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文章 清大屠夫造假 今周刊:濃縮報導
引用文章 「清大屠夫」造假?今周刊:三合一報導
當事人爆「清大屠夫」造假今周刊:濃縮報導
當事人爆「清大屠夫」造假 今周刊:濃縮報導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2012.09.17 09:58 am
澳洲打工度假的清大生,發出聲明稿澄清今周刊報導「移花接木」。
圖/截自PTT
上周《今周刊》一篇「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屠夫」的報導,指出台灣經濟低迷,讓一流學府人才淪落到澳洲當屠夫賺錢,引發社會震撼。不過近日有網友在PTT上踢爆該篇報導「幾乎完全瞎掰」,與事實有嚴重出入;對此,《今周刊》表示,報導並非杜撰,而是為了保護3位當事人,所採取的「三合一」濃縮報導。
據《今周刊》上周四報導,清大畢業生小麥(化名)在台工作2年,存款只有幾萬元,還背負30多萬的學貸,因此到澳洲當屠夫賺錢,甚至直言:「我們就是台勞」。但近日有一名自稱是小麥「當兵的同梯」轉PO其臉書聲明文表示,他「僅與作者通過兩次電話,僅閒聊澳洲生活經驗,從未答應接受專訪,今周刊此專題內文與事實有嚴重出入。」此外,記者也僅在最後問為何清大畢業會想到澳洲打工,但標題卻十足消費清大,讓他非常不滿。
小麥在聲明稿中表示,他只在電話中說明打工狀況,表明目的是賺錢、希望提升英文能力,其他內容全是子虛烏有,有關欠學負債、農場像猶太人集中營、種族歧視等,完全是周刊瞎掰、移花接木。他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台灣的薪水並非少到過不下去,更沒有30多萬元的學貸。」但因為他到澳洲是以賺錢存錢為目的,所以才特別選擇每天都能上班,薪資比較高的工作。
對此,《今周刊》總編輯謝春滿、撰稿記者昨召開記者會強調,報導澳洲打工的故事,是要藉此凸顯台灣經濟問題,為了保護當事人,報導匯集整理三位打工者的經驗,除了小麥之外,還有一部分是來自另二位受訪者,他們也同時做了匿名處理,但卻低估了網路的力量,讓當事人被肉搜,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和壓力,《今周刊》表示,他們非常關切這樣的狀況,正在思考如何給予協助。
「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苦勞」編輯部聲明全文
本刊第821期封面故事「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苦勞」刊出後,各界迴響熱烈,我想在此特別強調,我們這次報導的主軸是,透過赴澳洲打工的故事,突顯台灣經濟的問題。
今周刊自2010年起陸續製作了「無感復甦」、「苦勞經濟」、「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苦勞」等封面故事,這一系列的報導,都在探討台灣經濟的困境與問題,
在報導中,雖然我們做了匿名處理,但是卻低估網路的力量,當事人被人肉搜索,造成生活極大的困擾,報導出刊後,他連續二天無法上班,到了第三天也得躲躲藏藏,承受極大的壓力,對於他的處境,我們非常關切,一直在思索怎麼幫他。
今天召開記者會,是想把事情做一個說明。這次報導,為了保護當事人,我們匯總整理了三位赴澳洲打工者的經驗,除了該位清大生之外,還有一部分內容是來自另二位受訪者。
我們就三位受訪者所說的內容,做一個清楚的說明,在我身邊這位賴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等一下也可以跟大家談談他的經驗。
除了探討台灣苦勞經濟以外,我們也製作了「誰殺了台灣金融業」、「台灣金融輓歌」封面故事,探討台灣金融業不振的問題。我們相信如果台灣的金融環境更好,金融業更發達,相信這位清大畢業生,應該可以在台灣有不錯的發展,這才是政府、民間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延伸閱讀》
‧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屠夫
‧PTT/卦來了,這位主角是我當兵的同梯
‧今周刊聲明全文
【2012/09/17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當事人爆「清大屠夫」造假 今周刊:濃縮報導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367893.shtml#ixzz26gpjEpM9
Power By udn.com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367893.shtml
※延伸閱讀》
‧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屠夫
‧PTT/卦來了,這位主角是我當兵的同梯
‧今周刊聲明全文
「清大屠夫」造假?今周刊:三合一報導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2012.09.17 11:18 am
澳洲打工度假的清大生,發出聲明稿澄清今周刊報導「移花接木」。
圖/截自PTT
上周《今周刊》一篇「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屠夫」的報導,指出台灣經濟低迷,讓一流學府人才淪落到澳洲當屠夫賺錢,引發社會震撼。不過近日有網友在PTT上踢爆該篇報導「幾乎完全瞎掰」,與事實有嚴重出入;對此,《今周刊》表示,報導並非杜撰,而是為了保護3位當事人,所採取的「三合一」報導。
據《今周刊》上周四報導,清大畢業生小麥(化名)在台工作2年,存款只有幾萬元,還背負30多萬的學貸,因此到澳洲當屠夫賺錢,甚至直言:「我們就是台勞」。但近日有一名自稱是小麥「當兵的同梯」轉PO其臉書聲明文表示,他「僅與作者通過兩次電話,僅閒聊澳洲生活經驗,從未答應接受專訪,今周刊此專題內文與事實有嚴重出入。」此外,記者也僅在最後問為何清大畢業會想到澳洲打工,但標題卻十足消費清大,讓他非常不滿。
小麥在聲明稿中表示,他只在電話中說明打工狀況,表明目的是賺錢、希望提升英文能力,其他內容全是子虛烏有,有關欠學負債、農場像猶太人集中營、種族歧視等,完全是周刊瞎掰、移花接木。他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台灣的薪水並非少到過不下去,更沒有30多萬元的學貸。」但因為他到澳洲是以賺錢存錢為目的,所以才特別選擇每天都能上班,薪資比較高的工作。
對此,《今周刊》總編輯謝春滿、撰稿記者昨召開記者會強調,報導澳洲打工的故事,是要藉此凸顯台灣經濟問題,為了保護當事人,報導匯集整理三位打工者的經驗,除了小麥之外,還有一部分是來自另二位受訪者,他們也同時做了匿名處理,但卻低估了網路的力量,讓當事人被肉搜,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和壓力,《今周刊》表示,他們非常關切這樣的狀況,正在思考如何給予協助。
「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苦勞」編輯部聲明全文
本刊第821期封面故事「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苦勞」刊出後,各界迴響熱烈,我想在此特別強調,我們這次報導的主軸是,透過赴澳洲打工的故事,突顯台灣經濟的問題。
今周刊自2010年起陸續製作了「無感復甦」、「苦勞經濟」、「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苦勞」等封面故事,這一系列的報導,都在探討台灣經濟的困境與問題,
在報導中,雖然我們做了匿名處理,但是卻低估網路的力量,當事人被人肉搜索,造成生活極大的困擾,報導出刊後,他連續二天無法上班,到了第三天也得躲躲藏藏,承受極大的壓力,對於他的處境,我們非常關切,一直在思索怎麼幫他。
今天召開記者會,是想把事情做一個說明。這次報導,為了保護當事人,我們匯總整理了三位赴澳洲打工者的經驗,除了該位清大生之外,還有一部分內容是來自另二位受訪者。
我們就三位受訪者所說的內容,做一個清楚的說明,在我身邊這位賴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等一下也可以跟大家談談他的經驗。
除了探討台灣苦勞經濟以外,我們也製作了「誰殺了台灣金融業」、「台灣金融輓歌」封面故事,探討台灣金融業不振的問題。我們相信如果台灣的金融環境更好,金融業更發達,相信這位清大畢業生,應該可以在台灣有不錯的發展,這才是政府、民間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延伸閱讀》
‧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屠夫
‧PTT/卦來了,這位主角是我當兵的同梯
‧今周刊聲明全文
【2012/09/17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清大屠夫」造假?今周刊:三合一報導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367893.shtml#ixzz26h6f00vi
Power By udn.com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367893.shtml
※延伸閱讀》
‧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屠夫
‧PTT/卦來了,這位主角是我當兵的同梯
‧今周刊聲明全文
udn / 精選閱讀 / 聯合書報攤 / 專欄作家一覽 / 今周刊文章一覽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author_arts.jsp?f_AUTHOR=%A4%B5%A9P%A5Z
‧ | 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屠夫 | 今周刊 | 2012/09/12 | 175 | 831311 |
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屠夫
|
![]() |
‧今周刊 2012/09/12 |
![]() |
![]() |
![]() |
【文/楊紹華】
|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253&f_SUB_ID=1118&f_ART_ID=412161
透視》澳洲苦勞?清大生不滿周刊移花接木(中時電子報)
外交部:打工度假不應稱台勞(中央社)
引用文章 「清大屠夫」移花接木? 今周刊拒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