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新竹乳膠鞋墊可回收加工技術 》ESG趨勢下,德侑實業如何提升鞋墊代工永續價值?
2025/03/18 14:45
瀏覽1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在當今全球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趨勢下,電子廢棄物的回收與再利用已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課題。液晶螢幕的回收再製一直是技術門檻極高的挑戰,尤其是如何將其玻璃材料轉化為具備高附加價值的產品,更是產業界關注的焦點。

德侑實業多年來專注於機能性鞋墊的研發與製造,擁有豐富的材料應用經驗與精密加工技術,我們創新的液晶螢幕回收玻璃應用鞋墊順利研發成功,不僅成功解決液晶螢幕玻璃的回收再製問題,更賦予鞋墊抗菌、防霉、吸濕除臭等優異機能。這不僅是一項材料應用的創新,更是對於循環經濟、環保永續與消費者健康需求的全面回應。

此技術的研發過程、核心特色以及ESG導向下的市場應用,期望能為產業帶來新的思維,並讓綠色鞋墊成為永續未來的重要一環。

環境(E - Environmental):減少電子廢棄物,打造綠色鞋墊循環經濟

  1. 解決液晶螢幕回收困境
    液晶螢幕的玻璃通常含有複雜材料,回收不易,透過德侑的加工處理,讓這些材料得以轉化為具有高吸濕、高透氣、高抗菌特性的鞋墊,避免大量電子垃圾進入掩埋場。
  2. 降低碳排放,創造低碳產品
    相較於傳統銀離子抗菌技術,這款鞋墊採用固態銅離子抗菌技術,碳排量僅為銀抗菌材料的1/3以下,大幅降低生產對環境的影響,符合全球碳中和趨勢。
  3. 促進資源循環再利用
    這項技術不僅回收液晶螢幕玻璃,還應用於瑜珈墊、醫療院窗簾、沙發墊等多種產品,實現材料的高效再利用,符合ESG對「循環經濟」的要求。

社會(S - Social):健康與安全的雙重保障,創新鞋墊加工技術

  1. 提供足部健康解決方案
    • >99.9%抗菌效果(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 最高等級防霉性(混合菌、鬚髮癬菌)
      這款鞋墊能有效降低細菌滋生,對於長時間站立的工作者、運動愛好者、醫療人員等,能顯著減少足部感染風險,提升生活品質。

皮膚敏感性測試

  1. 無皮膚刺激,適合長時間穿戴
    • 通過皮膚敏感性測試皮膚刺激性測試,證實對人體無害。
    • 採用透氣設計,有效減少腳汗,避免潮濕環境導致的異味與不適。
  2. 支持ESG永續就業與社會責任
    企業投入綠色科技,將回收材料轉化為高價值產品,能促進循環經濟產業鏈發展,創造更多綠色就業機會,並減少勞動環境中的有害物質,提升工作安全。

公司治理(G - Governance):強化品牌ESG競爭力

  1. 符合國際環保法規與ESG標準
    全球企業面臨更嚴格的環保合規要求,這款鞋墊透過低碳、回收、抗菌三大優勢,符合歐盟WEEE指令、REACH規範等國際標準,有助於品牌拓展全球市場。
  2. 提升企業形象,吸引ESG投資人
    隨著ESG投資市場擴大,企業若能展現環境永續與社會責任,將能獲得更多ESG基金與投資人的青睞,提高企業評級與市場價值。
  3. 推動綠色供應鏈,創造永續競爭優勢
    透過與德侑實業合作開發,形成創新材料供應鏈,不僅能提升產品附加價值,還能讓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奠定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德侑實業,以專業鞋墊加工技術賦能永續創新

德侑實業再次展現了我們在鞋墊研發與加工領域的卓越實力。我們不僅成功克服液晶螢幕玻璃回收再製的技術挑戰,更將其轉化為具備抗菌、防霉、吸濕除臭等高機能性的鞋墊產品,開創了綠色循環經濟的新應用。
這項創新不僅是材料科技的一大突破,更體現了我們致力於ESG永續發展的承諾。德侑實業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與技術支援,能夠協助企業將廢棄材料轉化為高附加價值的產品,提升資源再利用效率,創造環保與市場價值的雙贏。未來,我們將持續推動更多綠色科技應用,為全球企業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援,攜手打造更加永續的產品生態鏈。

洽詢鞋墊加工:https://www.deryou-tw.com/

 

德侑實業攜手科技大廠,打造ESG永續鞋墊,賦予液晶面板全新價值

在全球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永續發展趨勢下,電子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已成為各大科技企業的重要課題。德侑實業,作為專業鞋墊加工廠,率先將液晶面板回收技術導入鞋墊製造領域,打造高機能、環保永續的ESG鞋墊,為科技企業提供創新解決方案,實現電子廢棄物的高效再利用。

液晶面板中的玻璃材料轉化為具備高透氣、抗菌除臭、吸濕調節等優異性能的機能型鞋墊,不僅解決了液晶玻璃的回收困境,更創造了高附加價值的永續產品。

透過這項創新技術,我們能協助科技大廠將廢棄液晶面板導入綠色循環供應鏈,符合國際環保法規(如WEEE、RoHS、REACH)及企業ESG目標,提升品牌形象與社會責任指標

我們期待與有志於推動環保永續發展的科技企業合作,攜手將電子廢棄物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實現企業與環境共榮共生的雙贏局面。

德侑實業,讓每一步都更永續,讓廢棄液晶擁有新生命。期待與科技產業領導者攜手,打造ESG時代的標竿產品!

假期里,爸爸媽媽帶我去上海旅行,這次旅行使我大開眼界,到現在還難以忘懷。 記得那是一個陰天的早上,我一大早就醒了,我們一家人早早的來到了火車站,爸爸先去售票處買了從淄博到上海的火車票。上火車了,我興奮的蹦了起來,一路上經過了許多城市,我們坐了近五個小時的火車,終于到了此次的目的地——上海。 爸爸訂的酒店很特別,一進門就有一個大音響放著優美的音樂,窗簾是可以遙控的,枕頭上還放著許多糖果,我忍不住嘗了一顆,啊!真甜!像極了我現在的心情。 在上海旅游的這幾天,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參觀杜莎夫人蠟像館。一進蠟像館的大門,我就看到了許許多多的名人,都栩栩如生。我最先認出來的是姚明,他的手中抱著籃球,眼睛炯炯有神,好像在尋找機會要投籃呢!有的人在踮著腳跟姚明比高矮,可誰都沒有姚明高。我看到姚明的肌肉很壯,忍不住湊上去摸了摸他的腿,硬邦邦的,我差點忘了他們都是蠟像呢!我又看到了愛因斯坦,他有一頭花白的頭發,額頭上布滿了皺紋,穿著一件灰色的毛衣,顯得很和藹可親。我真想問問他為什么這么聰明,他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好像在對我說:“小朋友,只要多讀書,愛學習,肯動腦筋,就能變得越來越聰明。”我還認出了李小龍、成龍、范冰冰,還有美國總統奧巴馬等等……我開心地跟名人蠟像合影留念。此時此刻我也多么渴望成為一個“小名人”,把自己的蠟像也留在杜莎夫人蠟像館啊!我一定會為此努力的! 爸爸媽媽還帶我參觀了上海科技館、海洋水族館、歡樂谷……這次上海之旅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更多美文:難忘

有幸參加成都理工大學成立50周年校慶,得以赴三星堆參觀。 我們從成都出發,沿成都至綿陽高速公路向廣漢縣馳去。車過鴨子河,就看見河畔聳立著一座造型奇特、外形成椎體的建筑物,這就是聞名于世的三星堆古遺址。遺址處來人較少,清靜,干凈。我們1973、1974級的校友,輕松而愉快地邊看邊走邊談天。 三星堆遺址,是四川境內目前所知的范圍最廣、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古蜀文化遺址。遺址的發現純屬偶然,但對三星堆遺址的發掘研究,卻持續數十年。1929年春天,當地農民在宅旁掏水溝時,發現一坑精美的玉石器,引起世人廣泛關注。1933年,前華西大學美籍教授D·C·葛維漢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對三星堆進行發掘,發掘成果得到當時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評價。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考古發掘,三星堆遺址文化被確認為距今有4800~2800年,延續時間近2000年。 在三星堆文物中,青銅器占據主導地位。這古老的青銅王國,創造了許多世界之最:有世界上最早、樹株最高的青銅神樹,有世界上最早的金杖,有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被稱為銅像之王的大青銅立人像,有世界上最大的青銅縱目人像。這些文物,形體高大、造型生動、結構復雜。這里也是世界上一次性出土青銅人頭像和面具最多的地方。講解員重點給我們講解了那尊最大的被譽為“東方巨人”的青銅立人像。這個銅像,可以說是世界銅像之王,銅像身軀瘦高,手指和手臂都粗大,造型很夸張,兩手呈擁抱之狀。方形的臉看起來似人非人,似獸非獸,角尺形的大耳高高聳起,長長的眼球向外凸出,其面容猙獰、怪誕。講解員說,這個最大的青銅立人像,頭頂花冠的正中的圓代表太陽,大約是代表太陽神在行使職能,也許他本身就是太陽神的化身。這是太陽崇拜的直接表現。 我立在青銅立人像旁,端視良久。這個青銅立人像不是寫實風格的雕像,造型抽象,極度夸張。這大約是古蜀人喜歡的一種藝術形式。那么,這尊青銅立人像代表誰呢?按照常理推測,就一般情況而言,他應該是十分尊貴的人物,或者就是蜀王。講解員告訴我們,這尊銅像,要么是先王蠶叢的寫照,要么是先王魚鳧的象征。聽到這兩個熟悉的名詞,我不禁想起李白的著名詩歌《蜀道難》中“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的句子。 三星堆古遺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范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蜀文化遺址。它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直接稱為“長江文明之源”。但是三星堆里還有許多未解之謎。三星堆文化來自何方?持續繁榮了1500多年的古蜀國,為什么突然消失了?古蜀國的滅亡是水患,是戰爭,還是遷徙?三星堆出土了5000多枚海貝,經鑒定來自印度洋,難道“不與秦塞通人煙”的古蜀國,居然曾通達世界?在祭祀坑中,還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金杖,其上所刻的魚、箭頭圖案是文字嗎? 有未解之謎是件好事,它給世人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間。聽了講解員的講述后,我想,所謂許多解開的謎,答案都是對的嗎?還是文學家余秋雨先生說得好,“偉大的文明就應該有點神秘,中國文化記錄過于清晰,幸好有個三星堆。”對于余秋雨先生的評價,我深以為然。 參觀三星堆遺址結束時,太陽已偏西,沒有時間再去三星堆博物館參觀了,只能聽講解員簡單地對三星堆博物館進行概括的介紹。三星堆博物館位于三星堆遺址東北角,處在歷史名城廣漢之西的鴨子河畔。三星堆博物館奠基于1992年,竣工于1997年,面積7000余平方米,是一座大型的歷史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以“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陳列”為主體內容,全面展示三星堆遺址及其一號、二號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陶器、玉器、骨器、金器和青銅器等千余件珍貴文物。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響的文物。在中國浩如煙海蔚為壯觀的文物群體中,它最具歷史科學和文化藝術雙重價值,并且最富觀賞性。 聽了講解員的講述后,我為不能親睹感到遺憾。我說,如果下次再有機會來蜀,一定要去三星堆博物館參觀。 >>>更多美文:生活隨筆

過年的味道——外婆的愛 文/何何專家 快過年了,每到這個時候,我就想起過世已經12年的外婆。外婆是這個世界上對我最好的人,因為她的愛,只有付出,不求回報。她只希望你過得好。 外婆一生經歷戰亂,多子女,3年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一生經歷坎坷頗多,但憑著從小勤勞,節儉的良好習慣,帶大10多個子子孫孫。這與她一生信奉基督教,密不可分。因為有信仰,內心在最困難,無助,無耐之時,可以求助耶穌基督,把對自身不能做到的事情交托與耶穌基督,內心就會一片坦然,而在平時心態平和,就會對每個子女和教友都非常友好。 尤其在過年時會盡力準備一桌豐盛的團圓飯,有各種豐富的新鮮蔬菜,由幾樣過年必備的壓軸大菜組成。通常會有清蒸火腿,紅燒豬蹄,炒豬肝,紅燒魚,紅燒肉等,汽鍋雞等等,還會有炒餌塊,煮餃子等必備的主食。我的外婆會在過年前一個月就開始準備過年的食物,因為那時生活簡單,沒有現在物質豐富。我會跟著她做所有的準備,從各種原材料的采集和購買,各種菜品的準備,到各種菜品的搭配,準備的過程充滿溫馨和甜蜜,大家都在等那天的到來。總之,這頓年夜飯浸透的外婆的真愛和心血,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吃個團圓飯,就才能代表這一年來過得平平安安,完完整整,讓一家人擁有凝聚力,團結一心,面對未來,并預祝來年的風調雨順,而外婆對家人的愛也就蘊藏于于這一桌豐盛的食物中。 大年三十的一大早,我就會幫著外婆把一切小菜摘好,洗好,把餌塊切好,把面和好,還有把生肉切成2寸大小的方塊,放入大一點的盆中,加入雞蛋,灰面混勻,放到油鍋中炸好備用,其他的大菜就要由外婆一起幫我做好。 等到所有的菜做好,一家人就圍著坐在一起,熱熱鬧鬧吃個團圓飯,所有人都夸我幫了外婆的大忙。其實我覺得這些事情很簡單, 我也很是高興能和外婆一同準備年夜飯。因此學會很多做菜,做飯的手藝。是外婆教會我隨時要會用自己的雙手收拾出一個干凈整潔的家,要隨時用手邊的材料作出一份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溫暖自己的心,溫暖自己的胃。人首先要有做飯的能力,收拾房間,清潔家務的能力,才會有生存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我的外婆,她從來不抱怨生活艱難,任何時候,她都可以教我作出一頓簡單的食材,作出一頓可口的美食。有外婆的美食和真愛相伴,我在長大成人后的每一天都不覺得做家務和美食很累人。因為你是在為自己和自己最愛的家人做事。幸福很簡單,有時就是一頓簡單的美食。有時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頓飯。聊一聊天,說一些簡單的話題。 所以,我不會看無聊又亂七八糟的韓劇,如果你是一個什么都不會做的小姐,每天就會喝喝咖啡,談談戀愛,那么你就永遠不會等來自己的真愛。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白馬王子。你要能做好灰姑娘會做的一切家務,會燒得一手好菜,還要擁有一技之長,才能在這個社會擁有一席之地。才會有門當戶對的男朋友,才能擁有一份實力相當的婚姻,才能開始擁有屬于自己的生活。這樣等有了小孩,你才不會受委屈,手慢腳亂。 最重要的是一份美食,也代表一份愛,才能給你擁有一份充分的滿足感,安全感。我不用求人,隨時可以為你自己創造一份溫暖自己的美食。創造一個自己的舒適整潔,干凈的家。一句話,就是屬于自己的世界,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家。 外婆的愛多年來陪伴我成長,她教我求人不如求己,常常教導我,要以嚴以律己,而寬以待人。常常教育我舍得與他人分享美食與真愛。 是呀,幸福是什么,其實很簡單,也許就是把自己的家收拾干凈,做一桌美食,一家人在一起吃頓飯。大家在一起不抱怨,不爭吵。友好和睦的在一起吃頓飯。學會在享用美食的時候,擁有一份感恩的好心態。就向我外婆在每次年夜飯前,所作的禱告一樣,感謝一天的勞作后主賜予我們的美食,讓我們擁有一份永遠感恩的心。 外婆家的櫻桃樹 文/林杉 又到陽春三月,春暖花開。微信群里,朋友圈中,討論賞花去處,曬人花合影,甚是熱鬧。早春開花中最前者必是桃花李花和櫻桃花,在我的印象中,桃花紅潤,李花雪白,唯有櫻桃花介于桃花的紅和李花的白。相比桃李,我卻對櫻桃有獨有的情懷,不必說是偏愛,卻是因為在孩提時代,最天真浪漫的記憶便是早春的櫻桃花,初夏的紅櫻桃以及外婆那慈祥的笑臉。 生長在農村鄉間的孩子知道,三月天由冷轉熱,最是去山野田間貪玩的時節。初春的陽光是如此和煦,外婆家的老屋旁邊便是坎坎相連的田地,比我大一歲的表哥也是跟我一樣,最喜歡去玩的地方就是地邊的那塊大石頭。這塊大石頭不是自然形成的整塊石頭,菱角分明,是被人工鑿切后剩下的。當然關于這塊規則石頭的形成是長大點才知道的,小孩子那會兒哪知道怎么來的,反正就知道這塊大石頭好玩,石頭有將近1米6,但是對于小孩子的我們卻是敬畏的大人才有的高度,石頭側面鑿了幾個坑,我們剛好可以順著踩在上面爬上這個“石頭山”。猶記得第一次爬上去的情景,表哥比我大,他已經爬上去玩過多次,每次我都在下面玩,看到他在上面高高在上,多少心里有些不服氣。也不知道是哪一天來了什么勇氣,我想一定要去嘗試一下,我用力抓住石坑,腳踩住最下面的石坑,蹬了兩步,最終用了全力我竟然給爬上去了,而我自己都意想不到。從此以后,感覺開辟了一個新的玩處,心中高興得很。但是石頭上不只是我們的玩處,也是外婆晾曬東西的好地方。早春的陽光很難得,各家各戶都會把能曬的東西拿出來曬曬。而外婆喜歡在石頭上曬蘿卜干,榨菜、大頭菜,每當外婆曬了東西在石頭上,她總是會把我們叫到身邊很兇的說:今天不要去石頭上玩了,哪個把東西打翻就要挨屁股哦”,說完轉身便給了我和表哥一人一顆糖,我們心里清楚,外婆才不會打我們呢,因為每次犯了錯,只有我媽打我而外婆是在旁邊幫我的。不過還好,我也不是愛惹麻煩事的孩子,還有除了“石頭山”,的確還有其他好玩的地方。 石頭山的旁邊就長了一顆櫻桃樹,據說是外公種的,可是外公在我5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對外公的記憶很模糊,也就不記得外公是否給我講過種櫻桃樹的事情。這顆櫻桃樹長得很有特點,樹干筆直,它的第一個樹枝分叉很高的,居然與石頭山平直的。所以在征服石頭山之后,爬上櫻桃樹的第一個分叉就是我的目標了,為了開辟新的玩處,我和表哥也是使足了勁,但是爬樹也是蠻費勁的,就是每次很費勁的爬上去再梭下來,磨爛褲子不說,感覺很費力啊。讀書學知識的確很重要,我受到了當時剛學的小學三年級課文“烏鴉喝水”的啟發,搬了些石頭磚塊來,墊高自己,以后上樹叉不就容易了么。 早春里,櫻桃樹默默的看著我在樹下嬉戲玩耍,它也默默地打開了密密麻麻的淡紅色小花。那個時候沒有手機拍照記錄,一切的美好都印在了我的心中,閉上眼睛總能回想起大石頭旁邊長著一顆開滿淡紅色櫻花的櫻桃樹。4月的櫻花盛開時節,外婆一本正經地叮囑我說:不要去摘櫻花,掉了櫻花娃娃兒些就吃不到果果了。我相信外婆說的,在我記憶中,每年的櫻花盛開,我去到外婆家,我們兄弟姐妹些都沒有人去摘櫻花,也許我們也想保留那最完整的絢麗櫻花,但是我想當初我們更想的是能多結點櫻桃可以吃。 櫻花凋零的同時,櫻桃樹的綠葉就一片片冒了出來,我還看見了櫻花蕊下面的一個個綠色小點精靈,因為他們會慢慢長大,長成一顆顆晶瑩紅潤的櫻桃。那時候,每年的五一勞動節,我總是要鬧著去外婆家,因為那是櫻桃成熟的季節。母親執拗不過我,再大點的時候我不管母親是否同意,到了那個時節,放學后就跟著表哥一起到外婆家爬樹吃櫻桃。 趴在樹上吃櫻桃簡直就是一種享受啊,爬上樹杈后,身邊全是紅澄澄的櫻桃,都顧不上要先吃那一顆,我們仿佛掉進米缸的老鼠,不斷的吃吃吃,都懶得用手去摘了,直接嘴巴咬。也吃不了多少,嘴巴就酸了,但是這個過程卻是極其開心的。外婆總會在我們去爬樹摘櫻桃前叮囑道:小心點,不要爬高了,摘不到的我喊大人給你們摘。后面聽母親說起,外婆每年在櫻桃成熟季節都會看緊櫻桃樹,外婆心善,不是不讓路人摘來吃,但是會說:摘邊上的,中間的要留給家里的小孩子們。所以才會有我們每年都能摘到中間那漂亮飽滿可口的櫻桃吃。 但是也不是每一年都能有這樣的享受,記得有一年又到櫻桃成熟季節,我鬧著要去外婆家吃櫻桃,母親卻說:今年吃不成了,櫻桃沒結,半個月前的大風把小果子全部打飛了。我當然不信,我心想母親騙人也不好好找個理由。不由分說,我還是去到了外婆家,結果可想而知。櫻桃樹滿樹的綠葉子,就是沒有一個“紅點”,我們幾個小孩子硬是眼巴巴地望著櫻桃樹,滿是不舍與委屈,小表妹竟然還哭了。外婆最是慈祥,此時拿出了過年那會兒走人戶送的櫻桃罐頭來,這可樂壞了我們幾個孩子,立馬就給分來吃了,還是吃出了往年的櫻桃味。 后來家里的小孩漸漸都長大了,讀書的地方也越來越遠了,去外婆家玩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外婆也漸漸老去了,記憶中的櫻花櫻桃果也慢慢淡去。上高中后學業緊張了,記得只有上高一那年的寒暑假在外婆家好好玩了段時間,寒暑假看到的櫻桃樹也只有兩幅情景:夏日里的櫻桃樹枝葉茂盛,樹葉上零星的有卷葉蟲的卷葉子,此時櫻桃樹跟其他樹木沒有什么兩樣;冬日里的櫻桃樹突兀的樹干架著射向四面的樹枝,在陰沉的天空下,如此地死寂跟蕭肅。那時的我正值迷惘的少年,在城市的繁華喧囂中靜修學業,而回安靜蕭條的農村感悟人生,這樣的情景,多少有些觸動心靈,明明感覺那記憶中的櫻桃樹正在逐漸遠去,卻也無可奈何。 外婆一直很要強,上高中那會兒,外婆已經將近80高齡了,可她還是一個人住在農村的老屋,經營著房前屋后的那幾塊地,還養著雞鴨,本來想養豬的,但是在子女們的強烈反對下而妥協了,外婆也是村里強健老人的代表,其他人都說她生活樂觀,從來不要求子女要怎么樣。終究歲月不饒人,上大學的時候,外婆耳朵也逐漸變得不再聰慧,給她講話老是聽錯,我們就哈哈地笑,她也不氣惱。大三的時候,給家里打電話,母親說外婆腿腳開始有點不利索了,右腿膝關節痛。她的子女們開始力勸她不要在農村獨住了,舅舅在鄉鎮街道買了房子,距離我母親也近,可以好好照顧她。大學畢業那年,外婆終于離開了堅守幾十年的老屋,住進了街道的樓房。我沒有親眼看見外婆是怎么搬東西離開老屋的,但是我能想象外婆當時一定是相當地不舍。前一年,畢業后參加工作的第二年,元旦過后,晚冬時節。外婆病危,我及時請假連夜趕回了外婆家的老屋。葉落歸根,外婆在病倒前就多次說一定要回到農村老屋,子女們也是滿足了她的心愿。在那個晚冬的深夜里,在大多數子女都趕回來后,外婆心滿意足,沒有一絲痛苦與留念,安詳地離開。 工作后的生活更加繁忙了,假期也是如此地短促。去年春節回到了外婆老家看了下,因為老家還有個舅舅在。去看了下外婆住過的空曠泥墻房,滿是荒涼破敗,已經許久沒有人住的痕跡了。石頭上旁邊的櫻桃樹長粗了些,依然是冬日里突兀的樹干架著射向四面的樹枝那樣的情景,滿是蒼涼與蕭肅。 這個春節我帶著新婚妻子還是回到了外婆老家去看了看,外婆住過的泥土墻房依舊破敗,一面泥土墻被一根粗壯的樹干頂住,感覺經不住今夏的一場大暴風雨了。舅舅在外婆住的老屋搭了羊圈,里面有兩只萌萌的小黑羊,妻子被侄兒拖著要去逗小羊,我卻擔心這房子會不會掉磚瓦,忐忑地進去抱住小羊拍照后就拉著妻子出來。依舊走向石頭山,卻被眼前的一幕怔住了,分明長櫻桃樹的地方只有一個齊地面的樹樁,顯然是被鋸斷的,周圍還散落著鋸木屑,我的心砰砰直跳,這不是真的吧,櫻桃樹死了?再看旁邊的田里,就是櫻桃樹的枝干,被砍成了數不清多少段,橫七豎八地躺在那里。我正陷入對櫻桃樹的無限回憶時,舅舅家的小孫子豆豆不知道什么時候爬上了“石頭山”,大叫到:哈哈,這棵樹前幾天才被砍了的哦,他們說要種核桃樹。我立馬回過神問到:豆豆,你說的他們是誰,為什么要砍掉這么好的果樹呀?豆豆答道:村長說砍的,種核桃樹能賣錢。果然在旁邊的田里看到了半米高的核桃樹,稀稀拉拉地種了好幾棵。妻子問道這就是你說的那棵爬上去吃櫻桃的櫻桃樹?我說:是的,可是已經不存在了。我問:豆豆,你曉不曉得你少了可以耍的好東西了?豆豆用清澈的眼睛望著我,正如孩提時代的我一般,忽地一下就跑回家去了。 外婆屋檐下的紅辣椒 文/魯珉 外婆的家在鄂西山區的一個小山村,淙淙的小河水在村前悠悠地流淌著。小河岸長著很多的柳樹楓香樹,還有密密的茅草,肥沃的土壤,加上河水的滋潤,全都舒展出枝繁葉茂的盎然生機。 記憶中外婆的小山村,是那樣地古樸清新,寧靜自然。我上小學前的那幾年,幾乎都是在外婆家度過的。外婆家的屋是典型的土家風格,土墻木樓,灰瓦飛檐。正面墻的二樓的屋檐下,是木質的曬臺,就像現在的陽臺。 就是那個曬臺,多少年來一直就印在我的記憶里。屋檐下,一年四季都會掛些東西,印象最深的是秋收后沒有脫粒的苞谷,長長的干豇豆,干白菜,還有那一串串紅紅的辣椒。辣椒在晨風的吹拂下,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仿佛在嘮叨它那匆匆走過的春夏秋,訴說著山里往事。 鄂西山區的生活習慣與渝東湘西差不多,喜辣好麻。外婆家的菜園子里,總會種有大片大片的辣椒。秋天來臨時,藍天格外高遠,晴朗的日子四處飄香,紅透了的辣椒垂著紅撲撲的笑臉。在這個季節,各家各戶就把紅透了的辣椒從秧上摘下來,用線索子串起來,串成長長的一大串,然后掛到屋檐下的曬臺上。 那時我最喜歡玩的地方就是外婆的曬臺。有時會癡癡地仰望屋檐下那一串串的紅辣椒,踮起腳用手去摸它,紅紅的尖尖的滑溜溜的,有時偷偷摘下一個拿在手里玩。那時外婆跟兩個舅舅生活在一起,舅舅們都特別喜愛吃辣椒,有時候桌上的菜就一盤清炒辣椒,舅舅們就著它吃了幾大碗苞谷飯。有時,做鐵匠的二舅還就著辣椒,蘸著外婆自己做的豆瓣醬,喝著自釀的苞谷酒,臉上便綻放著紅光,我們的心也一樣跟著醉了。 那個時候的冬天似乎特別冷,專門的火壟屋的火好像從來就沒有熄滅過。打了一天鐵的二舅,晚上總是要外婆多炒一個菜,多加些紅辣椒,說吃了身上暖和。夜晚降臨,外面風呼呼地刮,有時還飄起鵝毛大雪,外婆一家人都圍坐在火壟旁,菜就放在火壟邊一個長方形的小桌上,照例是二舅喝酒,我們吃著紅辣椒炒臘肉。 每每這個時候,舅舅都會帶著醉意說:“大外甥,紅辣椒,就是好,開胃又下飯。你也要多吃紅辣椒,它是山里人下飯的好東西。”我偎依在外婆懷里,吃得滿頭大汗,二舅說的話沒幾遍,我就記住了,而且一直留在了童年的記憶里。 后來我上小學,每年就只能在寒暑假去外婆家。再后來,上大學,走上工作崗位,生活在城市里了,再也沒有機會跟在外婆的后面,看外婆親手種辣椒了。 有一年寒假,我去看外婆和舅舅的時候,臨走時外婆從曬臺上取下幾串紅辣椒,讓我帶上,說以后放假,一定要多來外婆家。那個時候,心里一種復雜的情感油然而生。看著漸漸老去的外婆和舅舅們,走路都慢了許多,他們自己都不怎么吃紅辣椒了,但還是惦記著我。秋天依舊會串上一些紅辣椒掛在屋檐下,好像在說,有紅辣椒掛在屋檐下的時候,就有外婆在啊。 只是現在,外婆家二樓曬臺沒有了紅紅的辣椒串,因為外婆早已離我而去。可每每看到紅紅的辣椒,就會想起兒時在外婆家的情形,那種快樂與溫馨,猶如辣椒的紅色,深深地印記在柔弱的心底,永遠不會淡去。 外婆的香椿 文/游剛 那是一個周末的下午,我正在街頭步履匆匆。“軍兒!”有人攔住我的去路,直呼我的乳名。我一驚,是六姨!六姨背著背簍,汗涔涔地站在三月的陽光下:“我沒有你的電話,就在這街上轉悠,就知道能遇上你!” 我忙扶著六姨的背簍,想接過來替她一把。“背簍會弄臟你的衣服,這是外婆專為你備的香椿!”六姨說,“你從小就愛吃這芽兒,外婆成天念叨著,就讓我給你送來了!”我小心翼翼地攤開六姨背簍里的包裹,一種久違的清香撲面而來,那是一大包切細了的香椿,卻如在樹上一般新鮮嫩紅。 在故鄉密密的山林里,到處都有高大的香椿樹。每到春季,香椿樹上就悄悄地掛出了一層新綠,小孩和男人蹭蹭地爬上樹去摘香椿。外婆家沒有人能爬上椿樹,外婆家里只有外婆和六姨,外公在六姨出生之后的第二年就去逝了。在人家忙著摘香椿的時候,外婆和六姨就用一根長長的竹竿敲打椿樹上的那些嫩芽兒。 外婆會把敲打下來的香椿細細地切了,攤在陽光下曬干,然后打成包,給幾個女兒等各送一包去。其實幾個姨和我們家都住在鄉村,都能摘到香椿,可外婆卻堅持認為,只有她的香椿是最好的,因為每片芽兒都是她精心挑選的。用外婆的香椿和著肉片爆炒,清香四溢,吃著香脆無比;和著豬肉燉,那湯汁甘醇可口,回味無窮。外婆的香椿,是我們最美味的佳肴。 如今我遠離外婆,成天在城市里奔波。已年過七旬的外婆卻記著我,竟讓六姨將一大包香椿送到城里來。六姨并不識字,也從未到過我的家,僅憑著會在街上遇著我這樣一個信念,不知道在街上轉悠了多久。 拉著六姨的手,我淚眼模糊,似乎看見外婆顫顫巍巍地站在椿樹下,吃力地舉著竹竿,一下又一下地敲打著那些嫩芽兒。外婆的身旁,是一地的香椿,那么鮮嫩,就像外婆和六姨逝去的青春。 我炒了香椿,然后給六姨敬酒,祝愿外婆像故鄉的椿樹一樣青蔥,愿六姨像故鄉的香椿一樣嫩綠。外婆和六姨,就像故鄉的香椿,陽春三月奉獻最鮮美的嫩芽兒,她們則把最好的年華奉獻給了鄉村奉獻給了我們。 >>>更多美文:好文章

ESG1258412DER26EF



員林可持續鞋墊製造合作 》ESG時代下,德侑實業鞋墊代工的競爭優勢在哪?雲林乳膠鞋墊ESG標準供應鏈 》企業如何透過德侑實業,快速切入ESG鞋墊市場?五股石墨烯鞋墊低碳排放代工 》ESG環保鞋墊市場,德侑實業如何滿足消費者需求?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