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當自己的教主!https://mental-hug.com.tw/post/selff
我們因相同而連結,因相異而成長;勇於當自己的教主! https://mental-hug.com.tw/post/selff 人人應為適季教教主;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12080286 莫迷信,千萬勿入各宗教,身,心,靈,財務受綑綁,且很排外;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80207544 必使家庭不得安寧,非常可怕!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80779194
- 原文刊載於《張老師月刊No.552,2023年12月號》
在大學院校服務的這些年,與年輕人談話的經驗中,我常感受到,他們儘管面臨很大的生活、課業壓力,及對未來感到茫然,但依然很努力地面對,讓我很感動,也很心疼。
同樣地,也感受到當他們面對身邊同儕所擁有的,生活樣態的豐富性,然後再想想自己的欠缺,心裡面隱隱然地自慚形穢的無奈及焦慮感。
前陣子,有位準大學生因為擔心自己買便宜車款會被嘲笑,所以要求父母一定要買某輛訂價較貴的機車,而鬧上新聞。這則事件正也反映了年輕人,由於正處於重視同儕關係的年紀,所衍生渴望融入他人、能成為同個群體的心情。
「想跟別人一樣,也想跟別人不一樣」的矛盾心情
年輕人 這種「我不能跟其他人不一樣」的心態,反映著的是,內心對孤單的害怕、不希望被排擠的心情。但,他們也同時「想要自己與眾不同」。這種既想要「我也有別人有的」與「希望自己是特別的」糾結,常常讓他們陷入了矛盾的情緒中。
對年輕人而言,他們重視同儕關係往往更勝於與自己父母的親子關係。因為不想被人笑、不想被比下去的自卑或好勝心,促使他們再怎麼不足,也要努力跟上身邊的人。麻煩的是,因為心裡的空,更讓他們只能追求更多外在、看得見的東西,來填補心裡的空。但由於這份只是建立於外在的物質或聲量的擁有層次,卻不是建立於內在的自我認同,就會如無底洞般,怎麼也填不滿。
也有人說,在現在自媒體、社群媒體蓬勃發展、鼓勵展現自我的時代,為了追求流量、更多的按讚數,似乎也讓愈來愈多年輕人價值觀變得愈來愈扭曲。 這的確是個隱憂。
找回個人豐富的生命力
於是我們不免要問:我們當如何協助年輕朋友,判斷自己與同儕的互動關係,是正常社交還是不知不覺地已被扭曲?進而提昇自我覺察能力,並且量力而為?協助年輕朋友,建立正確、合宜的價值觀?
我們生活中的每個選擇與作為,背後都有很多層次的原因。就像冰山。
每一個選擇或決定、作為,都反映著我們內心的想法、感受、期待,和內在的渴望。最後,也是最深層的問題,就是衝擊著我們內在的自我價值?愈是自卑的人,愈是需要外在的認可,來把薄弱的自我價值撐起來。
關於價值這件事,首先,或許,我們可以思考,「價值」與「價格」二者的不同。我喜歡一個比喻。衣服,主要是拿來穿的,我們不可能衣不蔽體。但衣服有貴的,也有便宜的。無論是貴或便宜,都是外在的價格。但都無損於衣服原來的價值所在。但很多人,可能都誤會了價值與價格的意涵,認為,價格貴的,就代表有價值;反之,便宜的,就沒有價值。
就像,一般錶可能只要一、二千元就很好用了,但有人可能想買Apple Watch,因為它很酷、很炫,也或許功能很多。但它的價格並不便宜,對一些人來說,要買它,終究是個負擔。又如,車子是拿來代步的,是拿來方便我們比較快地從甲地到乙地、節省我們等候大眾運輸交通時間。
但內心自卑的人,卻想著透過買一輛很炫、卻昂貴、非自己的經濟條件可以輕鬆負擔的車子,來襯托自己的價值。事實上,我們 很多的外在行為,其實都是我們內在價值的展現。
比如說,一個人在同儕之間表現出的討好,它的內在資源是一顆關懷的心、敏銳的觀察力,及願意配合的體貼。
把價值用在自己的身上
關懷、敏銳及體貼,就是當事人所擁有的內在價值。只是,當事人把這份價值用在他人身上,卻沒有用在自己身上。以致於,讓這個自我價值,被他人視為是廉價品,甚至,因此被人忽略或漠視。然後呢?討好者轉而質疑自己不夠好,自我否定與批判。卻忘了,自己所付出的關懷是值得被珍惜的。
其次,我們要小心的是,追求社群媒體的認同或流量,很容易就會在不自覺中「上癮」。那種感覺,就像是一些藥物成癮者,一旦上癮了,當想要卻得不到時,就會變得很焦慮不安、脾氣可能會很躁…。
由於社群媒體的影響,使得認同變得很廉價。只要我po上的訊息有人按讚,就誤以為自己是被喜歡、被認可的。但事實卻是,它可能只是閱讀者一個簡單的動作罷了,但未必有很認真的閱讀或回應。一個真正在意彼此關係的人,相信是會給予更多的回應,甚至,就會私下詢問及關心。
「流量」不必然等於「認可」,它是一種迷思。
按個讚,可能只是傳達「哦,我看了。」但相對而言,願意給予較多回應及關心的,則意謂著彼此的闗係較深。
量力而為,才是最舒適的狀態
相較之下,自然是後者,在關係上較可能踏實些。
面對這個大環境充滿著許多的攀比、比較誰擁有什麼、擁有的較多…的氛圍,如何量力而為,實在是個必須學習的功課。量力,究竟量的是什麼力?自然有幾個部份:時間與金錢,還有,我們自認的對與同儕或他們間關係的想法及評估。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我們把多少時間放在一件事上,自然,能夠給另件事的時間就會減少。好比,如果我們必須打工,那麼,可能趕報告、睡眠時間就會減少。我把時間多放在滑手機、看臉書、line、IG上,與他人實體面對面相聚的時間就會縮短。
金錢也是。我們永遠也無法把所有想要的東西都拿到手,所以,只能做出選擇。我們想要跟同儕擁有一樣的東西,但,我們的能力夠嗎?如果不夠,卻依然想要,那勢必可能就需要打更多的工、賺更多的錢,那麼,我們的休息或花在課業上的時間,則又要減少了。那樣,划得來嗎?
我們都是有選擇的
我們都是有選擇的,人際關係更是。
我們得評估自己與他人間的關係深淺,來決定我們要放多少心力在對方,及彼此的關係上?關於這點,可能不盡然只從自己的角度及認知出發,而是需要去了解:了解對方的想法、價值觀,及對關係的期待。
也就是:「你要什麼」、「我要什麼」及「我們要什麼」?
前兩者,都是從個人角度思考,而第三者則是回到彼此的關係。我們是不是都可以接納彼此的不同?又如何經營我們的相同?
我想起聖經的話:「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換言之,我們怎麼選擇都不是問題,而在於,我們需要問自己:我做這個選擇是為了什麼?在做選擇前,我們需要給自己一些時間,去思考「我的選擇是什麼?」「為什麼我要做這個選擇?」「它對我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總是說,不要去比較。但如果沒有比較,就可能不會有所成長。所以,比較也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我們是怎麼看待比較?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
所謂,「有為者亦若是」,但這句話,並非放在我們擁有的多或少,更無需要因為我們看似擁有的少,而自我眨抑。如果,比較,是給我們的一個自我期許,成為努力的動力,那不是壞事。但如果,比較後結果,是拿來自我評價,甚至自我批判,那麼,比較,只會耗損我們的能量,不僅無助於我們的成長與進步,更可能讓自己更沒有自信,變得過於在意他人看法,而不時處於不安及焦慮情緒中。
至於價值觀,是否有對錯?我覺得,倒也不用把價值觀放在好壞、對錯的天平上去看。或許,我們可以思考的是:它,合適我嗎?有人追求名牌,但這個名牌合適我嗎?不合適,硬是要擁有它,只會讓我們在擁有的過程中,付上很大的代價,不確定是不是值得?如果不合適,我們就無需附合,更不要去刻意追求;而如果覺得合適,那麼它或可成為我們努力的方向。
「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這句話是很真實的。
即使是雙胞胎,也都有所不同。
我們因相同而連結,因相異而成長;勇於當自己的教主!
- 敬邀一起發光,照亮世界!建立合作!共識:由無變有,由少湊多,多又更多,商務:由發想變生意,由生意轉型企業,把餅做大的合作模式,盼組迅速賺大錢團隊:吉祥豐盛擴張境界
- 建議將手機電量維持在40%到80%之間充電時打開飛行模式把這個WiFi打開找到省電與電池點擊電池保護選擇智能充電保護斷電斷充電量設定設置為80%讓手機快速充滿電
- 人生下半場,要把握好生命長度,寬度,高度,維度,務再提昇,回歸本源!呂洞賓勸五十歲後勿惹:與你玩曖昧的人,無事獻殷勤的人,嗜酒的人(酒鬼)三類人,如玩火自焚,你惹過沒?
- 由人製造出來的機器所表現出來的智慧AI 是什麼?你的第一堂 AI 課!全民了解AI很重要的台灣孩子未來無時無刻與AI同在.人工智慧的應用程式和用途:AI 技術的優勢?
- 'A Good Year美好的當年'電影,簡單觸及人心:與愛人在相互吸引下相擁相吻時,剎那間感覺幸福就是這麼簡單,不是多少財產所能計量的,縱使一無所有,但心心相印就是全世界了...
- 《時時刻刻微養生》對健康好的事,就要天天做;打造身心全方位自癒地圖;經絡操:小指側邊:少澤穴,前谷穴,後溪穴,腕骨穴#護眼操 #改善消化不良 #緩解頭暈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