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無鐵炮拉麵。看湯的濃度也知道老闆真是有放感情下去煮。
圖片說明:無鐵炮拉麵的門口。
圖片說明:進門後要買餐券。再來就是再一輪的等待。
圖片說明:離峰的時間,店內還是全滿。
圖片說明:牆上所貼的介紹。但看到老闆的臉,我有點好奇是不是礙於老闆樣子像黑道大哥,所以評審不敢不給他滿分....咳!
圖片說明:店內的另一角落。如果要拉麵的味道淡一點,是可以先跟店員說的。
時序進到3月份後,想想也快回家了——日幣帶回台灣也不能用啊!何須在乎那一點錢而把自已忙得大粒汗小粒汗的煮飯呢,倒不如把時間跟錢花在吃上,這樣日本美食就會跟著唸書、冷死人的天氣、每天都聽得到的鳥鴉叫聲等等的日本生活體驗,一起留存在我的記憶裡。
而礙於只有自已一個人,我能去體驗的店大概也都是一般簡單的庶民飲食,像是拉麵、定食類。可能是命運的咀咒吧,此時我心裡的小劇場又開始上演:常出入高級餐廳的鐵幕國家出身的苦主朋友一家人,搞不好都用魚翅漱口吔!何解我這麼努力生活的人只能吃拉麵與定食呢?這有道理嗎?實在太不公平了呀!
之前在住處附近閒晃時,發現有間名為"無鐵炮"的拉麵店,店門外總是一條長長的排隊人龍。排隊說實在沒什麼希奇,但是要在刺骨寒風中排隊,合理推測事必有蹊蹺:要嘛就是主廚的臉蛋與身材帥如彭于宴,要嘛就是一碗拉麵低於市價很多。這是快由輕熟女邁向熟女級的本小姐的想法。
某天約莫下午2~3點的用餐離峰時間,排隊人潮沒有太離譜,想想理論上應該能少吹10分鐘的冷風吧,就狠下心來跟著人群在寒風排隊。在外面吹了半個小時的風,總算能進入拉麵店的那扇門裡。服務人員領我進門時,我心想,總算能吃飯了——但千金難買早知道,萬般無奈想不到,服務人員其實只是領我進去買餐券,然後我還是要再坐在門後的椅子上,再等!
買好餐券並坐在門口座位等待的時間裡,不可避免的打量店內裝潢、服務人員、店內客人等等。除了"無鐵炮"此店名很威之外,服務人員不像彭于宴,拉麵也是市價行情,整體是呈現正常狀態,沒什麼特別驚人之處。只有牆面所貼的報導算是略有透露一點該店不平凡的端倪啦,如:拉麵評論家評論"豚骨第一",還有"拉麵馬鹿",意即老闆是一個只為拉麵而活的人——想想我翻的文字還算是有點水平兒。如果是曾把POWER POINT翻成"強而有力的一小點兒",或是把電影"THE DAY AFTER TOMORROW"翻成"後天"的鐵幕國家來翻譯,"拉麵馬鹿"九成九會被翻成"拉麵笨蛋"之類的吧。
好不容易入座後,沒很久就端上來一碗褐色,看上去跟聞起來都有著濃厚湯頭的拉麵;品嘗後的感覺是,此碗無鐵炮拉麵有別於一般拉麵,特別是湯頭濃郁的程度,幾乎濃到我頭頂彷彿有一隻鳥鴉飛過——啊!不是啦!應該是我個人的口味不同於日本人的口味,不然整個店裡都是日本人,除了我之外,大家都吃得速速叫啊!
我真的只會說鐵幕國家壞話,評論其他國家不在我專長之內,所以也只能說這麼多了。建議還是自行來體驗一次,才能知道無鐵炮拉麵的老闆一生只為此碗拉麵而活,那種"馬鹿"的滋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