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市新國民醫院院長吳運東繼承父親吳鴻森衣缽,將日據時期創設的中壢醫院,擴充為桃園縣最先進的醫院;近10年來他在國際醫學界,積極為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奔走,並欣見台灣今年參加世界衛生大會。
吳運東(1938年生)是吳鴻森的四子,父親與三叔吳鴻麟都學醫,後開設中壢醫院。吳運東在民進黨主政時,任國策顧問、無任所大使;他的堂弟吳伯雄是吳鴻麟之子,現國民黨主席。兩人在綠、藍各擁一片天,但不影響兄弟情誼。
前清秀才吳榮棣從福建永定移民落籍中壢,育有8子鴻森、鴻麒、鴻麟、鴻爐、鴻勳、鴻蒸、鴻煎、鴻烹。其中鴻麒、鴻麟是攣生,境遇卻有如天壤,吳鴻麟曾任桃園縣長,吳鴻麒二二八事件卻「莫須有」死於槍下。
台灣光復後新竹縣首屆國大代表選舉,桃園吳鴻森對上頭份張子斌,吳鴻森當選。桃竹苗分縣後,吳鴻麟也當選桃園縣議長、縣長,但吳鴻麒之死,卻是吳家永遠的痛。
吳運東說,二叔吳鴻麒畢業於日本大學法科,二二八事件時,擔任台灣最高法院推事,警總要二叔前往說明,向院長報告,院長勸他不要去,但二叔認為他心理坦蕩蕩,沒想到有去無回,死於台北南港橋邊。
「那時軍車來來去去,連鎮長也被抓,父親被約談後釋回,那是連大人都會怕的年代。」民國36年二二八那天,吳運東讀小三,二叔遇害後,父親請二叔母母子回中壢居住,並請人做法事。
「吳家為何不為吳鴻麒平反?」 吳運東說,二叔的死,對父親、家族打擊很大,父親雖不曾講此事,但他長大後翻閱二二八文獻,發現父親曾在省參議會為二叔發言平反,並赴南京要求中央政府查明真相。
他說,他長大後才知道二叔辦過外省人的案子,可能遭挾怨殺害。二叔母在喪夫後,怕影響夫家兄弟,也一直很低調。
「那時政治專制,菁英不敢站出來,反抗聲音都被壓制;看到二叔母的忍辱,父親心裡很痛苦,幸沒做出極端行為。」
吳運東說,直到民進黨執政,有人訪問二叔母,她才說二叔個性耿直,認為自己沒做什麼事,但一去就沒再回來,「被槍打到的傷口,直到載回家血才流出,就是證明自己的清白與骨氣。」
楊毛治後擔任中壢家商校長,撫養女兒吳文華、兒子吳和光長大,吳文華師大畢業後擔任老師,退休後全心奉獻教會;吳和光一生不碰政治,經營事業有成後退休。
「三歲那年,看到躺在木板的父親遺體,血還流不停,一家人圍著哭。」吳文華曾受媒體訪問,她和母親是靠宗教信仰,才從二二八事件痛苦走出來。吳伯雄當內政部長時,吳和光也曾陪母親出席二二八音樂會。
吳運東說,吳家人個性很「忍」,從他父、叔遺傳到到他這代,幾十年來吳家對二叔的死,沒有強烈追究,低調到「委曲求全」。二叔母一生對丈夫無法忘懷,但她晚年說,不幸都已過去,她不會記恨任何人。
高雄醫學院畢業的吳運東,民國87年擔任全國醫師公會理事長,他發現醫界七、八成對國民黨不滿,除了醫界菁英多,看得多;不少醫師前輩、父母、親友也是二二八受害者。
「父親認為醫師是最好的職業。」吳運東說,他的興趣本是建築,但3位哥哥都不學醫,為繼承衣缽他只好學醫;大哥吳運彰是教授退休、二哥吳運豐是桃園客運董事長、三哥吳運光也在美國退休。
倒是他的5位姊妹全嫁給醫師,2子1女有兩位學醫,連女婿也是醫師,只有次子在大陸經營房地產。
20年前有人鼓勵吳運東選立委,兄長評估要八、九千萬元,太太反對,他還未決定,就接到冥紙恐嚇信,他慶幸沒選,在醫界找到定位。2004年陳水扁提出進入WHO的政見,聘他擔任無任所大使,他身為全國醫師公會理事長,也責無旁貸。
他說,過去10年台灣確實努力推動進入WHO,讓國際知道醫療不應排斥台灣,尤其2003、2005年相繼爆發SARS、禽流感,讓國際認識台灣防疫的貢獻,也改變中國的認知,台灣今年能成為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過去努力不容抹煞。
吳運東並呼籲中國,台灣脫離日本發展60餘年來,創造民主、醫療奇蹟,基於兄弟之邦,心胸要放大一點,不要一心想併吞台灣。
吳運東的母親吳林秀、太太辛美慧都是閩南人。他說母親是大嫂,為了持家也能講流利的客家話,他佩服父親那個年代敢娶閩南人,帶動了族群的融合。
他說,這是個族群互相尊重的時代,當初成立客委會他反對,難道客家是弱勢,需要保護嗎?客家人要有地位,本身就應加強文化、藝術、政治、經濟的追求,自己要先爭氣。(聯合報記者曾增勳、游文寶/發表於980628桃竹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