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聯合報社論/小民帳戶AI凍結,跨國詐團洗錢檢調放過
2025/11/14 07:15
瀏覽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聯合報社論/小民帳戶AI凍結,跨國詐團洗錢檢調放過

2025-11-14 01:42 
北檢查扣29輛太子集團用來洗錢的超跑與豪車,因北檢贓物庫無法停放,只能暫時扣押在「和平大苑」地下停車場。 圖/調查局提供

柬埔寨「太子集團」跨國詐騙,把台灣當成洗錢中心,它在台被查扣的資產達四十五億元。太子集團二○一八年來台,以外商名義前後設立了十家公司。立委質疑,為何國內銀行未發現該集團的行徑詭異?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聲稱,事涉十家銀行,政府上月已發動金融檢查。銀行局局長童政彰證實,過去六年,計有五十二次關於該集團大額和洗錢的通報。

arrow_forward_ios
閱讀文章
Play
00:00
00:17
00:58
Mute
Play

金管會的說法,不啻是在打臉民進黨政府。試想,相關銀行在六年內就太子集團的大額金錢進出通報了五十二次洗錢警示,為何職司洗錢防治的調查局未發現蛛絲馬跡?五十二次通報,或許不是每一次都能查到洗錢事實;但只要有一次追出關鍵要害,就能切斷詐騙與洗錢的惡性連結,使國內外少一點人受詐騙之害。然而,五十二次洗錢通報,換來的卻是檢調的「零作為」,白白浪費了手中線索。

正因如此,美國和英國聯手破獲太子集團的跨國詐騙後,查扣首腦陳志的全球資產及價值一五○億美元的比特幣,並發布該集團設在台灣的公司及涉案人員名單,我相關政府機關才如夢初醒,錯愕不已。調查局誇稱,兩年前曾派員至帛琉,協助調查與偵防太子集團在當地的詐騙活動,相關情資也送交美國司法部,是此案能起訴的轉折點。問題是,能協助他國破解詐騙,為何對台灣被當成洗錢中心卻毫無所覺?

太子集團設在台灣的十家公司,有多家空殼公司,主要是為多層次洗錢而設。其手法,是高調棲身豪奢樓宅,假藉名車炫富打通關係,利用人們對財富的崇拜降低對它的疑心。它的線上博弈公司,就直接進駐一○一大樓,租下兩個樓層,把奢華私人招待所設在其中。這種排場,目的就在讓往來銀行及企業人士心生敬畏或崇拜。這樣的障眼法,卻難掩其背後詐騙及逼人詐騙手法多麼冷血,檢調也不察嗎?

太子集團與台灣十家銀行有往來,利用六十個帳戶洗錢。但過去六年,銀行提供了五十二次大額交易及洗錢通報給警調,最後卻石沉大海。可見,在睡覺的不是銀行,而是職司查緝詐騙和洗錢的檢調。

政府對跨國詐騙集團如此掉以輕心,相對的,對於一般民眾帳戶的管控卻越來越嚴厲,甚至到了經常誤殺、錯殺的地步。有些人只是近期轉帳頻率較高,或是動用許久未用的帳戶,就會遭人工智慧(AI)防詐系統列為監控對象,甚至「預防性凍結帳戶」,導致許多帳戶遭到誤鎖。如此一來,有些人便無法順利取款或轉帳,甚至生活頓時陷入困境。

根據金管會統計,民眾的閒置帳戶,被詐騙集團用來當成人頭帳戶的情況越來越多。二○二二年僅六.六萬個,到今年七月已暴增至十五.三萬個。金管會也強調,在銀行採取AI防詐偵測後,過去每個月增加三千個警示戶的速度,目前已有「止升」趨勢,顯示打詐控管發揮了功效。

能阻止人頭帳戶增加,當然是好現象;但將警示戶的判別全部交給AI處理,未免違反人性。最可議的是,帳戶遭誤鎖的民眾,申訴過程漫長,帳戶往往要十多天後才能獲「解鎖」,這對基層民眾的生活造成很大困擾。何況,用AI來管制帳戶,也是對人民財產權的粗暴剝奪。政府應放寬規定,容許民眾在申訴期間領取數萬元基本生活費用,才算合理。

說來諷刺,為了防詐,銀行把一般民眾的帳戶交給AI來控管,錯殺在所不惜。另一方面,跨國詐團數以億計的洗錢,銀行向上通報,檢調卻視而不見。政府的手段和目的,相稱嗎?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