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
2021/10/20 16:58
瀏覽85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我們就以有名的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一個在美國西方電氣公司霍桑廠進行的工作照明度與員工生產力實驗,卻意外地發現員工的行為會因為被刻意觀察而產生改變)為例,量子力學中的觀察者效應就可以輕易地對應並解釋了當時科學家百思不解的原因。
基本上,在沒有被外界干擾時,我們的意識及連帶的生產力是處於任何可能存在的狀態,而這也是當年實驗過程中對照組內員工的表現;他們會依自己當下決定的方式幹活。
但是,在控制組內被測試員工的行為就截然不同了;當他們被告知自己的表現不但會被觀察與記錄下來,而且會成為日後改善廠內工作環境的依據時,員工個人主觀的意識就完全被做有意義、有價值的認知所控制了。以致於當下不論廠內的燈光是否明亮,員工們必定會全力以赴就成了唯一的結果。
可是,如果當時員工們看到的是在過程中主導實驗主管們漫不經心的言行,不把他們或結果當成一回事,進而做出了這個實驗只是在浪費自己時間的結論,那麼,在敷衍的心態主導下,實驗最終的結果會是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摘自【民國110年7月14日經濟日報】
圖 / 網路
作者/邢憲生
本文所使用圖文,如有侵權,請告知,隨即刪除!【安瑟管理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