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同理心
2019/10/09 17:42
瀏覽1,06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稍微有些英文程度的讀者,一定認識sympathy這個單字,有同情或是憐憫的意思,有時也會譯成理解,這就和另一個單字的empathy的定義有些接近,亦為同理心。較舊的英文字典會將empathy譯成有些文謅謅的神會、神入或移情,而其最簡單的白話文翻譯大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意思。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他所著的《歐巴馬勇往直前》(The Audacity of Hope)一書中,特別提到他在伊利諾從政時所景仰的一位政治家——聯邦參議員賽門(Paul Simon),認為他是一個具有真實性(authenticity)的可信賴政治家,而賽門最重要的人格特質就是他的選民感覺到他活出自己所堅信的價值,會為自己的政治信仰辯護,更重要的是他真正關心選民生活上的種種困難,竭力要替他們解決問題。

歐巴馬坦承當他年紀有所增長後,就愈來愈能夠體認與珍惜賽門具有同理心的人格特質。這就是聖經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金科玉律,它不僅是同情心或施捨,而是要求一個人能夠設身處地。歐巴馬從母親那裡學會什麼是同理心,就是她很不喜歡看到歐巴馬對別人粗暴,或是不替人著想,或是濫權,會正視兒子問道:「你認為別人會怎麼想?」這句話就成為歐巴馬從政的重要標竿,我相信它也是台灣政治人物應有的信念。

摘自【民國107年7月5日聯合報

 / 網路
作者/嚴震生

 本文所使用圖文,如有侵權,請告知,隨即刪除!【安瑟管理文摘】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藝文活動
自訂分類:管理理論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