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倫(下)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整理
長幼有序是教大眾在一起相敬相愛。序是德、序是秩序、序是愛,在家裡面,兄弟姊妹的秩序也是天然的,不能改變的,不能競爭的,老大就是老大,老二就是老二。兄弟之間,年齡大小不一樣,弟弟要知道尊敬哥哥,哥哥要友愛弟弟;哥哥要做弟妹的好榜樣,弟妹要尊敬長兄。父母不在了,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家裡秩序井然不亂,一團和睦,家和萬事興。長輩和晚輩的之間的秩序,也是晚輩對長輩一定要尊敬,年幼的要跟年長的行禮,年長對年幼的一定有慈愛。還有,老師跟父母的恩是同等的,對老師的子女跟自己親兄弟沒有兩樣,一生都要照顧。人人懂得謙卑,尊重別人,知道尊老敬幼基本的禮節。
中國古代,女子十六歲行笄禮,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戴帽子,表示成年。這一天,他的長輩、同輩、兄弟姊妹要送他一個「字」,從這一天起大家都稱他的「字」,不再稱他的「名」了。誰能稱「名」?只有父母和老師可以稱「名」,除這兩種人之外,祖父母、伯伯、叔叔,家親眷屬都只能稱他的「字」。祖父母因為和孫子隔了一代,所以也稱「字」,以示尊重,這就是長幼有序。過去,兒女不能稱父母的名諱。現在的人,兒女直接稱呼父母的名字,不但稱名,連姓也叫出來,我們聽到很悲哀。可是你還不能說他,「外國人不都是這麼叫嗎!」現在一切學外國人,外國人都是連名帶姓叫的,這在我們中國人講是沒大沒小,這樣五倫裡長幼有序的秩序就沒有了,家亂了社會怎麼不亂?
我們從經典裡也能體會到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時,他的僧團學生很多,學長學弟之間也有秩序,一點都不亂。早跟佛的,站在佛的前面,第二個來的排在第二位,第三個排第三位元,不需要人去指揮安排,不需要分大班小班,沒有什麼大隊長小隊長,全部都是自自然然平等遵守秩序,絲毫都不紊亂。所以看到這裡,我們多少都能體會到長幼有序是道。長幼有序這個倫理要講究,社會才能安定,秩序比什麼都重要,如果我們大家把秩序丟掉,家就不像家,社會就不像社會。
君臣有義,君是領導者,臣是被領導者,君臣之道也是自然的,君仁臣忠也是德。現在的社會,老闆跟員工的關係就是君臣關係,上司是君,你就是臣。你若是個小主管,你就是君,你的部下就是臣。所以這個君不一定指帝王,在現代社會是長官跟部屬的關係。君仁,就是領導者對被領導者要慈愛;臣忠,就是被領導者對領導者要忠誠。現代社會君臣的關係還有,但精神已喪失了。
朋友有信,就是對朋友要守信,古人確實做到言而有信,朋友相互照顧,互相關懷、互相愛護、互助合作,決定沒有欺騙的念頭。但是今天的社會信很淡薄了,這一倫維繫也很勉強,現在只有把自己兒子看作朋友、把學生看作朋友,把對兒子、學生乃至對所有人的態度都轉變為對朋友的態度,以朋友身份彼此禮尚往來,才能勉強相處。所以現在五倫所有一切關係都沒有了,連夫妻的關係都沒有了,丈夫把太太看作朋友,太太把丈夫看作朋友,能夠維持好朋友的關係,就算很不錯了。如果連朋友這一倫都沒有了,那以後純粹是個利害關係。有利就相處,沒有利就分開,就成對頭冤家,這個世界就大亂了。
五倫十義在我一身!在家同學,對你的太太而言,你是先生的身份;對兒女,你是父親的身份;對自己的父母,你是兒子的身份;對兄弟姐妹,你是兄長的身份;對待鄰裏鄉黨,你是朋友的身份;在工作當中,你對上級是被領導的身份,對下屬又是領導的身份。人,從早到晚十種身份都具足,每種身份要盡的義務就是應該盡的責任。你是父親的身份,對兒女要慈愛;你是兒女的身份,對父母要孝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君仁臣忠,豈不是從早到晚全做到了嗎?
不講五倫,家不像家,國不像國,社會就亂。以父子關係而論,父尊子卑,尊卑有序。兒子跟父親要平等,沒上沒下,這個家就出問題。五倫的秩序是道,就跟大自然的春夏秋冬規律一樣,就跟四季有二十四個節氣一樣,不能亂,一亂氣候就反常了,影響到所有一切生物自然的生長。所以亂倫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根本亂了,那一切都完了。社會動亂、地球災難這麼多,從哪來的?根本沒有了。所以中國古人非常重視根本,對根本的經營是一生當中頭一樁大事,首先要把家治好。
五倫不缺,這個社會安定、和諧、圓滿。中國社會千萬年來,是五倫的社會,五倫是圓滿的人道!中國文化要是斷掉了,人類活在這個地球上毫無意義。人道是天道的基礎、是聖道的基礎、是佛道的基礎,無此基礎,所有都不能夠建立。五倫確實是圓明具德,能幫助人成聖成賢,能幫助人作佛作聖。
倫理的第二層道理,是教我們認識人與自然萬物的關係,這個關係搞清楚,就能夠維繫整個地球上自然生態的平衡。今天地球生態失去平衡,這是我們不瞭解人與生活環境的關係,不知道要怎樣愛惜環境,保護環境,培養環境。五倫維繫著虛空法界的秩序,比國家社會範圍大得多。誰懂這個道理?佛菩薩懂,孔夫子懂。
親、義、別、序、信,更詳細就演變成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或者說成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兩種說法合起來,除掉重複的就是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中國古聖先賢這四千多年來教什麼?就是教這十二個字,教倫理。我們只要照這些德目來學習,真的可以化解衝突,消除災難,世界的和平、社會的安定真的可以落實。希望我們同發大慈悲心,天天學習,天天薰習,每天改過自新,斷惡修善,這才是釋迦牟尼佛的好學生。
(整理自淨空老法師講演集)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