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黑鳳蝶幼幼回家的那片複葉上有四、五隻這樣的小蟲,那天很掙扎該不該一起帶回去,基本上我不愛干預牠們的生長過程,只是黑鳳蝶是期待已久的觀察對象,猶豫了一會也就不再多想囉!
第一次以人工方式飼養及觀察這些幼幼們,這個有些透明的箱子長寬約35*20,除了黑鳳蝶、還有兩種蛾寶寶,這是其中一種也是數量最多的。
從這幾張照片可以看到不同齡期的蛾寶寶長相沒有太大的變化,身子長了些也粗了些,不像常見的幼蟲有著明顯的特徵或是截然不同的模樣變化,這樣的翠綠顏色一直保持到化蛹的狀態。
這個標準的動作可以斷定是尺蠖的一種,前些日子找資料時見到擬尺蠖這個用語,怎麼分我還沒去細究,所以還是先以尺蠖稱之。
帶回的食茱萸葉片量很少,在原本的植株上也是所剩無幾,尋找食草成了最要緊的事。在林子裡翻找過一陣子,始終沒能再見到其他植株,後來在公司附近看到這麼大一棵,走近細看葉片很美很大,沒看到咬痕頗令人不安。
食茱萸整株都有刺,如上面照片所示稱為羽狀複葉互生,意思就是這麼一大片是一片葉子
即使是用剪刀從枝幹將一整片大葉剪下還是不免會被刺刺到,真的會痛柳
擺了一天的葉片竟然沒有幼幼靠近,再隔了一天看時葉片上有了小缺口,但同時也有了兩隻小幼幼出現怪異的扭曲
我真的做了蠢事
對這片葉子的疑慮讓我持續在林子裡尋找,不得不在原來的植株上摘下零星的葉片,最後在林高的圍牆邊找到三株小小的食茱萸幼苗。
摘回的葉片上已有零星的缺口,果然還是天然的最好啊
下面這張幼蟲的體色並不是自然變化的,是我的第二件蠢事
為了讓葉片有直立的感覺用膠帶貼在盒子的立面上,結果有兩隻不曉得什麼時候一起跟著回來的小幼幼鑽進膠帶的縫隙中被黏住,看著掙扎的牠們心緊緊的被揪住,非常小心的將牠們跟膠帶分開,並祈禱著牠們仍然能順利成長。
這隻也是被黏過,看得出來很不自然
整個觀察過程最後只注意到兩個蟲蛹,一個蛹在用枯葉跟絲將自己包住時被我不小心扯下,另一個就是體色怪異這隻也用枯葉及絲線將自己包住,由此可知在野外的幼蟲化蛹時會利用葉片及絲線捲起來化蛹,觀察盒裡只剩下枯葉牠們只好將就利用。
這個蛹就是在化蛹時不小心被我扯下的,幸好終於見到那兩顆深色的眼睛,是羽化的前兆喔
蛹的長度約1-1.5公分左右
隨著顏色加深越接近出蛹時刻。
這隻羽化時嚇到了我,因為上面的蛹還是完整的,也就是說牠把自己保護的很好在我沒注意的地方化蛹,這中間我整理過箱子,原本要將一些枯枝丟掉,後來決定先暫時留在箱子裡,這一念間才讓我得以看到前面三隻的羽化。-1(11/4 08:28)
-2(11/6 07:06)
-3(11/7 09:58)
-3
這隻的翅膀明顯的縮水很多,不確定是體色怪異的還是另一隻行走扭曲的
幸運的是翅膀還算對稱,只是飛行距離及時間相對下會減少
-4(11/9 08:55)
最後這隻就真的令人心痛,一切都要怪我
無法展開的雙翅,只能一直待在盒子裡走完這一生-5(11/14 06:27)
觀察過程中出現的缺失是最大的遺憾,雖說待在自然環境的牠們未必安全,可能被鳥、蛛、蜂捕食,也可能被寄生,人為的疏失還是最大敗筆。
此外未能注意到齡數的變化也頗為可惜,太貪心了,觀察箱裡一下擺放三種不同的幼蟲,數量也超過預期,讓觀察增加困擾也不夠精確,唯一可以說的是對這種蛾類的整個生長過程有了粗淺的認識。
1010208 仔細比對過這兩種近似蛾種後,初步斷定應是窄翅綠波尺蛾。^^
(尺蛾科 / 波尺蛾亞科)
綠波尺蛾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