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EQ?
2013/07/22 09:15
瀏覽277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高曼所提出的情緒智能(emotional intelligence)概念,源自於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霍華德˙嘉納(Howard Gardner)、耶魯大學心理學家彼得˙沙洛維(Peter Salovey)和新罕布大學心理學家約翰˙梅爾(John Mayer)等人的研究,可區分為下列5個面向:
1. 認識自身的情緒
梅爾說,自覺可簡單定義為「同時知覺自己的情緒,以及自己對此情緒的想法」。而認識自己,掌握自己的情感,正是EQ的基石。不了解自身真實感受的人,必然會淪為感覺的奴隸,反之,掌握感覺才能成為生活的主宰,面對婚姻或工作等人生大事,較能知所抉擇。
2. 妥善管理情緒
情緒管理必定建立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包括如何自我安慰,擺脫焦慮、灰暗或不安。缺乏這方面能力的人,常必須和低落的情緒交戰;反之,掌握自如的人則很快能走出生命的低潮,重新出發。
3. 自我激勵
無論是集中注意力、自我激勵或發揮創造力,將情緒專注於單一目標,是絕對必要的。欲成就任何事情,都要靠情感的自制力,並且保持高度熱忱。一般而言,能自我激勵的人,做任何事效率都比較高。
4. 認知他人的情緒
同理心,是基本的人際技巧,同樣建立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基本上,具同理心的人,較能從細微的訊息察覺他人的需求,這種人特別適合從事醫護、教學、銷售和管理的工作。
5. 人際關係的管理
人際關係就是管理他人情緒的藝術,而一個人的人緣、領導能力、人際和諧程度,都和這項能力有關,能充分掌握這項能力的人,常是社會上的佼佼者。(取材自《EQ》,時報出版)
摘自管理故事100(寓言中的管理智慧)-作者:黃又怡
本文所使用圖文,如有侵權,請告知,隨即刪除!【安瑟管理文摘】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