為主,園內高山突兀,峽谷深邃,奇景美不勝收,極具特色,海內外



(3). 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位於秀林鄉在太魯閣台地中心內設置服務台、展示館等設施,提供遊客解說諮詢詳細旅遊資訊,遊客了解太魯閣國家公園的要一站。



(4). 遊客中心境清幽,青山環繞,讓人身心舒意。



(5). 一群來自不同國家的外籍人士排排坐在原住民雕著他所見所聞這一次在台停留期間兩處地方讓我看到許多外人士(或觀客)一是花蓮(不意外);二是台的象山步道(意外)。



(6). 太魯閣牌樓 (東西橫貫公路入口)我想在台灣許多人的旅遊、家庭旅遊畢業旅行裡,都有這麼一張牌則好像是沒到過花蓮似的,確,太魯閣牌樓照一張相,幾十年來已成為了到花蓮一遊的標像。也不能例外。



(7). 太魯閣牌樓,中國宮殿風格,與東西橫貫公路(俗稱中橫)同建造,民國4959日(1960)中橫公路通車後,從此成為中橫公路的象徵。雖然現今已有其開通,在交通位上已無早年唯一的重要性,但直今日,牌樓不僅仍是象徵進入東西橫貫公路的指標建築,無數人心中重要的共同記憶。



(8). 清水斷,是灣東岸的一大奇景,景之一。清水斷碑,於匯德景觀步道,是遊人拍打卡之地標上還設有一座觀景高台,可將清水斷崖太平洋岸的山光水色盡



(9). 清水斷崖位於清水山東側,絕壁臨海面長達公里,崖高一千多公尺,以幾近90度的角度緊臨太平洋,形勢險峻,非常壯觀,加上斷太平洋成海天一色,水呈現多層次的藍色觀,令人驚艷讚嘆



(10). 斷崖構成岩石主要是綠色片岩、片麻岩和大理石,由於岩性質地較不易風化崩落,此造就雄偉險峻山海對峙的清水斷崖特殊地形景觀,千萬年來巍然矗立於灣東岸。



(11). 匯德景觀步道上的兩座涼亭,在群山環讓我一時興起彷如身在武林中高來高去的遐想。



(12). 一列火正要駛進新清水隧右邊為清水隧



(13). 小錐麓步道,位於砂卡礑隧道外側,緊鄰立霧溪下游,全長650尺,步道地勢起伏,東段多階梯棧道、西段為自然原野路;步道上一邊是立霧溪谷,另一邊則是山坡崖壁森林,步道在樹林中穿梭,林蔭蔽天,別有一番體驗。階梯棧道



(14). 步道中段有吊橋橫跨過一道乾溪溝,一座是探索(繩)吊橋,一座是棧橋,惜探索吊橋未能一試扶繩而過的擺盪野趣



(15). 西段道,沿木茂密,從這裡經過幾個轉折後即可到達砂卡礑步道口。



(16). 砂卡礑步道,原名神秘谷步道,全長約4.1公里,步道全程沿著砂卡礑溪左岸的溪畔行走,由於大部分是沿用早年灣電力公司在興建發電廠輸水管與攔砂壩時闢建的施工道路,因此平坦易行,全線觀景平台多處,供遊人休憩賞景。砂卡礑步起點從砂卡礑橋循著迴旋梯直下即可到達步道入口。



(17). 步行砂卡礑步道,以欣賞沿途峻秀的大理石峽谷、清澈迷人的溪潭、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是一趟豐的景遊覽



(18). 步道前半段大都是開鑿在崖峭壁下,早年與山爭道開鑿之艱實難想像,讓人行走其中深感敬佩。



(19). 由於砂卡礑溪流路短,水流湍急,且水中含沙量少,因此溪水都能保持清澈。匯流口附近堆疊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溪石,這也是因為岩石崩落後未經長距離的滾動,因此保留原有大塊巨石的形貌。



(20). 左圖湛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與溪石合奏出清亮的自然律,而溪水也將岩石琢磨得圓滑柔美,奇景右圖褶皺在兩岸山壁和溪中岩石上形成一幅幅抽象壁畫,任由天馬行空想像。



(21). 砂卡礑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以大理岩石、矽質片岩與花崗片麻岩最多。



(22). 長春祠,矗立在立霧溪谷峭崖邊,為紀念開闢中橫公路殉職225人員所建。



(23). 長春祠建築採中國古典唐代亭台樓閣風格,依地勢嵌入山壁間,祠旁泉長年自山壁湧出,形成一道飛瀑,如同一幅秀麗的畫此「長春飛瀑」成為中橫公路具特殊意義的地標。



(24). 長春祠步近年因受颱風及落石災害,多處設施損毀,處暫時封閉狀態。中的太魯閣樓。



(25). 春橋2014年新完工啟用,長60.7公尺,寬3.7公尺,增建人行步道雙邊各0.9公尺寬。



(26). 左圖三聖佛彌陀巖,西方三聖及紀念開闢中橫公路殉職人員右圖長春祠步口,處於封態。



(27). 燕子口,為立霧溪太魯閣峽谷的一段大理石峭壁,峭壁有許多小洞穴,是由河流與地下水長期侵蝕所造成的壺穴,因常有小雨燕、洋燕在峭壁間覓食或築巢,形成「百燕鳴谷」的奇景,因此稱燕子口。



(28). 燕子口步道可說是立霧溪太魯閣峽谷最為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有著大自斧神工,膾炙人口之景觀。



(29). 立霧溪太魯閣峽谷峭壁激流景



(30). 行走在燕子口步道,眼觀立霧溪太魯閣峽谷致,既驚艷於大自的天工,造就了如谷;同時也驚於當年開之奇工了如路。



(31). 慶修院位於吉安鄉,為縣定三級古蹟,建立於西元 1917 年,初始名稱為「吉野布教所」,是一處充滿日式禪園風的百年寺院。



(32). 樸,環境潔,是現今台最完的日式寺院。



(33). 內供奉的是真言宗開山祖師空海大師和不動明王至今仍保存了不動明王石刻、百度石、神龕、石佛等歷史文物。



(34). 左圖長廊上掛滿著人們許願祈福的繪馬右圖寺院內了八十八尊石佛



(35). 鈺展苗圃壽豐鄉,以園藝造景、樹木培育、草皮移植等為主要營運近幾年為所種落羽松樹林致,成為了新興熱門景點。



(36). 落羽松隨著季化,從夏天的綠意盎然到秋冬的由黃轉紅一年四季都有不同景現。



(37). 11月秋的季節,落羽松從翠綠漸漸轉黃悄悄上演著一齣絢麗變裝秀



(38). 碧藍水,出一股心的魔法,令人著迷。



(39). 幽靜的落羽松不大卻有著深忘憂的情境



(40). 綠、褐黃、金黃、橘紅交的落羽松樹倒映在水中形成一幅波光瀲美景



(41). Mr. Sam 山姆先生咖啡,位於壽豐鄉,一處坐落於花東縱谷間童話小屋,是近年來的熱門打卡景點



(42). 是一位童心未泯之人拚裝而成的餐飲販小屋,滿富巧與創意。



(43). 啡屋是以三棟外不同的童屋相連而成前有花圃庭院,後有池地,讓人彷彿有置身在童裡的錯覺。



(44). 咖啡屋內歐仿古佈置。



(45). 雲山水,位於壽豐鄉,園區內有夢幻湖與落羽松森林景致,及偶劇的拍而廣為人知於湛藍翠綠的湖水來自中山脈加上兩旁景物倒映在湖面上了如夢如幻的山水交美景



(46). 雲山水園為私人土地,以民宿型對外經營,也開給民觀,但仍有許是不對外開放。



(47). 湖源頭處的攔水壩石磚步道。



(48). 進入落羽松森林,攔水壩上的石磚步入,看著湖水從石磚間穿流而下聽著水聲潺於耳頗有水上行走之樂趣。



(49). 不在特的色或季只要心中有美隨時隨處都有美景在花的日子裡我看見了花的美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