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歷史文化生活影像再造協會籌備處
第一次籌備發起人:
廖正豪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士、法律學研究所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學法學博士學位、日本國立東京大學研究、美國斯坦福大學訪問學者。高考司法官、律師及格,甲等特考普通行政人員法制組及格。經歷有10年執業律師、台灣省政府府主任秘書、地政處處長、省主席辦公室主任、省府法規委員會及訴願委員會主任委員、省府顧問、行政院參事兼一組組長、新聞局副局長及顧問、大陸委員會顧問、行政院副秘書長、調查局局長、法務部長。並曾擔任國家電影資料館董事長、東吳大學、東海大學、中興大學、中央警官學校兼任講師、副教授、教授;現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兼
洪德旋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法學士、法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主要經歷長榮管理學院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兼主任、更生保護會常務董事、中興,文化,空大,世新及實踐大學兼副教授、新聞局出版處長、台灣省政府社會處長、行政院退輔會副主任委員、考試院委員;現任監察委員。主要事蹟:在新聞局出版處任上參與開放(解除)報禁。考試院任上完成政府遷台後、歷年考試院「施政編年錄」之編纂,並發行考試院公報,錄實憲政體制下之「考銓行政」。在交通部任上,主擬「大眾捷運法」草案,並推動完成立法程序,以為捷運興建及營運之基礎。在省政府社會處任上,策辦「中低收入戶老人生活津貼」之發放。合著有《社會政策與立法》、《社會福利與行政》;發表有論文〈軍人與拉丁美洲政治社會之研究〉、〈現代化與環境政策〉、〈美國社會立法問題研究〉、〈公務人員撫卹法第四條析釋〉、〈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之判決與國會調查權之演變〉、〈兩漢選舉制度之研究〉、〈現行大眾傳播媒體法制-出版法、廣播電視法實務之檢討〉、〈我國社會福利政策之方向〉、〈如何充實社會工作案例資料〉等等。
翁佳音 臺灣大學碩士、荷蘭萊頓大學研究,研究專長:十七世紀(荷蘭、西班牙與明鄭時代)臺灣史。著有〈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1895-1902)〉(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期刊論文〈十七世紀東亞大海商亨萬(Hambuan)事蹟初考〉、〈「牽手khan-chhiu」來看臺灣世界史——從臺灣歷史慣用語論大福佬文化圈概念〉、〈鄭荷戰史補遺:江樹生譯註《梅氏日記》的迴響〉、〈東亞一海商傳奇—Hambuang〉、〈世變下的早期臺灣原住民〉、〈諸神禪讓:鄭成功廟形成的一個原因〉、〈重寫鄭成功歷史的必要〉、〈「荷蘭時代臺灣史」中的澎湖〉、〈荷蘭時代臺灣教會史〉、〈荷蘭改革宗教會在臺灣的宣教事工〉、〈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年澎湖島地圖」新解〉、〈重覓鄭成功大軍登陸舞台臺灣近代初期史研究筆記〉、〈地方議會、瞨社與王田──臺灣近代初期史研究筆記 〉、〈荷蘭時代石門鄉的若干舊地名〉、〈論十三行遺址的主人──荷蘭時代的十三行番社〉、〈西班牙道明會在北臺灣的宣教〉、〈歷史記憶與歷史事實──原住民史研究的一個嘗試〉、〈被遺忘的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府城教會報所見日本領臺前後歷史像〉、〈地名考證與歷史研究──兼論臺灣舊興直、海山堡的地名起源〉、〈一件單語新港文書的試解〉、〈二十三號新港文書與西拉雅族的姓名制考〉、〈吳鳳傳說沿革考〉;學術會議論文〈似曾相似:荷鄭時代漢系臺灣人的國族認同〉〈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在福爾摩沙之組織文化探討〉(與江愛華合寫)、〈新港文書典契的解讀與格式〉(與吳國聖合寫)、〈西拉雅族羅馬字的成立與衰亡〉、〈荷蘭、西班牙與明鄭時代臺灣地圖中的文化意涵與觀點〉、〈他們說什麼話?近代初期東亞世界的交通語(lingua franca)〉、〈「新港文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人神湊熱鬧?媽祖與鄭成功信仰的「新」論〉、〈近代初期的臺海風雲〉、〈十七世紀的臺灣基督教史〉;專書(論文集)之一章〈近代初期的澎湖-追想澎湖初會紅毛番〉、《荷蘭臺灣長官信件原檔譯註》(與江樹生等學者譯註)、《荷蘭時代:臺灣史的連續性問題》、〈西拉雅族的沈默男性祭司:十七世紀臺灣社會、宗教的文獻與文脈試論〉、〈「荷蘭時代臺灣史」中的澎湖〉、〈近代初期北部臺灣的商業與原住民〉、〈十七世紀福佬海商〉、〈萬里鄉的地名特色與發展史〉、〈十七世紀臺灣東西交通路線〉、〈近代初期的鹿港宗教〉、〈關於G. Psalmanazar的臺灣史偽書〉、〈「攻臺戰紀」地圖、地名的初步解說〉、〈西班牙、荷蘭文獻選錄〉、〈清代臺灣漢人社會史研究的若干問題〉、〈清嘉慶朝前的臺灣土地糾紛〉、〈一九一三年馬力埔事件的探析〉;專書《臺灣之父鄭成功》歷史小說導讀、《大臺北古地圖考釋》、《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典藏古地契解說》(與許雪姬合著)、《臺灣通史類著作解題與分析》、《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1895-1902)》;主編之專書(論文集)中村孝志著,《荷蘭時代臺灣史,下冊》、《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與黃富三合編)、《荷蘭時代臺灣史》上冊 (與吳密察合編);中村孝志著、《清末臺灣海關歷年資料 Maritime Customs Annual Returns and Reports of Taiwan, 1867-1895》、《臺灣地名辭書》(施添福、廖秋娥等合編)、《英國東印度公司臺灣資料》、《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與張炎憲合編)、連溫卿著,《臺灣政治運動史》(張炎憲編校)、《陋巷清士──王詩琅選集》(與張炎憲合編);資料彙編,《臺灣平埔研究書目彙編》(與莊英章、潘英海、詹素娟合編);其他著作《臺灣史料集成提要》(與吳密察、李文良、林欣宜共撰)、「『康熙臺灣與圖』史料調查研究計畫期末報告」,「荷蘭臺灣長官信件原檔譯註」。
向 陽 中國文化大學東方語文學系日文組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國際寫作計劃﹚邀訪作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政治大學新
葉綠娜 國內最活躍鋼琴家之一,自幼跟隨吳漪曼、蕭滋、吳
石計生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學士、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碩士、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社會學博士,曾任美學策進會會長、宜蘭縣史社會經濟卷撰述、台灣研究基金會研究員、宜蘭縣人智學教育基金會董事、台北市丹道文化研究會理事長、士林GIS人文社會實驗室總執行長;現任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著作:《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現代之後》、《成為抒情的理由》、《人文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理論、資料與Major GIS解析》、《時光飛逝》、《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海底開滿了花》、《馬克思理論與當代社會制度》、《宜蘭縣社會經濟發展史》、《意識形態與台灣教科書—對於台灣中小學社會科學教科書之研究》等等。
李毓中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西班牙塞維亞大學美洲史研究所博士,研究專長:美洲史、菲律賓史、十六、十七世紀中西交流史。著有期刊論文〈西班牙殖民美洲初期經濟體系的形成與發展〉、〈「海撈 」一筆:早期海洋史、台灣史有關水下打撈工作的幾則記載 〉、〈近港情怯:荷據初期大員港的「近港船難」〉、〈〈神鬼期航〉裡的海盜天堂:土圖嘉島 〉、〈1632年迪亞哥.阿度阿爾特(Diego Aduarte)修士所寫「艾爾摩莎島事務報告(與黃翠玲合寫) 、〈十七世紀跟著西班牙人來到臺灣的菲律賓外勞、遙遠廣大的海外領土:西班牙殖民地管理體系的建構與確立〉、〈艾爾摩莎(Hermosa)--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西班牙〉(與陳宗仁、康培德合寫)、〈西班牙人在艾爾摩莎、葡萄牙、西班牙與大航海時代〉、〈遺落在東亞的美洲島嶼--西屬菲律賓殖民地的形成與變遷〉、〈西屬殖民地法律的形成與編纂--從「布爾戈斯法」、「新法」到「印地亞法典」〉、〈西班牙與臺灣早期關係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葡萄牙與西班牙所藏耶穌會有關中國之史料概況〉、〈葡萄牙、西班牙兩國檔案館所藏有關臺灣史料的概況與展望〉、〈西班牙殖民臺灣時期的史料:聖.薩爾瓦多城的財務報告〉、〈西班牙塞維亞印度總檔案館所藏有關菲律賓史料的概況與目錄〉、〈海洋台灣的故事: 香料、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與艾爾摩莎〉;著作:《臺灣與西班牙關係史料彙編(1)》、《菲律賓簡史》,另譯有《西班牙人在臺灣(1626-1642)》。
蔡素芬 淡大中文系畢,美國德州大學雙語言文化研究所進修。曾任自由副刊主編,現任自由時報影視藝文中心副主任,兼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執行長。主要作品長篇小說《鹽田兒女》《橄欖樹》《姐妹書》、短篇小說集《台北車站》,編選九歌版《九十四年度小說選》《台灣文學三十年菁英選--小說三十家》。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聯合文學新人獎中篇推薦獎、聯合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獎、中興文藝獎、文藝協會小說獎、南瀛文學貢獻獎。
宋澤萊 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中興大學文所碩士。雲林縣人遷居彰化長期在彰化福興國中任教,現退休寫作及從事教會志工;他是戰後台灣第三代的重要文學作家之一。作品涉及各方面,包括詩、散文、小說,以及宗教、文化和社會方面的論述。其中,最重要的是短篇和長篇小說的創作。產量相當豐富,主要作品有「打牛湳村系列」「等待燈籠花開時」「蓬萊誌異」「弱小民族」「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等。代表作「打牛湳村系列」,成書於一九八○年,描寫一九七○年代中期台灣農村的困境,以及造成那些困境的種種原因,為台灣寫實文學的重要性提出了有力的佐證。其後,除了文學創作以外,
東 年 美國愛荷華大學寫作班研究,曾獲聯合報、中國時報小說獎,曾任聯經出版公司副總經理;現任歷史智庫出版公司社長、歷史月刊總編編輯、聯合文學社務顧問、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執行長。著作:短篇小說集:《落雨的小鎮》、《大火》、《去年冬天》(曾改編電影「去年冬天」)。長篇小說:《失蹤的太平洋三號》、《模範市民》、《初旅》(英譯本〈Setting Out〉在美國出版)、《地藏菩薩本願寺》、《我是這樣說的─希達多的本事及原始教義》、《再會福爾摩莎》、《愛的饗宴》。散文集:《給福爾摩莎寫信》。
第二次籌備發起人:
杜福安 復興商工美工科。30年資深動畫工作者、動畫導演,曾參與製作過多部台日歐美動畫系列作品,較著名的是老夫子長片及美國Disney的小美人魚、古菲狗、夜行神龍……。2005年九月獲邀提出漫畫作品代表台灣參加韓國釜山APEC會議的漫畫展。業餘從事漫畫創作,作品登載於國語日報、兒童日報、小牛頓、國語週刊、東立漫畫…等報刊。2001年開始專職於漫畫創作。著有《漫畫台灣歷史》《荷蘭‧西班牙在台灣》(國立編譯館優良漫畫首獎)、《漫畫ABC-英語字典》、《十三行大冒險》、《台北客家故事》出版及漫畫展。《漫畫十三行大冒險》(國立編譯館優良漫畫首獎)。《黑狗大風》出版及在「多樣性台灣特展」裡展出。繪本《拍布拉族-大肚王傳奇』/漫畫台灣歷史持續著作中。
吳鳴 東海大學歷史系畢,國立政治大學博士;現為國立政治大學歷
《長堤向晚》、《素描的留白》、《吳鳴陶藝》、《豆子聲一路哩》;學術論文及專著:臺灣地區歷史學的研究趨勢:以歷史學期刊為分析對象、臺灣地區歷史學報的量化分析、臺灣地區的中國近現代史研究:以學術期刊與博碩士論文為分析對象、〈〉從歷史學期刊論文分析台灣史學研究動向、臺灣地區歷史學研究的量化考察:以5種學術期刊為分析對象、《聯合報》社論對台灣重大政治事件的立場與觀點、外國史地引介與晚清史學、評近代中國史學發展敘論、由神明配置圖看台灣民間信仰--以中和地區八座寺廟為中心、時代變局與學術動向:以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顧頡剛與中國史學現代化的萌芽:以史料學為中心的探討、九年一貫課程社會領域綱要與師資培育、台灣的歷史教育與歷史教科書、從沿革地理到歷史地理學," 中國史地關係學術研討會、五四史學的方法與方法論意識、九年一貫課程與學習領域社會領域的課程規劃與內容、台灣地區的歷史教學與研究、從元史研究到西北史地:晚清歷史地理學興起的一個轉折、民族主義史學的興起:以考據與經世為軸主的探討、五四時期的民歌採集與《詩經》研究,、台灣史學的中國纏結、歷史花蓮等等。
吳敏顯 當過職業軍人、
林正盛 國中畢業,做了十一年西點麵包工作。二十七歲,意外進入編導班,人生開始轉彎。三十二歲,拍起紀錄片。曾獲二○○一年柏林影展最佳導演。作品有《美麗在唱歌》、《春花夢露》、《放浪》、《天馬茶房》、《愛你愛我》、《魯賓遜漂流記》、《月光下我記得》等。文學創作有《未來,一直來一直來》、《魯賓遜漂流記》、》、《青春正盛》。
凃國雄 嘉義市私立稚暉工家卡通班畢業、國立空中大學。曾任稚暉工家卡通班助理教師、重金屬卡通工作室、杜老爺卡通公司、日本ANIMAL HOUSE卡通公司、中國上海朝陽動畫公司、台灣連陽(新陽)動畫公司、動靜集卡通公司、宏廣卡通公司原畫師、荳荳兒童美術中心教師、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研究所指導老師、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教學資源中心指導老師、日本卡通動畫有限會社STUDIO CATS、現任有限會社STUDIO CATS台灣制作部 畫總監/制作管理、台灣動漫創作協會理事、飛普數位動畫有限公司特約原畫設計師、同鈊科技有限公司特約原畫設計師、台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教學資源中心指導老師。
姜天陸 臺南師範專科學校畢業,花蓮師院暑修班結業,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曾任臺北縣五股
莊華堂 小說家、地方文史工作者、記錄片與舞台劇編導。曾任耕莘寫作總幹事、劇場行政總監、藝術總監,汐止、萬華、文山等社區大學講師。公視記錄片<後山平埔誌> <台灣福佬客>編導。曾經主持桃園縣文化中心『客家文化館軟體規劃』與『桃園縣平埔族調查研究』專案,擔任新店國小鄉土教材老師、暑期兒童寫作營主任,教育部專案『汐止今昔』解說員培訓、青輔會『文學台灣之旅』營主任。十幾年來領了十個短篇、長篇小說、童話、報導文學獎。著有小說《土地公廟》《大水柴》《巴賽風雲》《慾望草原》、少年讀物《台灣的河流》、及地方文史專書《平潭春秋》《土匪窟的故事》…等。
康原 曾在外地學校擔任圖書館職員,他表示這項工作豐富他的人生,也開啟了他文學創作之路,而且志於以文學來架構台灣歷史。因此,回到故鄉從事田野調查,並從此領域進入文學;他的文學創作強調觀察與關心,認為文學創作要將感情落入文字,沒有觀察與關心的作品,就沒有情感可言。康原將情感投射在故鄉,他看到許多古老行業的消失,認為代表時代的人文逐漸凋零,康原默默著手整理、記錄。他也曾經擔任賴和紀念館館長,任上更加以為文學應與生活結合,同時給予現代省思。目前,他主持康原文史工作室主持人,從事各種地方文化的促進工作、社會大學任教、俚語、老照片、囝仔歌搖採集,以及村史的推廣。編著有《最後的拜訪》、《懷念老台灣》、《尋找烏溪》、《尋找台灣精神》、《尋找彰化平原》、《台灣農村一百年》、《在地視野島嶼情》、《彰化市之美》、《台灣囝仔歌詩歌》、《烏溪的交響樂章》、《彰化縣老照片特集》、《彰化縣民間文學集》、《彰化半線天》、《彰化孔廟》等40餘冊。
曹銘宗 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學碩士,曾任聯合報文記者、主編(影劇版記者及召集人、鄉情版記者及主編、家庭生活周報主編;文化版記者兼代組長主跑文建會、原民會、客委會、中研院文史類所,以及族群、歷史、文化議題等。另有門諾基金會特約撰述、人間福報特約撰述、國科會「數位島嶼」電子報審稿、文建會文化替代役課程講師、文建會基隆文藝季「基隆廟口文化」計畫主持人。退休後,考有考試院「英語導遊人員」資格,現為中興大學文學院駐校作家、「鹿鳴」、「認識媒體」講座講師。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系列報導、「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系列報導、「數位@文化.tw」系列報導三次榮獲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另以「重新發現台灣:台灣史十年有成」系列報導等作品,長期關懷台灣弱勢族群文化,並用歷史宏觀角度探討台灣多元文化,入圍第一屆卓越新聞獎社會公器獎。著有《台灣史新聞》、《台灣廟會之美.迎媽祖》、《影響世界的人.釋迦牟尼》、《工人博士:江燦騰的奮進人生》、《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菅芒花的春天:白冰冰的前半生》、《小人物萬歲》、《這款人物》、《台灣小吃之美.基隆廟口》、《台灣文化容顏》、《祝你永保安康》、《集集火車快開了》、《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