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幼獅合唱團 幼獅管樂團 指揮 : 陳澄雄 鋼琴伴奏 : 林公欽
(一) 中華民國讚 曲 : 黃友棣 詞 : 查克(美國籍,羅家倫翻譯)
這首歌詞原文發表於台北英文報,蔣中正總統選出,請羅家倫先生
譯為中文,由國防部寄到香港給
於一九五七年三月二十六晚,在臺北三軍托兒所中正堂首演。
五十多年過去了,有些歌詞內容已不符當代。不過,旋律還是很棒。
.
.
.
部分歌詞如下:
自由的大旗飛舞在風雲中 ,這就是中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
自由的勇士們起來 ,都仰望中國的天空 ,應著你們祖國的呼喚而盡忠
前有孫公,後有蔣公。歷史悠久 ,河山美麗,更有億萬勇敢的民眾,
結成強大的陣容。一望無窮,向前邁進向前衝,教侵略的敵人都惶恐
尤其是野蠻的北方熊。
自由的大旗飛舞在風雲中 ,這就是中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
自由的勇士們起來 ,都仰望中國的天空 ,應著你們祖國的呼喚而盡忠
天助人助先自助 ,上天自不負精忠,河山再造,民族復興,
偉大的國民革命成功。
.
(二) 中國人 曲 : 吳伯超 詞 : 侯伊佩
吳伯超.
.
音樂家吳漪曼教授,至今還記得父親吳伯超創作《中國人》的經過:
他們一家乘火車逃離戰火的路上,沿途只見一隊隊的軍人,唱著戰歌
邁著匆匆步伐與他們擦身而行。爸爸告訴她:這些人是慷慨赴國難;
有這些熱血男兒,中國不會亡!一家人到達桂林之前,台兒莊大捷
傳來,爸爸便在桂林城下寫出《中國人》合唱曲。
吳伯超是我國早期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1903年生於江蘇武進。
中學年代即隨劉天華學習民族樂器演奏。1922年入北京大學
音樂傳習所,繼續從師劉天華,學習琵琶與二胡。1927年畢業,
先後任教於北京師範學校,上海國立音樂院。1931年去歐洲,
在布魯塞爾夏羅瓦音樂學院及皇家音樂學院學習理論作曲與指揮。
1936年學成回國,在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任教。抗戰期間,
歷任廣西省藝術師資訓練班主任、歷志社管弦樂團指揮,
中訓團音幹班副主任、國立女子師範學院音樂系主任、國立音樂院
院長等職。
吳伯超的音樂創作雖然不多,然而作曲卻是他的最大志願。
早期對改進國樂的追求因為時局的動亂而終止。但在抗戰期間,
他也寫過一些愛國歌曲,最重要的是《中國人》、《國殤》、《衝鋒歌》、
《我們是民族的歌手》等。事實上,早在一九二八年,吳伯超就曾在
《音樂雜誌》上為文說:「我院同仁、義憤幽愛,只有盡其在我」,
以歌曲為「作戰的武器」,「高歌慷慨,激勵群眾」!由此可見吳伯超
的愛國情懷,以及書生報國的熱情。吳伯超的代表作品《中國人》,
作於1940年。該曲於1942年獲教育部文學藝術的作曲獎,
曾廣泛唱於西南大後方各地。《中國人》這首混聲大合唱,氣勢磅礡、
先聲奪人;開頭的旋律主導動機三個同音返復,先由低聲部唱出,
再由四部和聲唱出「中國人、中國人、君記否三百年前破寇兵、
戚家軍、俞家軍,掃虜蝦夷禦國民……」,彷彿九霄春雷、震天憾地,
這三個同音反覆的「中國人」主導動機一直貫穿全曲,後段終結部的
「整隊來,結隊來……」聲部交義的賦格效果,更如崗巒層疊,
怒濤翻騰。而中間部份溫婉自省的變化,「今日何時何刻?……」,
亦是以精緻的賦格技法,營造出一種慈母般的反覆叮嚀,與上下兩段
醒獅怒吼般的剛烈氣息形成美學對比;尾聲樂語「抗戰之旗已高舉,
拂拭大刀向前去!……」彷彿國魂召喚,在浩瀚壯麗的歌聲中結束。
.
.
中國人、中國人、君記否三百年前破寇兵。
戚家軍、俞家軍,掃蕩蝦夷禦國民。
平海魏、王家涇,至今沿海碧血新。
中國人、中國人、萬古不滅 ,英雄無名。
今日何時何刻? 君不見抗戰之旗已高舉,
光榮勝利須爭取 ; 效死此其實,恥作懦男女 ;
頑寇戰閥扼我項,大陸政策毀我宇。
整隊來 ! 結隊來 ! 整隊來 ! 結對來 !
抗戰之旗已高舉,拂拭大刀向前去!向前去!
“太平號”來台灣,為國立音樂學院遷台選擇新校址。因為躲宵禁,
“太平號”於夜間航行時,沒有開啟航行燈,在舟山群島海域的
白節山附近,與一艘也是黑朦朦的,載著2,700噸煤礦及木材的
建元輪相撞,兩船沉沒。太平輪船上932人罹難,只有36人生還,
堪稱中國的“鐵達尼號”事件。吳伯超不幸在海難中喪生,
年僅45歲。早先抵達台灣的夫人和獨生女吳漪曼,本來開心等待
團圓,最後,卻接到家破人亡的噩耗。
(三) 一條心
穿過中國最險峻的大山,跨越中國最湍急的河流,有一條通道的名字
叫"滇緬公路"。民國28年正值抗日期間,滇緬公路正式通車了。
無法想象,如果沒有滇緬公路,中國抗戰的歷史將會如何書寫。
1938年10月以後,中國東南的海陸交通均被日軍切斷,滇緬公路
就是中華民族唯一的“輸血通道”,支撐著中國抗日戰場全部戰備
物資及大後方的經濟供應。為了這條通道,二十萬的中國老百姓,
用他們的血肉雙手,在崇山峻嶺間開鑿了這條最艱難的路;
十萬的中國遠征軍,增援緬甸,悲壯遠征,六萬男兒,血灑異鄉;
三千名南洋華僑機工,修路築橋,頑強地維持著它的暢通;
著名的美國飛虎隊,從遙遠的大洋彼岸飛來,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
向侵略者宣戰。
.
.
.
(四) 風雨遠航
.
.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3樓. 童女婆子2011/04/19 06:21懷年的中華民國讚
好懷念啊 當年在合唱團時 這首是大專院校合唱比賽的指定曲之一
現在應該不會再有人要唱它了 時代不福了
謝謝您把它重現出來
~*所謂自在,即非自在,是名自在*~
- 2樓. 謝敏2011/02/15 22:19阿....中華民國讚
我高二班際杯合唱比賽的指定曲,當我把youtube點下去的時候,
第一個音符出來,好多回憶一下子就湧上心頭了,
原來這首歌三十年唱都沒唱過,卻一直在腦子裡沒離開。
風雨遠航則是我找了好久的音樂,
他是一首大合唱曲倒數第二還是第三樂章吧。
這是我在考高中那年,陳榮貴與中廣合唱團合作的一首大曲子,
開頭是...我家住在翡翠谷,面對金沙灣,驚濤駭浪....
您這篇文章,真勾起我好多兒時的回憶了。
風雨遠航,應該是首單獨的合唱曲.
至於...我家住在翡翠谷,面對金沙灣,驚濤駭浪....
是"海峽漁歌"組曲的第一首開頭歌詞,每一首都不錯聽.
前一陣子還在考慮要不要把它Po上來,會有人要聽嗎?
很高興你喜歡,也謝謝來訪.
不再年輕 於 2011/02/16 20:06回覆 - 1樓. 筆記阿本2011/01/14 17:19慷慨赴國難
毫無疑問的,吳伯超先生的作品"中國人"這首曲子最是憾動我心.無論是詞曲風格與樂團的表現,最能在此刻將人類的患難真情與慷慨就義,表現的淋漓盡致、 無懈可擊.
"中國人"這部影音可看到滇緬公路的崎嶇壯麗、可看到遠征軍的慷慨赴難、孫立人將軍的英姿勃發、逃難百姓的顛沛流離... 其中,在前頭的一張數千孩童面露恐懼與苦難的大合照,地點就在南京屠殺其間的外國教會學校裡頭,他們雖暫時躲過厄運,但是難掩親人被屠殺的悲憤.再次觀之,眼淚不由地垂落.
再次謝謝兄之分享。我發現第一部"中華民國讚"的影音裡頭,一開始出現的國旗與白雲合影,竟是出於鄙人幾年前的舊作,場景就在中山高的中壢休息區哩.着實訝異了一下.或許是緣份.
引用文章中華民國國旗歌詞與台灣現況
不好意思,失敬失敬,竟然剽竊到仁兄的攝影大作.在網路上,要找到把國旗拍的很有味道的,的確不容易.好的作品,總會在網路上流傳的.有時甚至要到國外的網站搜尋,總之,相逢自是有緣.
那一群學童的照片,我只知道是在南京拍的,其餘一概不知.謝謝告之詳情,令人聞之酸鼻.
學長最近很忙吧!沒有看到您的新作.
不再年輕 於 2011/01/14 19:5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