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行為是樹立法治教育的基礎
2010/04/28 13:27
瀏覽1,011
迴響1
推薦10
引用0
國民黨桃園縣黨部主委陳學聖27日指出,建立法治的社會,尊重守法者的基本人權,是人人追求的目標,而母親的行為往往是建立法治素養、社會共有的習俗、價值和信念的最重要基礎。
桃園縣新移民女性關懷協會27日於國民黨桃園縣黨部,舉辦幸福99研習課程,邀請國民黨桃園縣黨部主委陳學聖,與來自大陸、印尼、緬甸等國家、嫁到台灣的新移民女性淺談「法治與生活」,期共同營造安定的健康社會。
台大政治系畢業的陳學聖說,人的一生一定要結識具備兩種專業素養的好朋友,一種是醫生、一種是律師。因為有兩個地方有可能是自己走的進入,卻因外在因素,自已無法挺直的走的出來,這兩個地方一個是醫院、一個則是法院。
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益,所以醫師與律師兩種職業的好朋友,在這個多元社會的年代,是大家不可或缺的;也因此為了保障民眾的權益,國民黨桃園縣黨部提供了法律方面的服務,來台的新移民女性如果有需要此服務的地方,國民黨桃園縣黨部永遠為大家服務。
談到法治與生活的密切關係,陳學聖認為從個人的行為即可判斷不同國家的人民法治素養,以公共場所的排隊行為為例,陳學聖說,臺灣人與對岸的大陸人民相較,臺灣人在公共場所的守秩序排隊行為,所受到認同遠超過大陸人,主要是因為從小我們所受到家庭、學校教育教導養成的良好習慣有重要關係。
而守法的習慣養成,在生活習俗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第一道基礎,母親則扮演這道基礎教育的功能。因為在法治教育與社會化的過程中,國家人民法治素養的提昇,泰半於生活上建立,比如用餐禮儀、守時習慣、守秩序的排隊等等,孩子往往由母親的行為、獲得認同眼光,而判斷對與錯,逐漸養成生活習慣。
培養國家人民的法治行為,不單是靠罰責,陳學聖強調,母親的生活教育是建立法治素養、社會共有的習俗、價值和信念的最重要基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 1樓.2010/04/29 10:04永不打烊的最甜蜜職業--母親
台灣出生率愈來愈低,願意成為母親的優秀女性要好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