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香港補習社分享:全面分析孩子的學習問題
2014/10/31 17:15
瀏覽14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孩子的教育和培養必須遵循客觀規律,不可能輕易地拔苗助長。現在有很多家長對於外語學習很重視,於是讓兩三歲的孩子提前上所謂的香港補習社来培訓幼兒英語,這是很不科學的。我本身是從事學習障礙研究的。在三歲之前,母語體系尚未完全建立的時間段進行所謂的雙語教育,可以說是明顯的弊大於利,容易導致不同語言體系之間尤其是概念理解、深層閱讀的困擾和相互影響。在我接觸的個案中,就有很多屬於這種情況,嚴重的有人因此出現語言發展的退行現象。

 

從另一角度來說,如果從科學上一時無法說清楚幼兒階段是否應該進行這種人為的雙語教育,存在很大的爭議;那麼,就更要請家長們認真想一想,我們讓孩子多玩一點,多學一些自然的生活能力、母語能力,並不見得就比那麼早去開發雙語要差啊!

 

要全面分析孩子的學習問題,尤其是心理層面的問題,再根據影響其學習的根源問題選擇課外輔導機構。比如,有的家長希望孩子學外語。但是,如果您的孩子壓根就不想學外語,那麼,首先要解決的不是如何學外語的問題,而是為什麼要學外語、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而活著的心理層面問題了。這個問題沒有解決的話,即使孩子去了新東方也很難學進去,很難提高成績。因此,聖詩教育建議廣大家長在選擇課外輔導機構之前,一定要分析清楚孩子現在的學習問題是什麼,屬於“為什麼學習?如何學習?學習什麼?怎樣學得更好?”中的哪個環節,而不是說孩子學習有問題那就去找個機構上文化課吧,那樣的結果很可能是勞民傷財。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研究所的調查,目前有超過60%的中學生存在厭學問題,對此,很多家長不以為然,覺得找個好的家教老師就可以教好孩子。其實,厭學的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學習疲勞症”,屬於典型的心理問題。不把這個問題解決好,孩子的學習成績很難有大的改觀,這就如同一台中了病毒的電腦,不把病毒清除掉,電腦的運轉就會始終很遲緩。而絕大多數的課外教育機構在心理方面是沒有能力的,即使有所謂的心理老師,也只限於和孩子簡單聊聊天,沒有標準規範的心理課程和心理諮詢能力,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孩子成長的動力問題。因此,聖詩教育 www.stccentre.edu.hk 建議家長要重視孩子的“學習動力”問題,只有從心理上解決了“為什麼學習”的問題,孩子的學習狀態才會有根本性改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