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完經,對年的佛事圓滿完成了。
去年甫過完父親節,我最親愛的老爸走了,
但我耳邊仍依稀能聽見他富有磁性的念佛聲。
老爸是個生活規律的人,他總是在清晨時分念佛,
然後帶著老媽去運動場打網球。
他常說:「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充足的睡眠,是健康生活的不二法門。」
老爸喜歡讀早報,有時在上面寫些字,就像在上班時批閱公文一樣。休息片刻,便在書房裡練練字、看看書。
我很喜歡老爸寫的書法字,乾筆飛白,蒼勁有力。
客廳的牆上留著幾幅他的墨寶,
「春暖」兩字掛在朋友王藍宜先生畫的牡丹圖邊,別有一番風味。走道上一幅「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嗅得出他對人生的體認,後來,他寫了「老實念佛」四字送給我們,因為他早已明白,唯有老實念佛才能真正的解脫這甘瓜苦蒂物無全美的人間世界。
老爸畢生的精華,都放在
書櫃上層是微微泛黃的書,
每一本書都有眉批註記,顯見父親是個認真做功課的人。
他總是說做學問要有自己的見解,不要一昧的人云亦云,
他的學問大抵不是學校學來的,這是他引以自豪的事。
翻閱老爸留下的筆記本,裡面有對佛法獨到的看法、
有對時事精闢的評論,也有對家人感性的告白,
幾本筆記本抄錄著他喜愛的詩句,
其中唐代詩人崔顥的的名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最常出現在本子中。
余秋雨先生在山居筆記就寫到,
任何一個早年離鄉遊子在思念家鄉時都會有一種兩重性:
他心中的家鄉既具體又不具體。具體可具體到一個河灣,幾棵小樹,半壁蒼苔;但是如果僅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轉換成回鄉的行動。
然而真的回鄉又總是失望。
當政府開放探親,老爸己經離開家鄉40餘年了,
回到湖南老家時,手裡緊握著奶奶的手,心裡悲喜交集,老淚縱橫。
奶奶望著父親溫柔的笑著,但她早己經認不得人了。
書櫃的底層,是我們從小到大的的相簿,還有個綠色文件夾,
裡頭裝著父親的證書、獎狀,其中有封毛筆書寫的書信,是爺爺從大陸托人輾轉送到父親手中的。
老爸曾說,在他所有的收藏中,這封唯一的家書最為珍貴。
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它是父親最溫暖的慰藉。
記得出嫁時,老爸拿了一本紅色的文件夾給我,
裡面有我的出生證明、小腳丫印、小時候畫的畫、送給爸媽的卡片,他都幫我保存著。
可想而知,出嫁那天,我是哭得淅瀝嘩啦。
有一年情人節,老爸下班帶著一大束玫瑰花送給母親,
我們笑他也來年輕人這套,他淘氣的跟我們說,老夫老妻也是需要生活情趣的哦!
老爸喜歡教老媽煮家鄉菜,所以老媽的手藝了得,每每有客人來家裡吃飯,都對老媽的廚藝讚不絕口,老爸對這個得意門生也感到驕傲。他偶爾也會露兩手,隨意煸的超夠味豆干丁都讓我懷念。
老爸喜歡閱讀、喜歡寫書法、喜歡集郵、喜歡拍照、喜歡說故事、喜歡全家一起出遊、喜歡和孫子們談天、喜歡帶給人們驚喜與感動、喜歡………..
種種美麗的回憶啊!
老爸對我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謝謝大家。」
我們都愛父親,也謝謝他所給予我們的一切。
從慈恩園走出來,初秋的太陽伴著習習和風,心中美好的回憶讓我們可以微笑著想念。
|
![]() |
Dear 任二(almondtree):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初秋,微笑著想念」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生活天氣|貼心下午茶,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電小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