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早來到畢爾包城市東邊,Nervion River 河的右岸Artxanda山坡頂觀景台,對岸畢爾包城區的全貌盡在眼前,著名的古根漢美術館就在觀景台右前方,公園內有一座Aterpe 1936的紀念碑是由葡萄牙的藝術家Juanjo Novella所設計,以碳鋼雕塑而成,高度
離開公園車子沿著河岸而行,約20多分鐘後來到城市北邊的古根漢博物館( Guggenheim Museum),這座建築物是由美國的名建築師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所設計,他在1989年得過普利茲克建築獎,1991年古根漢博物館興建計劃定案,1993年開始動工,
建築物裡面以螺旋狀的架構分成七層,有18個展覽館,室內展覽的空間達
步入大廳,每面牆與柱子的造型都顛覆傳統的觀念,感覺到處都是鋼架與奇形怪狀樑與柱,形成各種幾何圖案的隨意排列組合,玻璃的屋頂與牆壁使整座建築物顯得特別明亮。來到入口處對面的一處角落,這裡設置概念藝術家珍妮霍爾澤(Jenny Holzer)1997年的招牌藝術作品,以LED的藍色大銀幕的投影效果,等距離的安排9條豎立的文字跑馬燈的黑底紅字看板來呈現出她的作品,三度空間的特別設計讓人可以隨意的在其中穿梭,最有趣的特色是作品與觀眾之互動。
來到二樓的極簡主義雕塑家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作品展覽場,這裡展出他的八座鋼板雕塑藝術,所有的作品動用1000噸的鋼鐵,有扭曲之螺旋(Torqued spiral)、橢圓形之雙扭曲(Double Torqued Ellipse) 、曲面與表面(Between the Tonus and the Sphere)、蛇(Snakes)、時間的意識(The Matter of Time)….等等作品,這些弧形或扭曲的鋼板高度都在
結束博物館的參觀活動,午餐後即刻搭機往巴塞隆納(Barcelona) ,往巴塞隆納搭的是伏林航空公司(Vueling Airlines)的班機,也是標榜廉價機票的航空公司,還好沒有再出現登機行李超過限定規格被罰的事件,機上的餐飲服務都要另外付費,約兩個小時後抵達巴塞隆納。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8樓. 一畝桑田2016/03/19 11:45古根漢博物館
古根漢博物館古根漢博物館造奇特,
應該比較像一艘船。
- 7樓. 王青(serena)2016/03/14 22:34
人與自然的和諧給人創造了人間境地,好美的風景,謝謝您的分享,也讓我遊覽了一番西班牙。
- 6樓. swallow(已更換肖像)2016/03/14 12:47
造型很特別的古根漢博物館
經由您的分享
也讓無法前往旅遊的我們一飽眼福
古根漢博物館名氣響亮
很多人都存著一睹廬山真面目的心態而來
我們也是懷著這樣的好奇心而特地到此一遊
至於對展出的藝術品瞭解的程度
就憑個人的慧根了
the dreamer girl 於 2016/03/14 12:53回覆 - 5樓. 米蘭荅2016/03/13 13:00問候格主安好並祝福旅途中永遠有快樂的經歷囉!
謝謝您的祝福
旅途中永遠有說不完的故事
這就是我為什麼樂此不疲之原因
每一次的旅程都是學習之旅
一切的經歷成為寶貴經驗的累積
我的各種能力因而持續的增長
這樣的收穫是無法以金錢來衡量
the dreamer girl 於 2016/03/13 13:13回覆 - 4樓. 莫莉﹝忘川﹞2016/03/12 20:53古根漢博物館,光看外觀就令人震撼,對學美術的我來說,應該去一睹她的丰采。有些的確是不能拍照,但是你還是不虛此行。
這裡展出的作品都很怪異
我記得的印象有一處展覽室是家中的某些擺設
不過被設計得光怪陸離
這樣的藝術境界是很難以一般審美觀來接受
所以參觀這座博物館不要太在意會有什麼收穫
the dreamer girl 於 2016/03/12 21:30回覆 - 3樓. 茉子伊2016/03/12 17:59
哇...那古根漢博物館的雄偉建築,真是太吸引人的目光了...
聽說該美術館在不同天氣或光線之下,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變化
不知道您當天是否也明顯看出來了?
- 2樓. 多硯坊 (休)2016/03/12 11:22
碧綠的河流
蜿蜒穿越紅色磚瓦
好美的城區從空中鳥瞰的照片中
博物館確實像朵綻放的玫瑰為了一睹古根漢博物館的廬山真面目
我們不辭千里迢迢的從東部飛到西班牙北部
畢爾包對我而言是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
我很想有多一點時間認識這座城市
可惜參觀完博物館我們即準備離開
或許以後還有機會再重返畢爾包
the dreamer girl 於 2016/03/12 11:31回覆 - 1樓. 梅琪仁2016/03/12 10:52藝術是絕對的專業與深奧,但也有其活潑一面,任人解讀闡釋,
就如古根漢博物館,其外觀造型及內部結構,以天馬行空的眼光欣賞,相信每人都有獨特的看待。古根漢博物館名氣響亮
這也是我們把它排入行程的主要原因
百聞不如一見
走了一趟畢爾包
終於見識到新潮流藝術的面貌
博物館內展出的作品有些嚴格規定不准拍照
所以還有一系列怪異的作品沒有照片對照
就無法讓我有靈感而寫入文章中
the dreamer girl 於 2016/03/12 11:0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