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出不必有名
2012/08/24 20:44
瀏覽1,255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陳水扁稱讚公開表態支持他保外就醫的郝龍斌具有「國家領導人的格局與氣度」,反向解讀,可用江春男《司馬觀點:阿扁要關到幾時》裡的一句話:「馬英九從來不是有擔當的領導人」。以國家領導人來看,三人剛好是未來可能進行式、現在進行式和過去式。
然而談到國家領導人的格局與氣度,讓人想到梅克爾。這位剛被富比世雜誌公布為年度全球最有權勢的女性,是凌駕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和巴西總統羅賽芙之上,但這裡不是以權勢論梅克爾的格局與氣度。
相較郝龍斌以「弭平藍綠傷痕」和「拚經濟」為由,呼籲從寬處理前總統陳水扁的保外就醫,梅克爾的「人權問題不能以任何條件來交換」是更進步、更文明。
或許苦難生智慧,德國人權指標遠高於其他國家;也或許凡事講究師出必有名,台灣人權問題不能被單純地看待,台灣需要的不僅是「弭平藍綠傷痕」和「拚經濟」,更需要確保人權─不管是被關的陳水扁或可能因案也被關的馬英九,以及所有被關的囚犯和沒被關的人們。
看梅克爾領導下的德國不斷挹注歐盟會員國的債務,最新《明鏡周刊》報導德國聯邦統計局23日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預算出現盈餘、所得稅收也增加6.3%。或許人權進步也會帶動經濟,看來amisgin是被師出必有名的口水噴到。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