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細胞自噬
2016/10/18 11:37
瀏覽50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2016年諾貝爾生醫獎由研究「細胞自噬」(autophagy)調控機制的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教授獨得。

細胞自噬是細胞自行產生「自噬小體」(autophagosome),把細胞內損壞的胞器和剩餘的物質包圍起來,送到細胞的溶酶體(lysosome)內,將之分解或再利用,以維持細胞內的動態平衡。相對於「細胞凋亡」(apoptosis)是細胞自行啟動的程序性死亡,細胞自噬則是一種程序性存活,通過吞噬、分解細胞自身衰老損傷的產物或非必需成分,來提供營養和能量,不僅可以清除細胞內的毒性成分,也可阻止細胞損傷和凋亡,這種清道夫的角色與細胞的成長、分化和分裂等功能同樣重要。

有趣的是,咖啡和限制熱量攝取也可促進細胞自噬:限制熱量攝取有其難度,但對喜歡喝咖啡的人是一項好消息。

一篇來自法國,發表於2014年的《細胞週期》的論文,發現讓小鼠飲用咖啡1到4個小時後,其肝、心臟和肌肉就出現細胞自噬現象,而且在兩周的實驗期間持續存在。咖啡主要是經由抑制mTORC1訊號和降低蛋白質的乙醯化,以促進細胞的自噬作用。然而,讓小鼠飲用去咖啡因的咖啡,也出現細胞自噬。因為咖啡除了含有咖啡因,還有許多其他物質,因此學者推論細胞自噬可能不是咖啡因的功效,而是來自於咖啡中的多酚類(polyphenols)的作用。

咖啡中的咖啡因雖然對少數敏感的人有增加心跳、造成焦慮和影響睡眠等負面作用,且長期飲用後突然停止,可能會有輕微的戒斷現象,但不會成癮。整體而言,咖啡的好處多過壞處。咖啡因可以提神、增進專注力和幸福感,並降低憂鬱情緒。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長期飲用咖啡與降低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中風和癌症的風險也有相關。

摘自【中華民國105.10/16 聯合報 星期日】

圖 / 網路

撰文 劉秀枝

本文所使用圖文,如有侵權,請告知,隨即刪除!【安瑟管理文摘】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商業管理
自訂分類:管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