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微語 虛懷若谷
原文網址:http://blog.udn.com/48374/6337370
列印日期:2025/03/25
老有什麼可怕﹖ 航向拜占庭就是囉 - 謝電小二推薦
2012/04/15 22:00:02

近來很懶散﹐ 部落格三天晒網兩天捕魚﹐是老莊的得意門生。不過﹐ 只要我有空上網﹐ 還是會到各家潛水或串門子。 結果發現最近的熱門話題與“老”字有關﹐ 幸運數字是“50


凡人都不免於一老﹐ 是自然的現象。與這個自然現象抗衡﹐ 終免不了一輸。 當你不再青春無敵﹐ 伴隨著體力的日漸衰退﹐形態日漸發福﹐你知道這部飽受風霜的自強號已經漸漸往終點站行去了。你剛開始的反應是“懼老”和“憂老”。Lee剛剛腦溢血被送到醫院﹐什麼時候輪到我﹖走路很喘﹐該看心臟科了﹔昨晚睜眼到天明﹐早上頭痛到爆﹐ 更年期來得真不識相﹔體檢時﹐抱怨這裡痛那裡酸﹐他媽的這個冷面醫匠眼睛連眨都不眨..... 於是﹐ 你開始“拒老”和“抗老”。除皺﹐防晒﹐緊膚拼命抹。只要有人提起這個老字立刻與之絕交。英雄美人遲暮總叫人神傷﹐談判桌上情場上的常勝軍﹐沒想到 也要栽在萬物“生命循環”(life cycle)鐵得定律裡。 不是才沒多久前﹐迷你裙﹐緊身褲只要一上身﹐ 就能笑傲江湖嗎﹖現在只敢穿深色寬鬆的T-shirt﹐假灑脫之名﹐ 行藏拙之實﹐ 連汪笨湖都要來笑傲我。於是健身房裡多了一個氣急敗壞的身影﹐只不過﹐在跑步機上奮鬥了幾個小時﹐一碗排骨麵就連本帶利的回來了﹐難道你不知道這叫新陳代謝減緩嗎﹖當年陳教授頭上的那個地中海﹐被你笑到疝氣﹐什麼時候也長到你頭上了﹖還光可鑑人平順滑溜﹐身上任何一塊皮膚都沒有它幼嫩﹐你卻恨之厭之﹐花了大把大把鈔票找人來挖洞植草﹐勉強也只能當三毛的姐姐二毛﹐ 你終於知道你敗了﹐敗給這個“老”字。從此﹐ 你不得不開始“服老”。想盡各種方法來與之共舞。


 


在我看來﹐所有服老的過程中最積極而具有正面意義的是葉慈的“航向拜占庭”﹐這是20世紀最燴炙人口的一首英詩。開宗明義的第一段。 就明白的告訴世人﹐這不是老人的國度( That is no country for old men). 什麼不是老人的國度呢﹖那些游水的﹐走路的﹐ 飛的﹐都在訟讚整個夏季 (Fish, flesh, or fowl, commend all summer long)﹐孕育的﹐生的﹐死的 (Whatever is begotten, born, and dies)﹐都淪陷在感官的樂章中 (Caught in that sensual music ) 而忽視了永生不老的智慧 (all neglect Monuments of unageing intellect.)。這一段其實就是要告訴你﹐人有肉身和靈魂﹐ 老人雖不能和年輕人一樣追逐感官的歡樂﹐ 但是﹐智慧卻是永生不老的。


 


第二段告訴你﹐人老了無非就是頹廢朽物一個,像一件掛瘦棍上的破衣 (An aged man is but a paltry thing, A tattered coat upon a stick)  除非靈魂能擊掌而歌,且歌愈激越,歌詠每一寸破碎的肉身 (unless soul clap its hands and sing, and louder sing For every tatter in its mortal dress) 因為沒有教歌的場所﹐讓他研習自身偉業;所以他飄洋過海﹐來到這神聖古城拜占庭。(Nor is there singing school but studyingMonuments of its own magnificence; And therefore I have sailed the seas and comeTo the holy city of Byzantium.) 拜占庭是古希臘的藝術重鎮﹐也是今日的君士坦丁堡。當時歐洲兵荒馬亂﹐拜占庭成了海市蜃樓的藝術殿堂。葉慈當然不是真的要去拜占庭﹐ 他只是告訴你﹐ 人老了是廢物﹐但是靈魂可以借由藝術發光發熱﹐並使肉身的腐朽遁行。


 


第三段則是讚嘆藝術如何讓他 的靈魂歌詠到忘我 ﹐如何擄走了他的心﹐他渴望藝術成病﹐雖然困囚在一個動物的屍身中 (And be the singing-masters of my soul. Consume my heart away; sick with desire And fastened to a dying animal) 卻已不能自己﹐進入了一個永恆絕妙的境界。(It knows not what it is; and gather me Into the artifice of eternity) 人生能達到如此的境界﹐還有什麼好求的﹖第四段則宣告世人﹐一旦超越形體,他將永不再從自然界求任何體式 (Once out of nature I shall never take My bodily form from any natural thing) 藝術就是永恆的軀殼。


 


我每讀一次葉慈的這首詩就仿彿看到重生的靈魂被引到極樂世界一般。退休後的銀髮族﹐ 常常會結伴上些長青班的課﹐ 也常常一起出遊。 基本上﹐ 那是在消磨時光﹐是一種心靈處在靜態休憩狀態下的活動﹐悠悠等待最後審判的到來﹐當然是一種妥協的服老的方式。葉慈則用一種熱情﹐激越﹐ 創作﹐ 專注﹐絕美的方式﹐讓靈魂的力量超越肉體的腐朽與藝術結合﹐因熱愛藝術而後創作而後享受而後忘我﹐ 靈魂於是再生﹐超脫肉體然後得到永生。你可以說﹐ 這是不服老(靈魂)。也可以說﹐是服老後(肉體) 採取的變通解決之道。我是比較喜歡後者的說法。因為﹐作者是承認肉體的腐朽的﹐他並沒要你用肉體去挑戰肉體﹐也沒有要你動手術向青春看齊﹐只是要你用靈魂和藝術的力量戰勝年老帶來的負面意義。


 


推而廣之﹐每個人都有他心目中的拜占庭﹐什麼都可以﹐重點是熱愛﹐專注和創造力。我希望退休後也能向葉慈看齊﹐那麼﹐ 老有什麼可怕呢﹖


 


 


 


*****************************************


以下是余光中的翻譯﹕









Sailing to Byzantium (航向拜占庭)


作者:Yeats



翻譯:余光中


 


That is no country for old Men. The young


那不是老人的國度。年輕人


In one another's arms, birds in the trees


在彼此的懷中;鳥在樹上


- Those dying generations - at their song,


--那些將死的世代--揚著歌聲;


The salmon-falls, the mackerel-crowded seas,


鮭躍於瀑,鯖相摩于海洋;


Fish, flesh, or fowl, commend all summer long


泳者,行者,飛者,整個夏季頌揚


Whatever is begotten, born, and dies.


誕生,成長,而死去的眾生。


Caught in that sensual music all neglect


惑於感官的音樂,全都無視


Monuments of unaging intellect.


紀念永生的智慧而立的碑石。


 


An aged man is but a paltry thing,


一個老人不過是一件廢物,


A tattered coat upon a stick, unless


一件破衣掛在木杖上,除非


Soul clap its hands and sing, and louder sing


靈魂拍掌而歌,愈歌愈激楚,


For every tatter in its mortal dress,


為了塵衣的每一片破碎;


Nor is there singing school but studying


沒有人能教歌,除了去研讀


Monuments of its own magnificence;


為靈魂的宏偉而豎的石碑;


And therefore I have sailed the seas and come


所以我一直在海上航行,


To the holy city of Byzantium.


來到這拜占庭的聖城。


 


O sages standing in Gods holy fire


哦,諸聖立在上帝的火中,


As in the gold mosaic of a wall,


如立在有鑲金壁畫的牆上,


Come from the holy fire, perne in a gyre,


來吧,從聖火中,盤旋轉動,


And be the singing-masters of my soul.


且教我的靈魂如何歌唱。


Consume my heart away; sick with desire


將我的心焚化;情欲已病重,


And fastened to a dying animal


且系在垂死的這一具皮囊,


It knows not what it is; and gather me


我的心已不識自己,請將我納入,


Into the artifice of eternity.


納入永恆那精巧的藝術。




Once out of nature I shall never take


一旦蛻化後,我再也不肯


My bodily form from any natural thing,


向任何物體去乞取身形,


But such a form as Grecian goldsmiths make


除非希臘的金匠所製成


Of hammered gold and gold enamelling


的那種,用薄金片和鍍金,


To keep a drowsy Emperor awake;


使欲眠的帝王保持清醒;


Or set upon a golden bough to sing


不然置我于金燦的樹頂,


To lords and ladies of Byzantium


向拜占庭的貴族和貴婦歌詠


Of what is past, or passing, or to come.


已逝的,將逝的,未來的種種。


 



 















電小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2/04/16 16:57 刪除回覆
Dear Valley(48374)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老有什麼可怕﹖ 航向拜占庭就是囉」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意見評論|城邦論壇,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電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