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說:老公你變了。
心想,什麼事我忽略了。
我說:此情可問天,只有更濃。
老婆說:別緊張,我是說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你變的積極了。
改變,有的終身不變,有的時時在變。
從小到大,不論大事小事,我們面臨了無數的抉擇,站在十字路口,面對改變,有人徬徨猶豫,有人當機立斷。人生路上,歡欣的接受改變帶來的好處,慶幸抉擇對了,然而,面臨抉擇造成的負面結果,有人呼天搶地一蹶不振,有人累積經驗壯大自己。無論如何,都是自己的抉擇,理應無怨無悔?抑或執迷不悔?
友人邀稿,曾寫了一篇關於改變的思考。
請看下面繁體字的分享,或利用連結,賞讀 2024 年十一月份,新加坡"品"雜誌網站的簡體字文章:
https://www.pinprestige.com/sg/lifestyle/views/the-start-of-a-new-life-begins-with-a-bold-change/
變來變去是一枚硬幣
創造新生活,從改變開始。如同硬幣有兩面,變得好,或者變得不好。設法!盡力!鬆手一擲,擲到正面……
Text 曉澄
面對改變,是一種挑戰。有人欣然接受,有人躊躇不前,變與不變之間,或能造成天壤之別的結果。
追了一部大陸劇《玫瑰的故事》,太太慨嘆玫瑰的感情路太過坎坷而心有不捨,我則有另類想法。
在感情世界裡,從一而終固然令人尊敬與羨慕;但如果是寧可承受著巨大的心靈挫折,也要死死維繫這美德,值得嗎?我欣賞勇於改變現狀,不被傳統束縛的人。
我也體會到,為對方做出改變是很美的事。就說我自己,從小到大喜歡待在家裡,一個典型的宅男,直到遇見了她,慢慢變得不宅了。
兩個人既然決定了比翼雙飛,為對方做些妥協也是值得的,是甜蜜的改變。
喜歡將臥室的窗簾全部打開,讓都會的輝煌燈火伴我入眠;但是她睡覺時,有一點點燈光都會睡不穩,我拉上了簾子。
喜歡凌晨五點起床,上廁所、衝馬桶、刷牙、洗臉,舒服地迎接新的一天;但是她睡得淺,所有吵人的動作,我都得延後些。
喜歡在休閒時刻放上搖滾音樂,音量往上調,更帶勁;但是這樣會令她頭疼,我願意放低音量,即使搖滾樂的效果會差很多。
至於她,對日出明明沒有多大感覺,但是每到一個城市,她會刻意早起陪我欣賞我覺得充滿感性的破曉時刻。本來不喜交際應酬,不善對人開放熱情,但是跟了我,如今呼朋喚友,易於親近……
為一個人改變,看似簡單,但出於主動自願的話,有很深層的意義。常見不情不願的改變,往往是問題產生的起點。
變得好不好
智能手機成了隨身必需品之後,曾嚴厲批評 3C 產品帶來社交禮儀崩壞的老一輩人,也不得不做出改變,以適應當前生活模式。
曾經的禁忌或排斥,如今變成了人人能接受的習慣。比如以往聚餐,長者(為尊)拿了菜,晚輩才能享用美食。現在,幾乎任何場合,都是手機先吃過了之後,長者才能啓動……這種改變,反而打破嚴肅氣氛,為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因勢利導,所做出的改變也比比皆是。比如到餐館用餐,問有沒有菜單?服務生說麻煩用手機掃 QR 碼,菜單在手機上。看年輕人個個得心應手,上了年紀的若不熟悉網絡,可能需要服務生指點,如此學會了一門新技術,大感自己年輕了許多,不好嗎?
對於網購,連我誓言不跟風的人,都因在疫情期間享受到網購的優良品質和便利性,從此納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由於消費者購物習慣已改變,一窩蜂網購去了,傳統實體店面臨轉型,被迫尋找因應之道。
有一天和朋友聊起網購,他義正嚴詞地指出,物品包裝了才能送貨,大量用到塑膠袋、紙盒等等,有違環保意識。別說網購,連飲食外送/外賣他都抗拒。他強調的"網購有礙保護地球",或許是實體商店可採用的反擊之道。
變化本無常
舊的去,新的來,這是進步的模式,但也有例外。
在家裡打開音響設備,將黑膠唱片放上唱盤,在一旁的年輕人看著我這一舉一動,聽著圓潤的音樂,驚艷不已。經過一連串音樂欣賞方式的改變,沒想到原已被淘汰的,竟又起死回生,令人唏噓也莞爾。
照相機的前世今生, 從 35 毫米菲林、即時成像相機/寶麗來、DSLR(數碼反光 )、Mirrorless(數碼無反光 ),一直到智能手機的出現,經歷了幾次革命性創新,如今連三歲小孩都可用輕便高功能的手機拍出好照片,幾乎人人可以成為攝影師了。
這幾年,曾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風行的寶麗來,成了許多年輕人喜愛的拍照方式。以舊技術展現的畫質,雖比不上數碼清晰,但是古典朦朧的影像,有其獨特迷人魅力;再加上年輕人天真活潑的創意設計,令古物有了時尚新意。
所喜所愛的事物,有一天退熱了,其實也不必失落,說不定有一天它會捲土重來。
對於新的流行,我總抱著安於現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生活已然滿足,何須錦上添花?往往因為自己的保守,而未能早幾年享受齊全又便捷的新功能。
有人喜歡求新求變,追求期待中的刺激前衛。有人喜歡復古懷舊,尋回記憶中的溫暖美好。相信也有不少人,在科技產品上喜新厭舊,但很可能在飲食的選擇上追求古早味。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或許吧!個性很難改變,甚至固執到一生不變。然而,也有一個不變的定律,那就是世事無常,時時都必須接受改變。
曉澄,被歸類為象牙塔中的人,但對吃喝玩樂時尚商機,他其實很懂。