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經濟規模的迷思
2009/10/12 08:33
瀏覽90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經濟規模的迷思

  經濟學上有所謂的經濟規模 (economic of scale) 與經濟不規模 (diseconomic of scale) 。一般廠商認為,規模越大,成本就越低,而且規模可以無限擴大。事實上,這是錯誤的觀念,就企業經營的 長期平均成本而言,是呈現一條先遞減後遞增的 U型曲線,這是由於生產上規模報酬的遞增與遞減所造成的,因為在初期,透過專業分工,生產設備的有效利用,與大批量採購的成本降低來達成。而當規模的經濟發展到某一點,各項因素達到充分利用後,成本就會不降反升,也就是規模不經濟的情形開始產生,這也是造成長期平均成本上升的原因。

  再者,反應到規模經濟,有一重要因素,就是物料採購成本,這也是導致大家會認為做越多,成本越低的主因。因為一般想法是,採購做得越大,單位價格越低。理論上是對的,但這必須建立在供給與需求取得平衡的條件上,才會產生。但目前處於微利時代的高度競爭環境下,供應商已習慣將利潤壓到最低,所以現在已不存在採購量大,價格就一定低的情況。比如說,某一項零組件每月採購 100件與每月採購50件,採購成本根本沒有什麼太大差別,不是嗎?

- 摘自「 經濟規模的迷思 」 葉新華 文 經濟日報 2005/11/23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商業管理
自訂分類:管理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