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從「無相佈施」到「無相念佛」 誰做到了無相,不放在心上?
2024/06/16 13:51
瀏覽12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蓮生活佛第196冊文集《清涼的書箋》

宋姓弟子問: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于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這段文字出自《金剛經》,我們了解是無相佈施,請問師尊,今之世人,有誰做到了?」

宋姓弟子問:

「在市面上,有一本書,名『無相念佛』,我讀完,覺得寫的甚深,無法深入如何念佛才是無相念佛?」

「請問師尊,如何念佛?才算是無相念佛?又有誰,達到無相念佛的境界?」

我的答覆如下:

所謂「無相佈施」是:

無佈施之人。

無受佈施之人。

無佈施之物。

(這即是「無相佈施」的三輪體空)

認真的說:

也就是把佈施的我,受佈施的人,佈施的東西。

看成了虛幻的假相,根本不放在心上,也就是不住心之義。這種善行,是超世間的善行,是性空智慧的善行。

佛陀說:

「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然而,我個人發覺,無相佈施,也是相當難的。

現今世人組織的佈施功德會甚多,大部份全在「有相佈施」上,例如:

「榮譽董事」。

「刻碑立名」。

「著上名衣」。

.........。

全是為了「善名」之久遠也。尤其發給做善事的「獎牌」、「獎狀」等等。

宋姓弟子問我;

「誰做到了無相佈施?」

我答:

「大菩薩。無名無姓的大菩薩。」

從「無相佈施」到「無相念佛」,我依「無相」來解析:

無念佛的人。

無念佛的對象。

無念佛的色、聲、香、味、觸、法。

(這即是「三輪體空」的念佛)

我覺得類似禪宗的:

「無心。」(非心)

「無佛。」(非佛)

「無物。」(非物)

這實在是太深了,決不是一般「念佛人」能達到的功夫。

如果把「無相念佛」解釋成「最深意識」的念佛。或是「不著相」的念佛,這還令人有些明白。

宋姓弟子問:「有誰達到了無相念佛的境界?」

我答:

「無念如來、無想如來、無聲如來、無相如來。」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回應槓精系列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