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行程組合中的一種
和友人們分享了一篇心情敘事,提出了一些觀點,似乎觸動了心絃,農曆新年前的一個月之內,兩位友人分別決定造訪香港,令人很開心。
在地人看造訪的觀光客,常會有一種感慨,觀光客腦中的必訪景點或必吃美食,往往是在地人認為過時或已不再受歡迎的,一般遊客的口袋名單,乍看之下,是要來香港懷"舊"的,而懷的"舊"並非旅人的"舊",而是香港的"舊",常覺得如果照表操課,友人將看不到真正耀眼的"新"香港。
香港的山、海、港、或城景,在晨曦、艷陽、夕色和夜景的點綴之下,有著截然不同的面貌,在任何時候,以融入生活情境的心態去感受,很容易能發現這是一個充滿色彩和活力的國際都會。
為友人訂了景觀和早餐都不錯的旅館,早餐之後,一起悠閒的散步在濱海大道和星光大道之上,走到盡頭就是尖沙咀天星小輪碼頭,沿途的景色,是都會森林的美,可以打卡的角度,不勝其數。
香港的私人會所很流行,但卻是一般遊客無法體驗到的,不同會所各展所能,吸引不同的顧客群,尖沙咀就有一間開幕才四年的時尚會所,以地點和豐富功能的獨特組合,成為炙手可熱的會所。
來到港邊 55 樓的會所,向下俯瞰著,再重溫剛走過的景點,不同的角度,另有一番不同的感覺,維港海景一覽無遺,獨一無二的背景,不斷按下快門留影紀念。
佈置雅緻的起居室、圖書室和酒吧間,任我們選擇,喝個飲料,放鬆心情,聊聊現今往事與前景,心靈的距離又拉近了不少。
午餐時間,在會所享受豐盛的餐點,免不了手機先吃的習慣,能夠和更多友人線上分享,廚師的功力不錯,沒有怠慢客人。
端看什麼個性的友人,晚餐可以安排在會所的小型夜總會,享用醇酒美食,欣賞水準不錯來自世界各地歌手的表演,是香港酒吧文化一個很棒的縮影。
會所隔壁,兩步路,來到旁邊落成不久的 K-11 MUSEA 商場,有無敵的維港位置,前衞的建築與室內設計,多元的商品和餐飲娛樂組合,隨時播放著動感的音樂,很受年輕人的喜愛,成了吸引在地人和觀光客旺丁又旺財的重要景點。
搭 UBER 到十分受歡迎的新區:西九龍文化園區,現代博物館 M+ ,著重現代前衞藝術家的創新創意的作品。故宮博物院雖然比不上台北故宮,但是也有特別的珍貴收藏。而兩個截然不同的博物館之間,有著寛廣的公共活動空間,經多年的規劃與興建,終於讓香港人民看到了驚喜的結果。
這一天,M+ 有服裝設計師郭培的作品展示,本想匆匆略過,但是她的設計創意深深吸引了大家,經過文化大革命摧殘的她,竟有如此大膽的設計風格,實在令人讚歎。
由 M+ 走向故宮的海邊長廊,展現另一區塊的香港建築,開放的空間,遊人如織,有人帶著寵物,一家大小,有人悠閒的散步,有人搭起帳蓬,三五成群,吃著野餐,快樂的聊天,各人各取所需,又有開揚美景相伴,不亦快哉。
傍晚時分,夕陽西照,卻看見一群為數可觀的年輕人,化妝成動漫人物,另類的作出各種迷人的姿態,以晚霞為背景,免費的讓在場民眾任意的拍照,甚至配合攝影人的要求擺出各種姿勢,檢視定格的畫面,效果令人驚艷,或許有老一輩的人認為年輕人奇裝異服作怪傷俗,但我卻愛他們勇敢展現自己興趣的活潑開朗的態度。
友人的造訪,不再吃老舊服務又差的"知名"港式飲茶餐廳,不再吃食物非常一般的茶餐廳和大排檔,有人對於一些旅遊人士口中所謂的知名餐廳,例如九記牛腩麵或蓮香樓,在體驗之後,頗為失望,而就以偏概全的數落香港美食言過其實,但是這類觀光客追捧的餐廳,香港的在地人是避之為唯恐不及的,總會勸告友人,攻略資訊不可盡信。
帶著友人來到各具特色而又稍有廚師手藝的真正美食餐廳,中西料理一應俱全,享受貼心的服務,品嚐優質的料理,這才是有代表性的香江美食。
搭天星小輪,由九龍半島來到香港島,再嚐新,蘇富比的拍賣多半是高價作品,而且限定參加的人士才能鑑賞,但是近期在香港有了新的經營策略,藝術作品的展示免費開放給公眾,而且在現場就能交易,不必等到拍賣時間,對於不太可能購買這些奢侈作品的人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能仔細欣賞名家的天價創作。
取經華山和松煙的文創概念,香港的文創產業也逐漸成熟了,而多了不少可以打卡的新景點。中環街市以往是菜市場和大館以往是監獄設施,是兩個較受歡迎的文創園區。年輕的創業團隊展示創意商品以及各具特色的餐飲,似乎是香港和台灣的共通性,除了不同的本地文化元素之外,其實同質性是很高的,如此景點,對於在地人而言,已是生活圈的一部分,有一定的支持力量,但是,能否持久的吸引觀光客,則是經營者的重大挑戰。
幾天下來,友人不斷表示驚喜,一新耳目的看到了香港的另一面。三天兩夜的行程,掐頭去尾搭機的時間,嚴格說只玩了兩天,但是朋友相處,還是在吃喝玩樂中聊天溝通的時間最珍貴,靈活的彈性安排,也是能同時和友人分享"新"香港的特色,十分珍惜如此的相聚。
曾經來過香港的友人,下回再造訪,不妨考慮讓我帶著您慢活在"新"香港的氛圍中,會有驚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