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11/13 13:20
《我的媽媽欠栽培》是我閱讀楊富閔的第一本書,接著是植劇場的《花甲男孩轉大人》,不追劇的初老女子竟然巴巴掌著手機拚完全劇,結局儘管收得溫馨過頭,卻依然感覺意猶未盡。 直到開始閱讀《為阿嬤做傻事》,才隱隱...
瀏覽:1,220迴響:0推薦:1 - 2016/10/09 18:27
原來,我們的人生百味,都是走一步嚐一步的。 視線留在遠方,眼下的平坦或者磕磕絆絆影響的只是速度快與慢嗎? 願望寄放未來,現下的所有榮辱只是下一刻主餐前的開胃菜嗎? 我讀李維菁的文字,每一次,都...
瀏覽:1,528迴響:0推薦:0 - 2015/12/27 13:18
上一次讀這本書,時值夏日溽暑,讀書會的書單剛剛列出,空氣很輕,如同書頁與書本的文字一般,不經意就能翻完一本書。 這之間,許多本書來了又去,如同天氣,文字的重量不同,留下的迴音與沉澱,也不同。 身體違和...
瀏覽:439迴響:0推薦:0 - 2015/10/11 18:37
最近,老師在課堂上請我們回想小時候最喜歡的一本課外書,我怔忪了一下,腦海中浮現的盡是小時候班上的同學在課堂上偷看的書,屬於自己的課外書這件事,幾乎是空白的。 閱讀課外書,對於一個勞動階級的家庭而言,是...
瀏覽:970迴響:0推薦:0 - 2015/10/09 17:58
自孩子的書架上發現這本依然嶄新的書。 生於海島,成長於驅車一個小時以內就能抵達海濱的土地,我們,究竟對海洋了解多少? 從一個片面的觀眾、帶著距離的美感連同畏懼感的讀者如我,海洋是另一個世界,可載可沉可...
瀏覽:3,985迴響:0推薦:0 - 2015/05/19 16:23
許久未曾讀到這麼滋味繁複的本土散文,出自一個足足小我二十來歲的青年作家之手。 我被書名吸引,先對號入座自己的媽媽也欠栽培,再被作者充滿鄉土情韻的筆觸輕而易舉地將二十年的時間,以及筆者與讀者成長中的南北...
瀏覽:1,423迴響:0推薦:0 - 2015/04/21 11:14
一個以寫童話書嶄露頭角的作家,帶著讀者進入一個溫暖的小城,花草與居民彼此相愛、相知、相助,筆者以小說的形式,用充滿畫面的觸感及口氣,款款進入彷圖畫書卻無圖分心的故事之中;人物與景致透過對白與陳述的文字...
瀏覽:1,028迴響:0推薦:0 - 2015/04/03 21:11
【寫在前面】 適逢清明時節,這本書因為讀書會的邀請,重新由藏書架上來到我那穿插著待讀、應讀、想讀的雜亂無序的書架上。 包裹著透明書套的書面裡,收著一張為贊助蘭嶼國中美術基金印製的萬用卡,卡片翻開,...
瀏覽:850迴響:0推薦:4 - 2015/03/28 14:54
春分過,草木濕了一路 山頭的建築都洗過了 天元宮的櫻花該是褪了一層 買花的人不著急 挑了一對向陽的 再添九朵紙蓮 若還有位置 留給思念去填 靜謐 擺盤安花設果 文字 寫在紙錢的袋口 要記得...
瀏覽:452迴響:0推薦:0 - 2015/03/26 20:44
即便是對一個生長於道地閩南家庭的人而言,《少女媽祖婆》這樣的以全閩南語語言及文化當背景,透過特殊的風土民情闡述的文字,停頓與意會是必然的。 閱讀的過程中,酷愛《千江有水千江月》〈以下簡稱千江〉的讀...
瀏覽:1,728迴響:1推薦: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