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林肯稱愛默生為美國孔子,其語錄~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否則等於零。
讓人看透(穿)自己的善良,
往往換來的就是~軟土深掘。
有時,人愈善良,愈容易吃虧、受委屈。
職場上的每個職缺,
其工作量很難做到「公平」二字。
行政櫃台一職,
就是名副其實的「總管」;
自己略帶雞婆的個性,
很容易撈過界(多做了一些)。
為了消化工作,
經常不計成本~早出晚歸。
只能笑稱:熱愛工作。
雖然是全職,
但換算成時薪,
卻是廉價到不要不要的。
讓人看透(穿)自己的善良;
視為理所當然的付出,
連老闆都不屑(不會珍惜)。
伴隨著老闆心情的音符,
就在生活中響起。
面對瞬息萬變的競爭環境,
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
「充分」安排了各式各樣的學習課程與競賽;
若孩子未能全盤負荷(吸收),
有可能導致焦慮、憂鬱,
甚至對健康與心理發展造成長期影響。
這種現象被稱為「匆忙孩子症候群 (Hurried Child Syndrome)」。
( 一詞源由於心理學家艾金德(David Elkind)於1981年發行的書《The Hurried Child》)
換言之,
成人也可能因職場上的不適應,
造成身心靈上的傷害。
為了一份微薄收入,
只能將就將就的。
葛摩博士提出「自我慈悲」,
包含3個重大的要素:
正念、共通人性、善意。
上班、下班;
無止盡的循環,
我們時刻發出的念頭與行為,
不論好壞,
最後都會像迴力鏢一樣,
回饋到自身。
有時想想;
「嚴以律己」把自己的神經繃緊了,
自我要求高,容不得一丁點的謬誤與缺失。
這時請快快停下腳步,調整頻率,
用溫暖與寬容的心對待自己。
看過一句話:慈悲是最美的修行,
勝過口裡滔滔不絕且千篇一律的道理。
愛默生語錄~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否則等於零。
生性善良有時或許會獲得他人的信任,
但也容易成為他人眼中的爛好人;
(不好意思拒絕不合理的要求)
正應了老闆的一句冷語~
不趕快把工作交接好,
就累壞自己。
大方向的交接工作事項,
其他不就是要舉一反三,以理推理的。
哪有連小細節都要一五一十講清楚的啊!
又不是小孩子了。
當年我接行政櫃台,
也沒人鉅細靡遺、手把手的交接,
表格、通知單也是自己摸索製作的。
老闆明知道我工作不計較,
硬是捨不得給個口頭或實質鼓勵。
甚至隨便找個理由,不讓加薪。
若還日日奢望老闆的慈悲,
簡直比登天還難(純屬個例)。
愛默生語錄~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否則等於零。
漸漸的,我們選擇適度冷漠,
對人事物不再全拋熱情,
只為保護自己~免於吃虧、受委屈。
漸漸的,我們選擇適度沉默,
在職場上,只求盡本分;
避談八卦,遠離是非圈。
漸漸的,我們選擇適度……
為了生活,隱忍老闆陰晴不定的脾氣,
幸而藉由寫作紓壓,
讓善良還能安穩的與己同行。
善良不該被他人鄙視、輕蔑,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否則等於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