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布達拉宮 (藏文:པོ་ཏ་ལ,威利:po ta la,藏語拼音:bo da la)坐落在中國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的瑪布日山(紅山)上,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興建。「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當時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整個宮堡依山壘砌,佔地4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宮體主樓有13層,高115米,全部為石木結構,5座宮頂覆蓋鎦金銅瓦,金光燦爛之中散發着雄偉氣勢,被譽為「高原聖殿」。「布達拉宮」是歷世達賴喇嘛的冬宮,亦是西藏政教合一的中心,從五世達賴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儀式均在此舉行,同時又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的地方。於17世紀重建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族風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宮中收藏了無數的珍寶,為一座藝術殿堂。1961年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布達拉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